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艺术

电影艺术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ilm Art

杂志简介:《电影艺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528/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别策划·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与中国电影、实验电影研究专题、影艺观察、电影批评、访谈录、理论研究、视与听、影史影人

主管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电影家协会
国际刊号:0257-0181
国内刊号:11-1528/J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58
复合影响因子:0.82
总发文量:2071
总被引量:13329
H指数:30
引用半衰期:10.2813
立即指数:0.0529
期刊他引率:0.983
平均引文率:7.4706
  • 中国电影本土化战略与全球化视野

    作者:饶曙光 刊期:2012年第06期

    中美电影新协议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冲击比人们预想的还要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中国电影产业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关键环节与好莱坞电影相比都存在着“短板”。在确定中国电影的全球化传播之前,我们应该深入研究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战略,找准我们的市场空间和目标市场,厘清我们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中国电影的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

  • 魔幻世界的规则与当下中国幻想力

    作者:殷罗毕 刊期:2012年第06期

    有没有一个自成体系的游戏规则,这是其成为魔幻电影的关键所在。欧美魔幻电影的情节都遵循着明确的游戏规则,但打着“魔幻电影”旗号的国产电影《画皮》等并未建立和遵循一套明确游戏规则,因此并非真正魔幻电影。

  • 市民日常生活银幕叙事的断层及其原因探析

    作者:黄文杰 刊期:2012年第06期

    在当下中国的银幕上,市民日常生活叙事日渐式微,相关创作数量和质量严重滑坡,与我国电影史上曾出现的同类题材创作高峰发生断层。根据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分析,电影企业所有权的多元化和商业化运作、创作人员兴趣的转移和流失、观影消费群体的结构变化,是导致这一现象的成因。要在银幕上准确还原城市面貌与日常生活,让广大市民发出真实的和更...

  • 在寂寞中潜行——谈戏曲电影观念的演变

    作者:高小健 崔明明 刊期:2012年第06期

    在长期的创作实践当中,一些成熟的电影创作手法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认0n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性,成为不同创作者进行戏曲电影创作时共同奉行的法则或规律。这种情况在近年有了突破,体现了在戏曲电影创作当中艺术把握、文化态度上的更为深刻的时代变化。

  • 《白鹿原》:减法的艺术与T型史诗

    作者:李洋 刊期:2012年第06期

    王全安说《白鹿原》是中国“最难拍”的电影,为影片遇到的种种问题寻找一种解脱。改编《白鹿原》这样的小说当然是困难的,这部小说因含有太多独一无二的内容,而成为令人注目的特例。但就像《建党伟业》在主旋律电影中具有的代表性一样,

  • 《听风者》:从改造“经典”到涂抹“红色”

    作者:叶航 刊期:2012年第06期

    香港导演麦兆辉、庄文强近几年影片的品质完全可用“参差不齐”来形容:两部((窃听风云》(香港+现代)成功糅合警匪与商战元素,口碑、票房均不俗,可列上品;《关云长》(内地+古装)则因其肆意戏说风格遭致不少负面评论,当属下品;新作《听风者》(内地+现代)居于这两者之间,品质也恰好列于中等区间。

  • 《人山人海》:冷山、怒海及其裂隙

    作者:杨柳 刊期:2012年第06期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提速,贫富分化和社会分层的加剧,关于底层的叙事逐渐成为公共知识分子关注的公共话语,在文艺界也掀起了一股持续不衰的创作思潮。第六代的崛起,就以底层书写和边缘题材为最醒目的特色和标签。

  • 《雨中的树》:理性、价值观与纪实美学

    作者:杨宁 刊期:2012年第06期

    李林森是四川一位英年早逝的基层党委政工干部,他的故事并不像张思德、王进喜那样脍炙人口、富有历史质感,没有浓墨重彩的英雄主义,也没有《云水谣》大悲大喜的传奇悲情和大手笔的时代变迁。要让观众接受一个完全陌生并看似平淡无奇的人物形象,这是一次有难度的创作。让人惊喜的是,《雨中的树》美在单纯,塑造出了一群质朴、可爱的人,描画...

  • 《二次曝光》:迷失于艺术与类型之间

    作者:陈咏 刊期:2012年第06期

    以拍摄文艺片起家的导演李玉,在今年国庆档捧出了她的第四部电影《二次曝光》。平心而论,该片在今年的国产电影中算得上是颇具特色的上乘之作,比起其前三部作品(《红颜》、《苹果》、《观音山》),影片无论在拍摄手法、结构技巧、思想深刻性上都有了较大提升。它用惊悚悬疑片的外壳包装了一个独特的爱情故事,而所谓“独特”则是指女主人公...

  • 历史中的人和欲——王全安访谈

    刊期:2012年第06期

    吴:你当时开始剪这部片子的时候,是希望用多长时间来讲清楚你想讲清楚的事情?王:我的感觉是接近3个小时,比较理想的版本是3个小时20多分钟,这是我喜欢的一个版本。

  • 失败者的奇迹——蔡尚君访谈

    刊期:2012年第06期

    吴:当初这个故事引发你创作冲动的点在哪里?蔡:最早是在网上看到的一个消息,一个很传奇的事儿,一农民自己去追凶手,前前后后,最后抓到凶手。

  • 传统指向未来——以“表演生命学”解“读”老艺术家们

    作者:林洪桐 刊期:2012年第06期

    传承指向未来,老艺术家肉体可以被毁灭,然精神将永存。留下的最大一笔宝贵财富莫过于对艺术无限的爱一“艺术即生命,生命即艺术”,如此实践了“表演是一门生命学”、“社会大学”锻造的魅力、“双栖演员”的高超技巧,艺术人生化,人生艺术化。

  • 焦菊隐的“心象说”与中国当代表演艺术创作

    作者:刘宏伟 刊期:2012年第06期

    本文通过对焦菊隐“心象说”表演理论的详尽阐述,结合中国当代表演艺术创作的实例,以理论为基础、实践为根基,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心象说”对中国当代表演艺术创作的具体影响,对当前演员的表演艺术创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 中国影视动画中孙悟空造型的演变

    作者:刘佳 於水 刊期:2012年第06期

    本文将中国动画历史上出现孙悟空角色造型的动画片进行归纳,按照三个历史时期进行分类,分析各历史阶段孙悟空造型的特征,研究其与创作主体和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文章的重点是关注孙悟空造型的“变”和造成这种演变的原因。

  • 从模拟真实到追求真相:非虚构动画影片中的表现与纪录

    作者:李刚 孙玉成 刊期:2012年第06期

    如今的媒体时代,动画作为一种内容媒介展示出强大的力量并跨界流行于各个领域。近几年在学术界引发广泛争鸣的“动画纪录片”,正反映出一类新的艺术实践所带来的观念冲击。如果立足于动画属性范畴对这类文本类型进行研究,我们会发现某些质疑与反对毫无意义:作为一种类型文本,它不是使用动画来言说的纪录片,而是具有纪录精神、追求真相的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