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艺术

电影艺术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ilm Art

杂志简介:《电影艺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528/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别策划·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与中国电影、实验电影研究专题、影艺观察、电影批评、访谈录、理论研究、视与听、影史影人

主管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电影家协会
国际刊号:0257-0181
国内刊号:11-1528/J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58
复合影响因子:0.82
总发文量:2071
总被引量:13329
H指数:30
引用半衰期:10.2813
立即指数:0.0529
期刊他引率:0.983
平均引文率:7.4706
  • 卷首语

    刊期:2013年第02期

    李安再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在华语电影圈引来一番热议。其中一个很有意味的话题是,假如李安在台湾或者内地、或者香港电影界发展会否有如此成绩?这个有点揶揄性的假设背后隐含着这样的潜台词,为什么两岸三地在本土发展的导演没有这样的辉煌?细数李安导演的创作,其获奖数量以及参加影展的类型,莫说在华语电影圈,即使在世界电影导演的范畴中...

  • 大众化电影的项目策划与类型创作——从《人再囧途之泰囧》说开去

    作者:何亮 刊期:2013年第02期

    关于《人再囧途之泰囧》(以下简称《泰囧》)这部影片,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微博红人都说得足够多了。虽然这帮人经常刷屏刷到笔者审美疲劳,但他们的或赞或骂,其实都不重要,那些没有话语权的、或者根本懒得说话的无数大众观众早已经用脚投了票——中国电影的宣传营销虽然早已进入了网络时代,但实践证明,大众观众们似乎并没有把某些名人精英...

  • 《箭士柳白猿》:类型之武侠电影的不射止射

    作者:赛人 刊期:2013年第02期

    2005年,著名作家,也可以说是著名编剧阿城,担任那一年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委。他和当时另一位年轻的电影学者李洋有过一次对谈。由徐克当年的《七剑》谈到了中国武侠电影,他认为武侠片是舞蹈片的一个变种,“因为一个理由,就动作起来了,打,所以武打片里的人是打不死的,永远在打,死了再起来,接着打,跟舞蹈是一样的。”我不是完全赞同,中...

  • 皮相爱国主义与伪英雄赞歌——评电影《十二生肖》

    作者:刘帆 刊期:2013年第02期

    1998年,成龙拍了一部名叫《我是谁》的电影,片中因空难坠入非洲森林的杰克(成龙饰)短期失忆,经常发问“我是谁”。这个片名,成龙的这个发问,一度被读解为“九七”后港人对自己身份的迷惘与焦虑。十四年以来,成龙在银幕内外不断寻找着和调试着个人身份坐标,试图厘清这个疑虑。到电影《十二生肖》高调摆出的相应姿态,似乎表明他找到了问...

  • 罪孽的惩戒与宽恕——《浮城谜事》的宗教情怀

    作者:张瑶 刊期:2013年第02期

    如果说,主流电影在为大众编织着意识形态的神话,那么,艺术电影则揭开意识形态神话下的伤疤,将社会与时代的病症赤裸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们直面那“一袭华美的袍”下面的虱子。在娄烨的电影中,主人公往往在情爱关系上对主流伦理严重违背,他们非但不能保持在爱隋与婚姻上的忠贞和专一,还极其随便地更换着性伴侣,甚至同时拥有多个l生伴...

  • 武之美学 器之精神——徐浩峰访谈

    作者:徐浩峰 吴冠平 刊期:2013年第02期

    吴:你把《箭士柳白猿》看成一个类型片,但是对很多观众来说,这部电影的类型模式是很奇怪的。类型电影应该在明处转角,也就是让观众能看明白。你的电影好多都是在暗处转角,这可能是你的电影的独特风格。在这部电影中,你是怎样对你的类型观念进行呈现的?

  • 民族题材电影创作变化及其评价维度

    作者:饶曙光 刊期:2013年第02期

    近期民族电影的创作已经发生从着力挖掘“民族性”转向表现基于人性的共同情感和价值等方面的变化;必须重新审思“民族性”及其民族传统文化问题,个人记忆、个人情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构成一种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文化交流。而从对外文化传播的角度看,民族题材电影具有其他类型、品种电影无法比拟的、天然的文化优势。

  • 人类学视野中的少数民族电影

    作者:刘大先 刊期:2013年第02期

    人类学的整体观与比较法,有助于定位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中国电影乃至整体社会文化中的位置和价值。通过人类学的视野,可以观察到少数民族电影的叙事根底在文化积淀,叙事功能在影像治疗和文化生产,代表性叙事模式包括外来之眼、代际冲突、通过仪式、民俗象征。它们是一种文化动量和文化实践,以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本通过影像加入现实并改变现实...

  • 后影像时代主流电影的美学伦理困惑

    作者:袁智忠 贾森 刊期:2013年第02期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主流电影在“超稳定美学”与“市场倾向主义”的影响下,电影创作在思想深度和意识形态层面、人物形象刻画、美学创新上都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何在电影美学上创新,如何处理市场与艺术的关系,都将是摆在中国电影面前的重要问题。

  • 基于营销4C理论——对影片营销的思考

    作者:杜泽宇 刊期:2013年第02期

    4C理论是由美国著名营销专家劳特朋教授在1990年提出的,它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重新设定了市场营销组合的四个基本要素。营销中的4c理论相对于传统营销理论而言更具时代性,是营销理论的发展和补充。它在影片的营销实践中也得以广泛应用,但在影片营销的理论上尚不系统,有待完善。

  • 希区柯克和他的编剧们:作者论与改编权威

    作者:托马斯·利奇 王钊(译) 刊期:2013年第02期

    本文参考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客观地还原了希区柯克与原著小说作者、编剧、制片人在影片筹备与创作阶段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所有电影人都是改编者,否定了任何单个电影人对作者身份的独享。

  • 经典再生产及其文化症候——以“三笑”故事的电影改编为中心

    作者:刘畅 刊期:2013年第02期

    本文以“三笑”故事的电影改编为切入点,探讨经典文本的电影改编、翻拍及其所蕴含的文化逻辑,并由此检视当代社会的文化症候。通过比较不同时期“三笑”题材电影的改编风格,本文力图揭示大众文化的生产和消费在社会心态的演变中不断地发生调整,而这种变化则进一步地展示了当代消费社会的固有症候和当下经典改编存在的某些缺失。

  • “威慑”研究:20世纪60年代美国眼里的中国电影

    作者:刘宇清 刊期:2013年第02期

    20世纪60年代初,由美国海军武器测试站(NOTS)支持的《威慑研究》第14卷《政治与文化主题:中国共产主义电影研究》采用人类学的方法,对17部中国电影进行“主题分析”,研究中国决策者和民众的愿望、态度以及行为模式,为美国的国家威慑政策提供依据。在跨文化的语境中重新审视这份“冷战”格局下的报告,无异于从对手的眼睛里观察自己,无论...

  • 南通早期影剧业考(1919~1933)

    作者:季晓宇 刊期:2013年第02期

    本文拟从地处长江流域的南通切入,从电影、戏剧业两方面探寻南通的地域文化及精神品性与早期中国电影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南通早期电影事业、南通影人在左翼文艺运动时期的活动等角度考察地域文化的作用及贡献,这也是在“重写电影史”的命题下另辟蹊径寻找与早期中国影剧业有关的学术视角和史料,钩沉并且挖掘出在历史书写中被人们所遗忘的影剧...

  • 王滨早期的艺术活动

    作者:于敏 刊期:2013年第02期

    艺术无穷,人生有限。王滨一生劬劳,志在创新,他最初想从影演戏,因病患而走上导演之路,很早便显出才华,尤其是在延安的话剧创作,从《日出》到《白毛女》,蜚声退迩,是以短文记之早期的艺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