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新作

电影新作杂志 北大期刊

New Films

杂志简介:《电影新作》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145/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本期关注·“新主流”与“新国潮”电影研究、明星研究、电影史研究、海上影谭、海上影谭

主管单位: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上海电影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电影家协会;上海东方《东方电影》杂志社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5-6777
国内刊号:31-1145/J
全年订价:¥ 220.8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
复合影响因子:0.24
总发文量:1611
总被引量:2143
H指数:12
立即指数:0.027
期刊他引率:1
  • 超越常俗的现代精神追求——《飞驰人生》的意义

    作者:周星; 方力 刊期:2019年第02期

    韩寒执导的电影,一直有其强烈的个人艺术风格。作为一部赛车题材的电影,《飞驰人生》在艺术性与商业性之间做出了良好的平衡。本片结合韩寒本人的特殊经历,在职业赛车与人生价值追求中切实把握了现代化的精神脉搏。该片叙事结构清晰并兼具喜剧效果,人物塑造中凸显主人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配角人物亦各有其特色,电影情节高潮中的处理呈现出超越...

  • 中国电影“走出去”:国产电影的文化母体与表达多样性问题

    作者:程波 刊期:2019年第02期

    近几年,奇幻、主旋律军事电影、科幻电影相继成为中国电影工业体系乃至'重工业体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类型,也成了对接国际乃至电影'走出去'的载体和途径。但是,有两个相关的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其一,中国电影'走出去'作为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重要组成,其焦虑如何消解,其路径如何落实?其二,主旋律电影和商业类型电影这些主流电影'走出去'之外,...

  • 改革开放,续写新篇——2018年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发展报告

    作者:李建强 刊期:2019年第02期

    2018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回味的年份。电影理论批评围绕中国电影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从宏观和微观交叉、理论和实践结合、当下与未来的衔接上,对国际国内电影的动态走向进行及时跟踪,总结发展经验,钩沉历史记忆,理论前导,聚焦重点,努力为中国电影在新时代的发展问诊切脉,发挥了理论批评特有的反馈作用,体现了理论批评当有的立场品格...

  • “神经的漫游”:对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及其计算逻辑的隐喻性思考

    作者:袁海燕 刊期:2019年第02期

    人类制作机器以扩展身体功能,使其成为肢体的延伸;除此之外,作为智慧生物的人类同时试图把独有的智慧赋予无机物质形态的机器。而随着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时代似乎指日可待。于是,计算主义成为一种崭新的认知物质世界与机器生命的新观念,生物逻辑的规则转化为计算机程序代码的逻辑,智能与心灵的实践也被看做是一种计算过程...

  • 受限空间与调子情绪:“加尔各答三部曲”的焦虑叙事

    作者:付筱茵; 周方元 刊期:2019年第02期

    目前,从国内外对萨蒂亚吉特·雷伊的已有研究来看,大都侧重于对他早期'阿普三部曲'的研究,而忽略了对其中后期作品的研究。在此情形下,我们将研究对象聚焦于作为雷伊中后期创作转型——转向城市创作的标志性作品、以'城市探寻'为主命题的'加尔各答三部曲'就具有一定的史学突破价值。在美国电影学者伯特·卡达罗于2009年主编的《萨蒂亚吉特·雷伊访...

  • 战后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传播及影响

    作者:王玉良 刊期:2019年第02期

    二战结束后,由于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动荡的国内形势,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传播出现了新的样态。它在上海的市场发行、类型传播和业务拓展与彼时的行政力量、市场导向及大众话语有着密切的关联,直接影响了战后上海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构型。考察战后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传播及影响,为当下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找寻历史经验,并为坚定中国电影的文化自信、增...

  • 国际主义上海与英国电影——重写早期中国电影史的另一种可能

    作者:蔡春芳 刊期:2019年第02期

    当下早期中国电影史研究中越发强烈的'走出上海'的声音,既是地方/区域力量浮出地表后的时代呼唤,又是一种学术探索中的力量平衡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它对于突破电影史研究中的地理边界和固化心态有着策略性意义。重返上海,将上海放置到全球上海而非仅仅中国上海的位置,正是一条跨越边界的突围之路。它能为中国电影史寻回更多历史现场的中、外电影参...

  • 从民族寓言到个体情感——从万玛才旦到松太加谈藏族题材电影的民族化叙事转向

    作者:秦宗鹏; 刘军 刊期:2019年第02期

    为摆脱藏族题材电影的'他者'叙事,寻回藏族的文化主体性,藏族导演万玛才旦和松太加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民族化叙事路径。万玛才旦以一种强烈的族群意识和高度的文化自觉,书写着现代化冲击下的传统藏族文化身份的失落和重构;松太加则以一种开放的人文情怀和独特的藏族智慧,诉说着特定情感困境下,个体及个体间的心灵救赎。从万玛才旦到松太加的不同创...

  • 民俗影像·景观美学·生态文明——新世纪以来新疆哈萨克族题材影片创作概览

    作者:李彬; 帕孜丽娅·阿力木 刊期:2019年第02期

    哈萨克族题材电影作为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0年之后继续不断探索自身发展出路,拍摄了一系列优秀影片。在这些影片中,处处可见作为新疆地域文化符号的自然风光、哈萨克族的民俗风情与哈萨克人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观,使得观众通过影片对哈萨克族的游牧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能更深切地体悟到哈萨克族独特的生命体验与哲学...

  • 景观中的性别、身体与现代性:“十七年”新疆民族题材影片的主体建构路径

    作者:潘雨 刊期:2019年第02期

    本文通过对'十七年'新疆民族题材影片中的性别、身体与现代性景观梳理,观察电影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最有效的社会宣传、动员、组织与整合工具,如何借用景观符号这一表皮图式,将一个具有高度异质化的多民族多文化社会建构成为拥有共同记忆和情感体验的统一的共和国,并以此夯实关于中华民族的身份想象与主体建构之路。

  • 藏地影像祛魅的心灵之旅:评《阿拉姜色》

    作者:李淼; 李柯颖 刊期:2019年第02期

    松太加导演新片《阿拉姜色》,聚焦一个藏族重组家庭的朝圣之旅。影片一改以往奇观化藏地魅影和猎奇藏文化符号的藏族题材电影模式,转而以细腻真诚的语调,回归普通藏人的真实生活情境与情感,超越特定地域的固化叙事模式,巧用悬念叙事与细节描摹再现心理空间,通过质朴的镜头语言、宗教仪式日常化的影像表达,呈现平常而不平凡的生活之美。藏族创作...

  • “强档”折射的产业新景——2019年春节档期中国电影市场观察与反思

    作者:任晟姝 刊期:2019年第02期

    2019年春节档期,八部新片同期上映、竞争激烈,最终累计票房达58.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而科幻类型电影《流浪地球》也以黑马姿态,打破中国电影票房多项纪录。与此同时,中国电影观众人次同比下滑10.5%,平均票价上涨12.8%,成为春节档期必须直面的'危险信号'。本文将从数据复盘与热点透析两个维度出发,对2019年春节档期电影市场热点现象进行简...

  • 私纪录与生命影像——纪录电影《四个春天》读解

    作者:张斌; 潘婷婷 刊期:2019年第02期

    以父母为切口,用零碎片段拼接而成的私影像《四个春天》,通过导演对故乡、家庭、日常生活的私人情感激发了观众的共通情感。私纪录'通过我'获得了向外扩张的维度,影片中导演父母自洽的晚景生活,为当下的人们提供了崭新的生命想象力。同时,该片弥补了纪录片类型的缺失,为纪录片创作提供了新的借鉴。

  • 《地久天长》:命运的悲歌与叹息

    作者:刘宇清 刊期:2019年第02期

    王小帅是自己作品的双重作者,偏爱用电影作品书写生活经验,替长辈代言,为自己写照,与朋辈共情。《地久天长》呈现的那些已经过去的或者仿佛正在发生的故事,蕴藏着悲欢爱恨,极具切身性。

  • 《大路朝天》:献礼片向新主流电影迈进的探索

    作者:牛光夏; 刘倩杰 刊期:2019年第02期

    市场化、产业化给当代电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但对于作为献礼片的'主旋律'电影来说,如何从众多叙事巧妙、结构新颖、影像精致的商业片大潮中脱颖而出,是一个值得电影创作者思考的问题。《大路朝天》在2018年赢得众多关注,它在献礼片迈向新主流电影的探索上可谓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本文从主旋律与悬疑类型融合的尝试、纪实性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