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艺术

电影艺术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ilm Art

杂志简介:《电影艺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528/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别策划·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与中国电影、实验电影研究专题、影艺观察、电影批评、访谈录、理论研究、视与听、影史影人

主管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电影家协会
国际刊号:0257-0181
国内刊号:11-1528/J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58
复合影响因子:0.82
总发文量:2071
总被引量:13329
H指数:30
引用半衰期:10.2813
立即指数:0.0529
期刊他引率:0.983
平均引文率:7.4706
  • 主流文化与中式主流大片

    作者:王一川 刊期:2010年第01期

    主流文化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主导文化,而应是指主导文化、高雅文化、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之间的异质互渗构造。主流大片是对主流文化的审美维度加以呈现的产物。当前中式主流大片的美学困境在于,在艺术形象刻画中过分直露地表述主导文化理念,致使影片容易成为观念传声筒。脱困之道在于尊重艺术规律,坚持刻画主流文化的审美维度。

  • 第四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圆桌研讨会纪要

    刊期:2010年第01期

    王小棣(台湾著名导演、编剧):我想根据我这些年看到的和亲身经历的状况替青年导演和台湾电影说几句话。商业兴盛的时候会出现一种现象,所有能够成功操作的元素都会被过度关注,或者变成成功的唯一定义。

  • 中国电影制作扶植政策的演进与反思

    作者:唐建英 刊期:2010年第01期

    电影制作是电影产业的核心环节,国家通过多种扶植手段来支持国产电影的创作和生产。本文从探讨政府扶植电影制作的理论依据入手,考察中国电影制作扶植政策的演进过程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借鉴其他国家的扶植经验,提出政府需要有效组合各种扶植手段,建立多层次、高效率的国家扶植体系,以适应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需要。

  • 澳大利亚视听产业的政府资助

    作者:叶非 刊期:2010年第01期

    澳大利亚政府非常重视视听媒体产业的发展,除了其他各种相关税收、贸易等法律之外,政府还通过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所属的电影机构对本国的视听媒体产业发展进行全方位支持,如生产制作、市场支持、资料收集和国际营销等等,资助的类型主要是以电影、电视剧作和纪录片为主。这些电影机构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政府财政拨款。

  • 谍影重重——间谍片的文化初析

    作者:戴锦华 刊期:2010年第01期

    20世纪50~70年代之间,间谍片在全球银幕上异军突现,它不仅成就了诸如詹姆斯·邦德/007式的、青春永驻的动作片系列,成就了好莱坞黑色电影、B级片的诸多名作,而且成就了苏联及东欧电影的大众娱乐样式,成就中国大陆电影中颇具工农兵文艺特征的叙事范本。在刀林剑簇、水火不容的冷战分界线两侧,众多电影文本的叠加令间谍题材成了电影叙事的...

  • 新谍战片的美学倾向与文化分析

    作者:胡克 刊期:2010年第01期

    国产新谍战片在继承早期谍战片基本特征基础上,为了适应当代观众需要,做出了一些调整和创新,表现在思想意义、道德伦理、人物塑造、表现暴力因素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美学特征,本文尝试做出了美学归纳和文化分析。

  • 中国大片:由阴谋支撑的叙事

    作者:张建珍 吴海清 刊期:2010年第01期

    国产大片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市场和中国电影文化的支撑,各种力量也希望其能成为中国文化认同和全球化想象的主要艺术形式,但中国大片目前还难以承担这一文化使命。中国大片始终执著于阴谋叙事,偏好权力秩序,倾向于表现无序世界和异化的人格。比较海外大片更多地采取正当性价值来建构世界秩序的方式,中国大片这一价值虚无主义导致其难以为全球...

  • 《建国大业》:新“模式”及其问题

    作者:李云雷 刊期:2010年第01期

    本文从“主旋律影片”与“中国式大片”的不同模式入手,分析了《建国大业》如何将这两种不同的模式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新的制作与发行模式,并对这一新“模式”的特点及其局限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以文化研究的方法,对影片制作方式对影片内容与艺术风格的影响,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叙述中国革命史、围绕“外籍演员”身份的争论,如何理解...

  • 诗学失误与政治学失衡——电影《风声》的双重叙事断裂

    作者:杨俊蕾 刊期:2010年第01期

    电影《风声》在审美风格上的失策表现为叙事情节不完美和故事结构欠缺整体性,对照叙事艺术理论经典《诗学》可以明显看出两项失误所在。另外,影片在政治学计量上的失衡则缘于影片欠缺对于民族伤痛历史“同情的理解”。

  • 神奇创意缘何化为庸常影像——评《我的唐朝兄弟》

    作者:赵鹏逍 刊期:2010年第01期

    电影一如魔灯,既可化腐朽为神奇,亦能化神奇为腐朽。在电影文本从原始创意到影像营造的完成过程中,不乏像电影《霸王别姬》这样超越原著小说“戏子无情,婊子无义”的原初立意、将通俗故事羽化为传世之作的成功案例,同时也颇多将经典文学名著糟改成影视剧后、不见伟大只显平凡的败举。

  • 《秋喜》:谍战故事的另类叙述

    作者:陈晓云 刊期:2010年第01期

    与意在“斗智”而实质上更多依赖酷刑(基本上到了不加节制的地步,这种毫无节制的暴力渲染尤其突出地表现在“国产大片”中)和裸戏(不管事实上有没有完成,却更像一个商业噱头,让观众想入非非地走进电影院是此类噱头的基本功能)吸引观众的《风声》不同,孙周导演的《秋喜》,这部如《菊豆》、《秋菊打官司》一般即使在片名上看也更显出“乡...

  • 《斗牛》:多重隐喻下的含混想象

    作者:刘小磊 刊期:2010年第01期

    “别害怕,什么都会过去的啊!”这是影片结尾处,牛二坐在山坡上对戴着“银手镯”鼻环的奶牛说出的话,影片的叙事母题也至此显豁。

  • 2009,中国电影黄金十年真的来了——于冬访谈

    刊期:2010年第01期

    丁:从1999年到2009年,保利博纳已经在中国电影市场上打拼了十年。相信这十年,“发行”这个词对您而言已不可同日而语,在您看来,保利博纳这十年的电影发行之路,中国电影的十年发行之路,从您开始发行第一个影片到现在做电影、做市场,您觉得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 声音剪辑与混录的意识形态及实践

    作者:玛丽·安·多恩【美] 范蓓 刊期:2010年第01期

    文章探讨了发生在好莱坞制片厂体系内部的声音剪辑与混录的问题,认为声轨虽然在理论上被忽视,但是在实践中却反之。声音剪辑中含有意识形态的决定性因素。

  • 《到民间去》影片考实

    作者:黄德泉 刊期:2010年第01期

    《中国电影发展史》根据田汉的回忆文章——《影事追怀录》中所述,便认定《到民间去》影片“断断续续花费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还没有最后完成”。其实,田汉《到民间去》影片并非“未完成”,而是“不成功”。何以见得呢?本文所提供的当时一些报刊上有关南国电影剧社及其《到民间去》影片的新闻宣传报道与影评文章等资料可以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