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地质科技情报 新疆小热泉子铜矿床成因 【正文】

新疆小热泉子铜矿床成因

作者:王宗社; 吕新彪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4
小热泉子铜矿床   成因   同位素   流体  

摘要:新疆小热泉子铜矿床位于古板块缝合带上,在石炭纪为火山喷流沉积环境。矿体具明显的沉积和后期热液改造特征,硫同位素δ(^34S)值为-0.11‰~11.10‰,平均为5.73‰,接近大气降水的δ(^34S)值。δ(DH2O)为-78.1‰~-77.0‰,明显低于变质水区域值,而接近于岩浆水区域值(-80‰~-40‰),在δ(^18O)-δ(D)相关图上,数据点落在近岩浆水区域,表明成矿流体可能为次火山热液与地下水的混合流体。小热泉子铜矿床中黄铁矿的w(Se)高(0.0095%~0.37%),w(S)/w(Se)值为143~2137,反映成矿与岩浆热液作用关系密切。矿石中石英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反映出两阶段热液成矿的特征。矿床硫化物K-Ar同位素年龄显示,矿床的模式年龄有2个年龄段:斑点状闪锌矿与结核状闪锌矿的模式年龄分别为387.2,444.9Ma,二者组成的等时线年龄为339.1Ma,与地层年龄早石炭世较接近,可作为火山喷流沉积成矿阶段的起始时间;浸染状黄铜矿的模式年龄为230.2Ma,可作为热液期中后期的成矿年龄。综合分析矿床成矿特征和地球化学数据认为,该矿床为火山喷流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