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地质科技情报 北京房山花岗闪长岩体中包体的演化及闪长质微粒包体的成因 【正文】

北京房山花岗闪长岩体中包体的演化及闪长质微粒包体的成因

作者:陶继东 马昌前 张金阳 王书纯 王人镜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信息中心 武汉430074
房山花岗闪长岩体   微粒包体成因   捕虏体演化  

摘要:依据53个观察点2615个包体的统计,将房山花岗闪长岩体中的包体划分为捕虏岩包体和微粒包体两大类。包体与岩体在组分上具有明显的浓度差,在物理化学上是不平衡的,包体与岩浆之间必然发生交互反应,从而形成包体的同心环带构造。捕虏岩包体环带构造特别发育,尤其是碳酸盐岩包体。根据50余个包体岩石薄片观察、矿物化学及岩石化学分析结果,将碳酸盐岩包体从早到晚的演化规律划分为4个阶段:热变质角岩化阶段→超镁铁质基性岩化阶段→中基性岩化阶段→中酸性岩化阶段,直至包体消失。56个微粒包体岩石薄片鉴定结果表明,其主要组成矿物是普通角闪石、黑云母和斜长石,组成和体积分数与闪长岩相当,因此又称为闪长质包体,定量统计结果表明,暗色闪长质包体的暗色矿物体积分数〉35%,浅色闪长质包体的暗色矿物体积分数〈35%,后者可构成前者的浅色边。根据闪长质微粒包体的宏观特征及分布规律、特殊的结构构造、主要造岩矿物与寄主岩的对比以及6187个斜长石双晶类型百分率的成因分析得出,房山花岗闪长岩体中的闪长质微粒包体尽管有多种成因,但有不少可能是捕虏岩包体变质改造的结果。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