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艺术

电影艺术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ilm Art

杂志简介:《电影艺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528/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别策划·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与中国电影、实验电影研究专题、影艺观察、电影批评、访谈录、理论研究、视与听、影史影人

主管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电影家协会
国际刊号:0257-0181
国内刊号:11-1528/J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58
复合影响因子:0.82
总发文量:2071
总被引量:13329
H指数:30
引用半衰期:10.2813
立即指数:0.0529
期刊他引率:0.983
平均引文率:7.4706
  • 国家电影网与中国电影的国家构建

    作者:李道新 刊期:2009年第06期

    本文拟从全球化语境中的国家概念,电影网内涵与电影的国家构建问题出发,选取政治学及其国家理论中的国家职能范围与国家力量强度作为衡量的坐标系,分析新中国建立60年国家电影网中的国家职能转换及其经验教训,总结作为文化软实力的中国电影所呈现的国家力量强弱及其演变历程。辨析国家构建中的互动性与有效性,为即将展开的国家文化产业战略...

  • 电影工业需要创造之美

    作者:贾樟柯 刊期:2009年第06期

    我在中国内地出生,一直没有离开过这里。很小的时候,我会有一种天然的认知,认为我们就是中华文化的主体。因为大陆面积很大,所有的文物、典籍都在这儿;故宫、北海、长城、汉代雕塑也都在这里,于是我们会自然而然地生发出一种骄傲感。今天,我们讨论华语电影,它自然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 青年导演的第四条路

    作者:郑洞天 刊期:2009年第06期

    这是第四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很荣幸我参加了三届。我记得在第一届、第二届时,我们大部分力量都在劝导青年导演怎么跟老板合作,怎么放下架子,不要只当艺术家,要为市场着想。

  • 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选侧记

    作者:宝光 刊期:2009年第06期

    2009年8月9日至25日,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选委员会的23名评委齐集苏州金鸡湖畔,对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参评影片进行了认真、慎重的评选。

  • 优质导演的摇摆创作——评析电影《麦田》的导演创作

    作者:付宇 刊期:2009年第06期

    《麦田》是一部期待了很长时间的电影。第一,《麦田》故事的生发点就是一个精彩的、张力十足的、充满了各种可能性的创意;第二,此片距离导演上一部电影已经很久,距离导演上一部公认的优秀作品也很久了。

  • 《非常完美》:作为工业产品的不可复制和不算完美

    作者:李彦霖 刊期:2009年第06期

    一个不可复制的工业产品 如何看待《非常完美》这样一部片子,归根结底是一个评断标准的问题。如果说,卖座即是王道,那么,在如今刚上映一个多月已经近亿的票房面前,我们是否已无须再多置喙了?

  • 《机器侠》:无厘头移植与失策

    作者:黄文杰 孙昭 刊期:2009年第06期

    放眼当今华语电影圈,两岸三地产业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朗,跨地域影人合作蔚为主流。香港电影整体景气严重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内地市场蛋糕却逐年做大,大批香港影人也因此纷纷北上“淘金”。

  • 局与刑——高群书访谈

    作者:吴冠平(访问) 吴孟璋(整理) 刊期:2009年第06期

    吴:咱们聊聊《风声》,《风声》剪完以后,你感觉怎么样? 高:专家和领导看完以后,还是很满意的,也提了一些意见,比如剧情逻辑上的事情,所以重新做了一些修改。我刚刚看完了修改的拷贝,我觉得还行,在国产片里算是缺点比较少的大片,基本达到原来设想的大片标准。

  • 当下中国电影的内容生产

    作者:何亮 刊期:2009年第06期

    一、“硬件”与“软件” 自2003年政府提出“电影产业”概念至今,不管是直观感受还是官方数据,都明白无误地告诉着我们一个真切的现实——产业化、市场化的改革,的确赋予了中国电影强大的动力,引领着中国电影走进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发展周期,并敦促着中国电影人的制片思维向市场化变革。

  • 分裂的主体与停转的宇宙——试析英模传记片人物塑造模式存在的问题

    作者:田卉群 刊期:2009年第06期

    英模传记片是我国主流电影工业的重要类型。新时期以来,英模传记片逐渐成为弘扬主流精神的重要手段,中央各级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每年都投入大量经费,将感动中国的人物、清廉的政府官员、艰苦奋斗的公务员形象搬上银幕,力求刻画以清廉、刻苦、自律、爱国、理想主义为主要特征的、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形象。

  • 选择偏好、优势张扬、病态美学——类型电影论之一

    作者:颜纯钧 刊期:2009年第06期

    观众对不同题材的影片存在着选择偏好。制片厂商通过对影片的某些形态与特征的张扬去满足他们的偏好,类型电影由此产生。而某些方面的标准降低和另一些方面的优势张扬,造成对影片的扭曲与变形,进而对它走向崇高的格调和艺术的精湛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这种病态几乎是与生俱来的,而且从根本上决定了类型电影的美学品质。

  • 中国电影产业认知的误区

    作者:徐文松 刊期:2009年第06期

    在全球经济危机初露端倪的2008年,中国电影产业全线飘红,创下全年43.41亿元的全国票房纪录(不含农村市场),年增长达30.48%,其增长速度与状态被喻为“井喷式”发展。1在从中央到地方都着力发展文化产业和强调“软实力”的今天,中国电影产业的这一骄人成绩格外引人注目。

  • 新中国60年电影艺术发展之路与经验启示

    作者:胡智锋 刊期:2009年第06期

    对新中国60年电影艺术发展进行粗略的划分,大致有五个阶段:建构模式阶段、走向极"左"阶段、开放多元阶段、探索转型阶段和复苏重构阶段。

  • 新中国伦理片创作60年

    作者:张智华 刊期:2009年第06期

    伦理片,以反映伦理、道德问题为主要内容,着重表现人伦关系与人伦之理,具有较强的世俗性和大众性。伦理道德几乎是人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因此,由它们构成的故事,容易引起大众的关注和认同。

  • 神圣的肉体:电影明星和社会

    作者:理查德·戴尔 米静 刊期:2009年第06期

    本文将会首先从两个角度审视这个复杂的问题:一是明星的构成元素,他们由什么组成,他们的生产;二是个人的定义和与他们有关的社会现实。这些不是明星制的不同方面,而是看待整个明星现象的另一种方法。社会如何生产、生产如何被组织、被理解,这和我们如何认识人类、人类如何发挥功能、如何和生产相联系,这些过程是不可分割的。在技术发展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