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艺术

电影艺术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ilm Art

杂志简介:《电影艺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528/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别策划·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与中国电影、实验电影研究专题、影艺观察、电影批评、访谈录、理论研究、视与听、影史影人

主管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电影家协会
国际刊号:0257-0181
国内刊号:11-1528/J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58
复合影响因子:0.82
总发文量:2071
总被引量:13329
H指数:30
引用半衰期:10.2813
立即指数:0.0529
期刊他引率:0.983
平均引文率:7.4706
  • 制片人决策,迈向成熟产业的必由之路

    作者:刘飞; 刘跃 刊期:2007年第06期

    本文探讨的“制片人决策”问题,不仅完全针对中国电影业目前普遍存在的、非专业化的“导演中心制”,还在于呼吁中国电影制片体制应将“制片人”一职的核心职能回归“制片人”本来定位。本文着意强调制片人在电影创作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让电影投资、决策与制作回归理性,让中国电影顺利完成工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这一转变。

  • 电影艺术征订启事

    刊期:2007年第06期

  • 第2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初评侧记

    作者:王淳 刊期:2007年第06期

    2007年是钟惦棐先生逝世20周年,当这首小诗再度响起,我们在记起钟老先生的音容笑貌的同时,也忆起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所走过的光辉岁月和中国电影金鸡奖所经历的不平凡历史。2007年8月29日,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奖基地启用仪式盛大,这标志着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奖基地永久落户苏州的崭新开始,也拉开了为期14天的第2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初评工作...

  • 中国电影的仁者美学——《5颗子弹……》的儒家伦理与文化价值观

    作者:贾磊磊 刊期:2007年第06期

    《5颗子弹……》(原名《仁枪》)是一部将刑侦、灾难、悬疑等不同类型电影相互兼容的主流影片,作者把主旋律电影的叙述主题与商业电影的观看动机进行了有机“缝合”,凸显出中国电影在经历了近20年的市场化洗礼之后,本土电影谋生图存的一种新的历史选择。然而《5颗子弹……》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它把主旋律电影类型化,而在于影片作者把一...

  • 《香巴拉信使》:天堂、天使与地狱

    作者:王淳(整理) 刊期:2007年第06期

    2007年9月18日,影片《香巴拉信使》(以下简称《信使》)观摩研讨会在中国电影家协会召开。该片导演、主演及部分专家参加了研讨,《电影艺术》主编吴冠平主持研讨会。

  • 梦魇中的撒欢——《太阳照常升起》的导演艺术分析

    作者:付宇 刊期:2007年第06期

    就艺术电影而言,由于导演在其创作过程中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因此,其作品常呈现出强烈的个人意识。《太阳照常升起》(以下简称《太阳》)就是这样一部打上了姜文深深烙印的“姜文电影”。

  • 《天堂口》剧作中的贫血症和巨人症

    作者:李彦霖 刊期:2007年第06期

    开篇·一个隐现的症结 “我经常问自己,我为什么来这里?我还以为它真像所有人说的那样,是个天堂。” 作为开篇的第一句话——阿峰的喃喃自语,其话语本身的意识流和逻辑的混乱让它成为了一个具有标本意义的文本。很显然,在这句呓语中,“为什么来这里”的原因,就在后面一句中“以为它是一个天堂”。

  • 绘画传统与影像素养——对中国传统视觉观念的思考

    作者:韩鸿; 陶安萍 刊期:2007年第06期

    本文从影视艺术与绘画艺术的关系入手,认为国传统绘画思想与实践对中国影视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尤其在透视、光影造型、色彩表现、影像叙事等方面直接影响了国人的影像思维。我们的视觉素养教育必须重视并从上述基因性要素着手,才可望从根本上解决国人的影像素养问题。

  • 中国古代人物画长卷“拟影像性”研究

    作者:王安中 刊期:2007年第06期

    中国古代人物画长卷狭长的幅面形制、表现内容、构图原则和移动式的阅读方式决定着它具有很强的时间特征,也因之形成了其独特的“拟影像性”艺术特点。考察并比较中国古代人物画长卷在视觉程式、视觉修辞区隔单元、宏大场面的处理方法和“诗书画印”的协同关系对应于电影艺术在影像场面调度,影像“帧”、宏大场面的影像技巧和电影综合语言互补...

  • 关于“知识本体”和“电影语言词典”的设想

    作者:张鹂 刊期:2007年第06期

    无论是“知识本体”还是“词典”都隶属于语言学范畴。词典是每个人的生活必备品,那电影作为“物质现实的复原”能否也拥有一本词典呢?如果有,那么,它既能作为电影创作者以影像进行表达的操作手册,也能成为电影观众解读电影的钥匙。至于“知识本体”这项最新的语言学研究成果,便是编纂“电影语言词典”的指南。

  • 与英格玛·伯格曼的谈话

    作者:奥利维耶·阿萨亚斯(访问/整理); 成晓虹(译) 刊期:2007年第06期

    英格玛·伯格曼(1918-2007),现代主义电影大师,他的目光总是穿透事物的表象,直探人类灵魂的最深处。很多时候,甚至在他很多的作品中,我们都不太能理解这样的力量来自何方?当一次次被某种莫名的情绪感染的时刻,我们又常常浑然不觉那一簇生命的闪亮,缘何绽放于大师的一片光影声色之中?法国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带着《电影手册》布置的...

  • 悟在中的精神——田壮壮访谈

    作者:田壮壮(受访); 况一民(访问); 詹先玲(整理) 刊期:2007年第06期

    《赌神》和《吴清源》 况:吴清源的关门弟子是芮乃伟,我与她的丈夫江铸久九段是朋友,并结识了吴清源经纪人寺本、日本资深棋评人大岛等先生,我同学中有骨灰级的吴清源迷,自费去日本拜见吴清源、参观吴清源当年棋战的场所。我和“吴迷”同学研究吴清源经历,认为可以拍成周润发演的《赌神》的路数。赌牌是两人对坐,最大的动作就是扔牌,却...

  • 生命的激烈与冷静——蔡尚君访谈

    作者:蔡尚君(受访); 吴冠平(访问) 刊期:2007年第06期

    蔡:片子看了吧?是不是有点儿糙? 吴:还行。那几块麦地哪儿找的? 蔡:甘肃。咱们北京这边的麦子6月份就开镰了。山东、河北都差不多,7月份就没了。现在都是机械化,一出就是几十万台,跨省作业,两个礼拜麦子就没了。当时还挺急的,人家说你再不来,麦子就掉了。本来还说等今年拍,我想跨几个省拍,但经费太高了,没有这样的预算。

  • 赵明:执拗绽放自己的颜色

    作者:柳迪善 刊期:2007年第06期

    赵明拍摄的不多几部电影大多是为了配合政治形势的需要,他一直在政治要求与艺术追求之间进行斡旋。每当赵明觉得对时代、政治有所愧疚之际,便是他的电影的艺术性得以彰显之时。赵明对自己影片的艺术形式常常有较高评价,可对影片的政治意义和主题却表现出极不自信。他没用庸俗社会学的尺度来审视自己的作品,而是在用符合艺术审美规律的眼光来...

  • 雷振邦:只有山歌敬亲人

    作者:杨宣华 刊期:2007年第06期

    中国著名电影音乐大师雷振邦,创作了包括《五朵金花》、《刘三姐》、《冰山上的来客》等多部经典影片的电影音乐。他的作品质朴感人,民族风情浓郁,至今传唱不衰,堪称传世经典。本文在介绍大师生平的同时,着重分析了他创作的经典影片音乐,总结了大师的音乐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