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艺术

电影艺术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ilm Art

杂志简介:《电影艺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528/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别策划·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与中国电影、实验电影研究专题、影艺观察、电影批评、访谈录、理论研究、视与听、影史影人

主管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电影家协会
国际刊号:0257-0181
国内刊号:11-1528/J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58
复合影响因子:0.82
总发文量:2071
总被引量:13329
H指数:30
引用半衰期:10.2813
立即指数:0.0529
期刊他引率:0.983
平均引文率:7.4706
  • 国庆献礼片60年巡礼(1949~2009)

    作者:钟大丰 刊期:2009年第05期

    在中国电影特殊的历史和现实环境中,献礼片作为向共和国庆生的独特艺术产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辉煌成就。与国家主体的时代需求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这是它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人民当家作主、牺牲奉献、成长改造,中华民族富于正义感和同情心的善良本性,党依靠和带领着人民走向社会主义强国的道路等主题在这些影片中得到了有力地体现。然而,时代...

  • 电影产业集群的典型模式及全球离岸外包下的集群发展

    作者:王缉慈 陈平 梅丽霞 王敬甯 马铭波 刊期:2009年第05期

    本文通过研究当代电影创作、生产和营销的技术变化和组织变革、电影产业的离岸外包以及分析国外电影产业集群的实例,试图为我国发展电影产业集群提供思路。本文说明,电影产业集群是培育优秀电影作品的环境;在电影制作全球外包的背景下,世界各地电影产业集群处在全球电影价值链不同的价值环节,我国电影产业集群需要从低端向高端升级,成为我国发展...

  • 中国电影产业集群的演化机制与发展模式——横店影视产业集群的历史考察(1996~2008)

    作者:邵培仁 廖卫民 刊期:2009年第05期

    本文探究了中国电影产业集群的发展逻辑与演化规律。研究发现,横店影视产业集聚生成并迅速发展的机制在于其共享性资源在有一定的异质性禀赋的基础上结合根植性特点,进行扩张式的积聚,并在更高层面形成了富有战略价值的异质性资源,从而,使得产业集群向高层次、高水平的位序跃迁。横店模式的发展经验对于中国电影产业集群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 中国(怀柔)影视基地的集群发展模式与创新优化

    作者:张京成 潘启龙 刊期:2009年第05期

    中国(怀柔)影视基地以中影集团数字制作基地为龙头,初步形成了“以后期制作为核心,全产业链发展”的集群发展格局。目前,该基地已显现出初步成效,但集群优势尚不明显,未来应从促进产业链扩张、加强产业集群内化融合、推动资本模式创新和建设多元融资体系等方面继续发展,实现打造“中国影都”的大电影创意产业发展目标。

  • 电影主题公园与产业集群发展的迷失与升级之路——兼评长影世纪城的发展模态

    作者:尹贻梅 刘志高 刊期:2009年第05期

    电影主题公园是电影产业和旅游产业结合发展的主要载体,也是"电影后产品"开发的重要形式之一。中国电影主题公园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尚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目前又面临国际品牌纷纷着陆中国市场的竞争压力,必须与影片创作、摄制、营销、推广等环节一起构建电影产业链,并与提供旅游服务的相关企业联动,向电影产业集群升级。

  • 从园区到集团:动画产业集群发展的冷思考

    作者:齐骥 刊期:2009年第05期

    一系列促生动漫产业快速发展的布局谋篇,正在成为引领动漫产业的巨大引擎,而作为动漫产业最普遍形态的产业园区,正在经历由地理集聚向生态集聚的转变,探索拐点期的成长模式,无疑对整个动漫产业的发展都具有启发意义。从园区到集团,一个新的发展高度,更应该由政策支撑回复到市场主导的规律,寻求中国动画产业的良性发展。

  • 双驴记之走着瞧——李大为访谈

    作者:李大为(受访) 吴冠平(访问) 吴孟璋(整理) 刊期:2009年第05期

    从城市到农村插队的马杰是个聪明而淘气的知识青年,一次他与驴之间的误打误撞,使马杰意外地当上了生产队的饲养员。出于对种驴“黑六”的特权的报复心理,马杰挥鞭断掉了黑六的“要害”,并亲手处死了被废的“疯皇帝”黑六。随着马杰一刀砍死黑六的情景,其弟黑七目睹,人与驴之间的战斗再次升级。黑七疯狂报复马杰,甚至“陷害”马杰回到砖场做苦力,...

  • 驴的人性或人的驴性

    作者:林黎胜 刊期:2009年第05期

    2009年7月2日中午12点40分,灯熄灭时,我发现,五十六个座位的北京紫光影院的某影厅里,只有我一个孤零零的看客。导演李大为的电影《走着瞧》改编自王松小说《双驴记》,讲了一个人和两头驴的故事。知青马杰为了逃避繁重的乡间劳动,耍诡计成了村里的饲养员,

  • 《窃听风云》:港片新模式?

    作者:刘辉 刊期:2009年第05期

    编而优则导的“麦庄” 麦兆辉和庄文强(以下简称“麦庄”)两位编剧型导演共同执导的电影已有好几部,从一举成名的《无间道》开始,历经《情义我心知》、《大搜查》、《伤城》,两人在创作上的合作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当前香港电影的一种独特现象。20世纪90年代,

  • 《白银帝国》:宏大叙事模式下家族传奇影像的过度表达

    作者:赵鹏逍 刊期:2009年第05期

    颇具百科全书属性的家族叙事是浓缩的社会史、民族史和心灵史,它早已成为文艺创作的经典模式,其间的优秀作品可让人们通过某一家族的悲欢离合获得一种对历史真相、社会风貌、人文景观、世态情理的独特感悟,而一旦使用失度,家族叙事这把利器也会如双刃剑一般伤及作品自身。

  • 许鞍华的现实之旅——《天水围的日与夜》及其他

    作者:许乐 刊期:2009年第05期

    在2009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上,许鞍华的新作《天水围的日与夜》毫无疑问成了最大的赢家。这是一部细腻平淡而又充满温情的影片,外表朴实无华到几近被人忽略,仔细品味却又含义隽永。同样是以备受关注的天水围社区作为故事背景,

  • 《车票》:寻根、怀旧与香港文艺片的困境

    作者:苏涛 刊期:2009年第05期

    别样的“合拍片”?新世纪以来,特别是随着CEPA协议的签订,香港电影人利用香港的丰厚资金、云集的明星,以及成熟的制片经验,以“合拍片”的形式大规模地进入内地市场。这些“合拍片”在题材上多以古装片、警匪片等具有香港特色的类型为主;在演职员的选择上,多起用香港和内地的明星联袂演出;在制作上,往往以大制作、大场面见长;在拍摄上,则...

  • 对现阶段喜剧电影创作变化的一点思考

    作者:付宇 刊期:2009年第05期

    本文讨论了近几年喜剧电影创作所发生的一些变化及其原因。目前,喜剧电影正从写意的、立足于表演的、靠桥段支撑的、依靠“荒谬地做着严肃的事情”而产生“审丑”的喜剧效果的创作形态,慢慢转化为写实的、立足于戏剧冲突的、靠人性支撑的、依靠“严肃地做着荒谬的事情”而产生“审丑”喜剧效果的创作形态。这种变化来源于电影的发展、社会的发展...

  • 传记电影叙事中的“契约伦理”

    作者:王成军 胡玥 刊期:2009年第05期

    传记片是一种建立在观者与编导相互认知与理解基础上的艺术类别,是一种编导与观者必须自我伦理约束以达成某种契约的“信用体裁”对编导来说,要坚守和实行真实叙述传主性格和人格的纪实契约,拍出富有美学价值的传记片。对传主及其亲属来说,要赋予编导叙事正义的权力,不要用“隐私权”来干涉编导的“叙事权”,更不能从为传主隐讳的角度横加阻挠电...

  • 电影的产业格局与票价机制

    作者:余纪 刊期:2009年第05期

    在今天,电影票价已不是某种单一商品价格的小问题,而是公民文化权利分配是否公平的大问题。票价问题的核心,在于我国电影产业格局固有的缺陷所导致的定价机制不合理。问题的解决只能从产业格局的调整入手,更要寄希望于政府公共服务文化体系建设的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