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地质科技情报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正文】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作者:肖七林; 张曼婷; 刘颖; 纪彦波; 董钟骏; 万永刚 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武汉430100;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100; 贵州省煤层气页岩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贵阳550009;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266590;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山西煤层气勘探开发分公司; 山西晋城048000; 中国石油集团川I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川西钻探分公司; 成都610051;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天津300028
沁水盆地   煤层气   含气量   稳定碳同位素  

摘要:为进一步厘清沁水盆地高阶煤煤层气富集机理,综合运用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技术,系统刻画了沁水盆地南部煤层含气量和煤层气分子组成特征,初步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沁水盆地南部各区块煤层含气量呈南高北低分布趋势。煤层含气量与煤化程度具有显著正相关性,这可能与煤层内有机孔隙发育关系密切;与煤层厚度,尤其薄煤层厚度(≤2m)具显著正相关性,当煤层厚度大于2m时这种相关性反而不甚明显,表明研究区煤层气赋存状态以吸附态为主,薄煤层中气体饱和度相对较低;含气量与煤层埋深和上覆地层剥蚀量之间在南部区块没有显著相关性,在北部区块呈现出弱相关性,表明煤层气主要以吸附态存在,北部区块保存状况可能相对较好。研究区煤层气属于典型干气,南部区块煤层气甲烷含量和稳定碳同位素值均较北部区块高,非烃气体含量则相对较低。煤化作用程度是控制煤层气分子组成和煤层甲烷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重要因素。煤层气吸附-解吸-扩散一运移散失可导致煤层气富含CO2,甲烷稳定碳同位素值偏重。次生生物气的生成对部分煤层甲烷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影响显著。该研究对于寻找沁水盆地煤层气“甜点”区具有重要意义。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