读者欣赏

读者欣赏杂志 省级期刊

Reader's Taste

杂志简介:《读者欣赏》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2-1163/Z,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视线、文化纪事、专题、雅玩、行走、食之有道、舞台、电影、鲜话说吧

主管单位: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671-4830
国内刊号:62-1163/Z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2001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甘肃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2051
总被引量:23
H指数:2
  • 丝绸之路:崭新的文明商路

    刊期:2014年第10期

    它是一条世界上最长的、有非凡贡献的古老商路。 是它,横跨占世界陆地三分之一的欧亚大陆,万水千山一线穿。

  • 大漠孤烟直:锦绣云霞路,阳关 礼义邦

    作者:程丽君 刊期:2014年第10期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王维奉命出塞慰问将士行至甘肃张掖时的感叹。

  • 丝路萌芽·诸戎逐鹿——考古勾勒出的先秦丝绸之路

    作者:王巍 刊期:2014年第10期

    说起丝绸之路,人们都会想到西汉时期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其实,生活在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和西域及以西地区人们之间的交流并非自汉代才开始。

  • 丝路开启·凿空西域——两汉辟丝路,余惠及千年

    刊期:2014年第10期

    凿空西域与丝路开启 汉武帝前期,汉与西域并未建立外交关系,西域诸国大部分臣服于匈奴。他们虽然知道西汉是一个富饶的中原国家,很想与之建交,却苦于匈奴的阻挠,“欲通不得”。为了达到夹击匈奴的战略目标,雄心万丈的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同时加强了汉与乌孙国的和亲。并且派出骑兵突袭楼兰,兵临姑师,控制了西域古道上的重要咽喉...

  • 山青一点横云破

    刊期:2014年第10期

    西北地区沙漠密布,各个地区的繁荣往往与水源脱不开关系。 祁连山脉融化的雪水是丝路要道河西走廊的主要水源。长约1200千米的河西走廊交融着东西方文化的风韵,回响着金戈铁马的悲壮。

  • 丝路发展·民族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丝路的变迁

    刊期:2014年第10期

    张骞出使西域,“凿穿”中西之后,在双方的不断巩固建设下,中原王朝与西域以及葱岭以西诸国的丝路交通逐渐固定下来。

  • 秦时明月汉时关:木驭何处避雌黄

    作者:程丽君 刊期:2014年第10期

    丝绸之路是一条文化、商贸之路,中国近半数的古代关隘均分布在这条古道及附近区域。它们曾目睹过东来西去的一路路驼队,也曾见证了这条文明商路的起伏兴衰。

  • 丝路繁荣·盛唐气象——唐长安城:丝路催生“世界第一城”

    刊期:2014年第10期

    唐朝的长安与意大利的罗马、希腊的雅典、埃及的开罗合称为“世界四大古都”,曾经是全世界最庞大、最繁华、人口最多、最国际化的都市。唐长安城东西长9721米,南北宽8651.7米,周长35多千米,面积84平方千米,人口达百万之众,比现在的北京旧城还要大,比现在保存完整的西安明城大十倍。

  • 回銮佛寺高:照水冰如鉴,扫雪玉为尘

    作者:程丽君 刊期:2014年第10期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贸之路,也是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和融合的一条通道。佛教于此传入中国就是这种交流与融合的重要表现,遗存在丝绸之路上的石窟佛寺则是这些文化沉积的重要标志。

  • 丝路余晖·宋元经营——宋元以后陆上丝路的衰落

    刊期:2014年第10期

    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之时起,丝绸之路就作为一条沟通中西方经济文化的重要路径,在随后历史上的各时期发挥着无可匹敌的作用。但这样一条延续了千年的古道,却在人类历史离开大唐盛世时逐渐在岁月的风尘中消逝。以安史之乱为起点,其后的五代十国、两宋、元明清各朝,丝路虽然还间或发出璀璨之光,但是已无昔日全盛时的繁华,随着西域诸国湮没在...

  • 沉睡千年的魏晋“地下画廊”

    作者:聂建江 刊期:2014年第10期

    在甘肃省高台县城西南方,与祁连山遥遥相望的是数千座沙砾丘,绵延数公里,著名的许三湾魏晋墓群就在这里。据统计,高台许三湾,骆驼城遗址的魏晋墓不下万座。

  • 从印度到中国——丝路上的石窟艺术

    作者:赵声良 刊期:2014年第10期

    丝绸之路,这一跨越千万里、连接东西文化的长廊,展示了数千年人类文明交融的历程。交流,促进了繁荣:碰撞,刺激了发展。人类文明正是在这种交流与碰撞中,不断走向更高的境界。艺术作为人类文明一个不容忽视的要素,也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开出了奇葩。

  • 印度的石窟:艺术与佛教共舞

    作者:赵声良 刊期:2014年第10期

    在古代印度,人们相信通过修行可以获得智慧和力量。在佛教产生之前,不同的宗教信徒都有在山中或结草为庵,或开凿石窟从事修行的方式,佛教的发展无疑极大地促进了石窟的开凿。早期石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毗诃罗窟(Vihara),也就是僧房窟,是供僧人们日常生活和修行用的。通常主室有一个很大的大厅,在大厅的正面和两侧各开出一些小室,僧人...

  • 中亚和中国西部的石窟:大佛信仰与彩绘泥塑诞生记

    作者:赵声良 刊期:2014年第10期

    从印度本土到印度北部和巴基斯坦一带(即犍陀罗地区),佛教艺术有了很大的变化,犍陀罗艺术受到了来自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在佛像雕刻上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但在犍陀罗地区现存没有石窟,只有大量的寺院遗迹。从塔克西拉等地的寺院遗址中,也可看出与印度石窟相关的构造,可见寺院与石窟是一致的。巴基斯坦以北的中亚大部分地区和中国西部的...

  • 甘肃的石窟寺:多元文化下的佛影

    作者:赵声良 刊期:2014年第10期

    东晋时期,中国北方经过了较大的战乱,分裂为很多小国,史称“十六国”。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大都信奉佛教,佛教就在这期间迅速地发展起来。甘肃一带先后经历了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史称“五凉”)的统治。其中北凉的统治时间较长,而北凉王沮渠蒙逊是个狂热的佛教信徒,他曾经主持建造了凉州石窟(有人认为就是今武威市南的天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