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新作

电影新作杂志 北大期刊

New Films

杂志简介:《电影新作》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145/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本期关注·“新主流”与“新国潮”电影研究、明星研究、电影史研究、海上影谭、海上影谭

主管单位: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上海电影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电影家协会;上海东方《东方电影》杂志社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5-6777
国内刊号:31-1145/J
全年订价:¥ 220.8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
复合影响因子:0.24
总发文量:1611
总被引量:2143
H指数:12
立即指数:0.027
期刊他引率:1
  • 诗意叙事:中国电影民族化滥觞

    作者:王海洲; 周奕彣 刊期:2018年第06期

    中国电影发展一百多年来,经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和淬炼,逐渐从原来的西洋舶来品发育为具有中国特色并内涵民族精神的艺术形式。本文从中国电影的开端梳理诗意叙事的历史脉络,并以《诗经》“兴”象手法在中国早期电影中诗意叙事的体现为根本,分析中国传统艺术如诗歌、绘画和戏曲之间对于意象组合的影响,最终透过电影的视听语言发展成不同于其他...

  • 新世纪华语电影的跨国叙事

    作者:徐巍 刊期:2018年第06期

    在全球化和消费时代,新世纪以来的诸多华语电影纷纷涉及域外题材和跨国想象问题,本文提出新世纪华语电影在跨国想象中所呈现出五种不同的叙事方式。其一,主旋律叙事,回应中国崛起的国家命题;其二,拟史诗叙事,顺应了官方意识形态和主流宣传;其三,传奇冒险叙事,迎合了普通大众的娱乐消费和域外想象;其四,文化冲突叙事,引发了知识分子和精英阶层的...

  • 在地性:中国生态电影批评的新维度

    作者:朱鹏杰 刊期:2018年第06期

    “地方”是生态批评的核心范畴,关注身体在空间的存在与活动。生态电影批评的新范畴“在地性”,从“地方”出发,关注生态电影文本与风景、民俗、方言之间的互动,关注生态电影对于地方文化共同体的构建和塑造。探究“在地性”的概念和外延,能够为生态电影批评打开一个新的研究维度,为生态电影更好地介入“地方”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 享受你的电影——谈齐泽克的电影理论书写策略

    作者:滕腾 刊期:2018年第06期

    齐泽克借助辩证法以一种极为激进的方式重读了宏大理论(Grand Theory)与后理论(Post-Theory)之争,他认为理论间的差异不可化约,唯有直面由理论差异(视差)暴露出来的现实才能捕获电影这种特殊的客体。通过精神分析的路径,齐泽克建构了自己的电影研究本体论,即不把电影当做一般研究的对象客体,而是将其处理为一种特殊的客体——“视差客体”(paral...

  • 从现实的传奇到传奇的现实——从《神女》看当下上海题材电影的创作缺失

    作者:王艳云; 汪倩仪 刊期:2018年第06期

    当下中国电影正在突飞猛进,然而上海题材电影的乏力却是个不争的事实。回顾吴永刚导演的《神女》之经典魅力,对反思今天上海题材电影的创作有重要意义。如果说《神女》是基于扎实的现实之上进行戏剧化加工,同时又可以反思和改造现实,堪称“现实的传奇”的话;那么,当下的上海题材电影就只能称之为“传奇的现实”,只是借助一些现实元素,打造出一个...

  • 现代性、传统审美与类型混搭——以朱瘦菊的《风雨之夜》为例谈中国电影的融合之道

    作者:秦喜清 刊期:2018年第06期

    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电影确立自身的第一个重要时期,随着电影这一新的光影技术/艺术的传入,中国电影开始了在接纳外来娱乐形式中寻求自我的探索之旅。百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新谈论“中国电影学派”这一关涉到中国电影自身身份、主体性的话题时,可以重返历史,再次从中国电影的形成初期出发,审视、反思中国电影确立自身的路径。恰巧,重新发现的朱瘦...

  • 重叠的意象——中国电影创作中传统文化场域的承袭与重构

    作者:张琦 刊期:2018年第06期

    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各种文化传统艺术形式中的精粹匠心、洁静精微,形意相依,十分值得我们借鉴与融贯。本文藉由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攫取,希冀对当下和未来电影创作中营造的文化场域进行承袭与重构,进而传承文化之美,丰富电影品质,创新中国文化品牌,开创中...

  • 影院之外:早期电影上海多样化的放映空间初探

    作者:张隽隽 刊期:2018年第06期

    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电影广告进行全面检索发现,早期电影在上海的放映场所是极为多样的。本文将这些放映场所分为五类,认为:兰心大戏院等西式场馆从种族和阶层上区隔了观看者,并且树立了观看电影的行为规范;张园等经营性私家园林的文化性和政治性赋予了电影民族与国家的意涵;茶园、游乐场等综合性娱乐场所使得消费性和物质性成为电影的“本...

  • 转型·自足·代偿:中电三厂自我建构下的"艺术价值观"之得失

    作者:刘晓臣 刊期:2018年第06期

    本文以中电三厂战后制片经营活动为考察对象,以其制作的剧情片在选题策划、拍摄制作活动中呈现出的特色为横坐标,以时代商业电影产业性经营状态为纵坐标,试图还原中电三厂在电影商业空间下的真实运营状态。中电三厂制作的影片在艺术性与商业性上除个案外通常乏善可陈,为强化政宣性而部分地否定商业性元素的制片思路,意图令市场认同其自我定义中...

  • 浸润中创新——“十七年电影”对中国艺术传统的传承与转化

    作者:柳宏宇 刊期:2018年第06期

    “十七年”时期电影理论家和创作者对中国艺术传统进行了自觉继承与创新转化,不仅在创作思想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而且在叙事手法和视听层面都向艺术传统有效借鉴,为当下中国电影回归艺术传统,并进行创新性转化奠定了基础。

  • 从“电影赋比兴”理论看卜万苍电影的民族特色

    刊期:2018年第06期

    卜万苍导演的作品如《桃花泣血记》《恋爱与义务》《一剪梅》《木兰从军》《渔家女》《红楼梦》等,都较为注重借鉴使用中国艺术传统中的创作手法,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电影。卜万苍也曾数次撰文,表露其对“中国型”电影的探索与追求。本文试图在“电影赋比兴”理论的视阈下,探索卜万苍电影的民族特色和其作品中的中华文化基因,以期完善卜万苍导演...

  • 主持人寄语

    作者:周斌 刊期:2018年第06期

    这一期“海上影谭”专栏汇集了两篇文章,分别对上海女性电影导演群体的创作追求与艺术特色,以及2018年由上海出品的故事片《找到你》进行了较深入的论析。前者是一篇从宏观角度出发对上海女性导演群体进行研究的文章,后者则是一篇从微观角度出发对具体作品进行剖析的文章;前者关注上海电影创作的历史,后者则关注上海电影创作的现状,两者互为补充...

  • 性别、社会与商业的数重自觉——上海女性电影导演创作简析

    作者:孙晓虹 刊期:2018年第06期

    在20世纪80年代,上海的女性导演黄蜀芹、史蜀君、鲍芝芳、石晓华等其人其作的崛起,成为一种现象。此后的彭小莲导演、新生代李虹导演亦继续着上海女影人的荣光与传统。本文力求将其置于华语电影体系中,兼顾对她们创作的个性探析与共性总结,可作为对华语电影女性导演研究的某个侧面的补充。

  • 《找到你》:当代女性的生存困境与人生迷茫

    作者:龚金平 刊期:2018年第06期

    《找到你》精心选择了三位来自不同阶层、处于相似人生境遇的母亲,通过她们的人生际遇与所有女性的处境形成一种互文性表达。影片选择了多个限制性视点对单一信息(孙芳)的不断补充与丰富,从而有效地丰富了影片的情节内涵和故事的展现空间,并保持了一定的情节悬念和人物神秘性。影片在色调的处理上整体上偏绿色,较为准确地营造了一种冷漠疏离的氛...

  • 探索与实验——从《廉吏于成龙》谈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戏曲电影

    作者:龚艳 刊期:2018年第06期

    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电影是中国民族电影最重要之财富,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戏曲电影从20世纪80年代的沉寂,到2000年以后的逐渐复苏,无论从样式、传播、技术等层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戏曲电影最终将复归于大众文化之中,成为真正有生命力的民族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