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新作

电影新作杂志 北大期刊

New Films

杂志简介:《电影新作》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145/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本期关注·“新主流”与“新国潮”电影研究、明星研究、电影史研究、海上影谭、海上影谭

主管单位: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上海电影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电影家协会;上海东方《东方电影》杂志社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5-6777
国内刊号:31-1145/J
全年订价:¥ 220.8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
复合影响因子:0.24
总发文量:1611
总被引量:2143
H指数:12
立即指数:0.027
期刊他引率:1
  • 美丽上海

    作者:颖儿 刊期:2004年第06期

    影片获第24届金鸡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故事片等奖这是上海一幢二十世纪初期建造起来的欧式花园洋房。母亲和这幢楼房己经一起经历几十年的沧桑变迁,丈夫的时候被迫害致死,母亲好不容易把四个孩子拉扯大,如今孩子们各自谋生。母亲病了,整天躺在床上,身边只有一个钟点工照看着。半夜,那钟点工睡得好死,母亲一个翻身翻到了地上,被送进医院。虽说没有...

  • 走进邓小平青少年时代——电影剧本《我的法兰西岁月》创作谈

    作者:赵葆华 刊期:2004年第06期

    公元1904年8月22日,旧历7月12日,一代伟人邓小平诞生于四川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当时名为邓希贤。公元1920年9月11日,上海黄浦江畔,大雨如注。十六岁的邓希贤满怀工业救国的壮志,随同90名中国赴法勤工俭学生,登上法国邮船“昂特莱蓬”号,离开祖国。39天后,“昂特莱蓬”号抵达法兰西马赛港。从此,邓希贤经历了另一种人生。他在法兰西生活了5年2个...

  • 真实中重艺术 多元下求突破——访《邓小平·1928》导演李歇浦

    作者:孙晓虹 刊期:2004年第06期

    一、探索创新:重大历史题材与惊险样式的结合孙:《邓小平1928》是一部为了缅怀一代伟人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影片。您当时怎样想到将惊险样式运用于反映重大历史题材? 李:上影集团的领导在把拍摄任务交给我时,提出是不是在这部影片中能融入一种惊险样式的建议。我也一直想在主旋律影片或者说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上作一些探索。因为,我始终认为...

  • 从《十面埋伏》谈张艺谋电影

    作者:文燕 刊期:2004年第06期

    《十面埋伏》公映之后,张艺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舆论风暴,然而赞美者寥寥可数,批评者却铺天盖地。自1986年的《红高梁》之后,张艺谋一直就是影视界的焦点人物,每一部作品、每一项举措总能引起媒体轰轰烈烈或褒或贬的评介。其中当然不乏其本人深谙传媒之术,但无论如何,过度的炒作造就了这样一位中国影坛的神话人物,使其风光无限。神化了的张艺谋被...

  • 永远的古道,永远的《德拉姆》——关于纪录片《茶马古道系列——德拉姆》的思考

    作者:贺昱 刊期:2004年第06期

    纪录真实第五代著名导演田壮壮经过五年的反复考察,并运用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高科技“高清”数字拍摄器材,为人们奉献了一部独特的纪录片《茶马古道——德拉姆》。作为一部纪录片,这部作品呈现了与人们熟悉的故事片不同的特征,反映了电影诞生初期即具有的一种本真状态。显然,《德拉姆》是一部带有历史教材性质的优秀纪录片。它保留了许多故事片...

  • 我心安处是吾家

    作者:齐秋生 刊期:2004年第06期

    由卡罗琳·林克导演的德国影片《无处为家》荣获第75届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奖。这部讲述二战时犹太人家庭苦难的德国电影在获奖前就是折桂呼声最高的外语片,它冷静沉稳的叙事风格和影片中美丽的风光影像都是它获奖的重要因素,但更为重要的获奖因素是它叙述了一个处于动荡困境中的家庭寻找精神家园和文化认同的主题。何处是我家这部影片是根据德国...

  • 海姆·1943——(影视剧故事梗概)

    作者:朱米天 刊期:2004年第06期

    二十世纪末的一个春天,上海虹口的霍山公园里鸟语花香,悠闲的人们在园中享受和煦的春光。两鬓霜白的犹太老人乔治·希尔森默默地走近园中的一块石碑,碑文用中、英和希伯莱文记载着:二战期间,犹太难民曾在此避难。老人在碑前仁立良久,颤抖的双手抚摩着石碑,眼中噙着泪水,想起了幼年时在这片土地上的往事……年仅十岁的小乔治高举着纸风车,在狭小的...

  • 袁牧之——善于运用音乐的电影导演

    作者:朱天纬 刊期:2004年第06期

    电影从它诞生之初就是一直紧紧地伴随着音乐与观众见面的,只不过那时候由于现代录音技术还没有被发明,就像现在话剧演出一样,乐师们坐在银幕前的乐池里为电影“伴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录音技术,包括磁还音、光还音技术的出现,音乐逐渐成为电影艺术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的有声电影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开始试制的。在总的进程方面,与世...

  • 纪念父亲百年诞辰

    作者:应大明 刊期:2004年第06期

    父亲应云卫出生于清末1904年9月17日,至今已100周年。他老人家悲惨地离开人世也已经37年了。今天我们隆重地纪念他,要记住他轰轰烈烈的、充满戏剧性的一生,记住他为我国戏剧、电影和戏曲事业作出的贡献,记住他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事业的精神,还要记住和吸取父亲经历过的沉重历史带给我们的经验教训。一记住他轰轰烈烈的、充满戏剧性的一生父...

  • 跟着著名导演拍戏

    作者:李媛媛 刊期:2004年第06期

    我是一个剪辑师,二十年来为多部电影做剪辑,我曾经和各种各样的导演合作过。在这其中,和几位著名导演的合作尤其令我难以忘怀。他们对于艺术的执着、他们的人品都给我们后辈留下深刻印象,给我们以人生的教益。凌子风是有名的大气甚至于“狂”的导演,他的气势、他的灵感为中国电影留下了许多杰出的作品。但是他并不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导演,他善于接...

  • 参加福冈国际电影节有感

    作者:黄丹 刊期:2004年第06期

    2004年的9月中旬,我携电影《台湾往事》和本片摄影马宁先生一起赴日本参加今年的福冈国际电影节。福冈地处日本南方,是九州最大的城市,人口近140万。从福冈飞往东京的时间和飞往上海的时候差不多,都是90分钟的航程。所以,我们经常遇到打工的上海人。异乡他国,中国话就自然倍感亲切。当北京已是秋意盎然的时候,福冈还在33度左右的气温。从北京到...

  • 贵在青春思考——解读日本青春电影

    作者:钱有珏 刊期:2004年第06期

    青春电影一词在世界电影史上越来越频繁地出现。泛读亚洲各国电影概况可以得知青春电影最早源于美国的校园电影,20世纪60年代传到日本,发展为将重心放在对18岁前后的少男少女的生存状态的描写上,故冠名为青春电影。此后,日本在横的延长线上以成年人的体验为基础,向着人生观教育、性教育方面延伸,形成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青春电影,但注重青春思考。...

  • 最后的牛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作者:毛斯 刊期:2004年第06期

    用老尔弥坚来形容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再恰当不过了。在将近50年的电影人生涯中,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已经主演过56部影片,执导过24部影片,还担任了19部影片的制作人。而其中有12次,他在一部片子中同时兼任导演、制片和主演。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对电影的理解比我对妻子的了解要深得多。”我是瞻仰着伊斯特伍德的英雄身影长大的。从牛仔到不可赦免的...

  • 红舞鞋伴随的人生——记梅艳芳

    作者:田红 刊期:2004年第06期

    小时候曾看过一本书,讲的是一位女孩子与一双红舞鞋的故事。这位女孩子很喜欢跳舞,当她得到一双魔鞋——红舞鞋后,就再也没能脱下来,她的一生也就这样不停地跳下去,直到生命终结。这个美丽的故事所含的宿命的观点多少让人有点伤感。2003年12月30日,梅艳芳故去了,她的一生似乎是另一种形式的红舞鞋版本。不同的是,作为一位歌手、演员,她所承载的...

  • 从漠视中寻找

    作者:薛晓路 刊期:2004年第06期

    今天,孩子的问题越来越让成人社会关注和重视,因为没有人会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即儿童维系着新人类的将来。因此“有责任感”的成年人们常常会把目光聚焦于孩子们身上,秉承所谓教育的正义或长者的睿智来引导孩子们成长的脚步。电影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媒介形式自然也有着对儿童世界的这样一份关注。然而有趣的是,在叙述童年岁月的电影故事里,真正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