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学

电影文学杂志 北大期刊

Movie Literature

杂志简介:《电影文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090/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学术论坛、新锐视点、电影史料、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风格与特色、电影剧本

主管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际刊号:0495-5692
国内刊号:22-1090/I
全年订价:¥ 580.00
创刊时间:1958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6
复合影响因子:0.18
总发文量:18058
总被引量:19872
H指数:21
引用半衰期:5.1398
立即指数:0.0095
期刊他引率:0.4774
平均引文率:4.3342
  • 通信与控制型电影现象和原理带来的启示

    作者:黄贤春 刊期:2017年第04期

    通信与控制型电影是现代科学技术在艺术领域渗透的直接结果之一。其发生发展的历史逻辑可以为艺术创作和研究带来诸多启示:其一,环境中持存的艺术必须处理好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即须与环境要素形成友好合作型关系;其二,媒介不仅是一种载体,而且还是内容和叙事结构的创新源泉;其三,影视媒介的特殊语义连贯能力和需求,使得熟悉和运用自然语...

  • 论电影分级制度的设置

    作者:杨环 刊期:2017年第04期

    2016年1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出台,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然而通观全篇,除了在第二十条规定“电影放映可能引起未成年人等观众身体或者心理不适的,应当予以提示”外,仍未见电影分级制度的设置。本文即从此入手,在认识和分析我国以电影审查制度替代电影分级制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电影分级制度设立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引...

  • 豫剧电影的历史及艺术嬗变轨迹

    作者:张青飞 刊期:2017年第04期

    作为戏曲电影百花园的后起之秀,豫剧电影历经了辉煌的起点(1956-1966)、百花争胜阶段(1976-1988)、初遇冷潮期(1990-1999)、新生机阶段(2000年至今),经60年曲折发展后,于21世纪一枝独秀于戏曲电影百花园中。这些豫剧电影保存了豫剧艺术精华,扩大了豫剧传播范围,促进了戏曲电影类型的探索与实践,为戏曲电影在新世纪的复兴提供了值...

  • 苏珊·桑塔格论“迷影”理论

    作者:蒋秀云 刊期:2017年第04期

    从苏珊·桑塔格开始,“迷影”理论就常与“电影衰败”的论调相纠缠。在阐明“迷影”概念的基础上,桑塔格详述“迷影”消逝造成电影衰败的原因:一是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二是对电影黄金时代的怀旧。值得注意的是,她不是在电影学的框架中展开论述,而是以文化批评的视角出发,将迷影理论与“新感受力”、资本主义、消费主义的批判等相结合。...

  • 浅析影像文本中的迷影元素

    作者:袁洲 刊期:2017年第04期

    近年来,一批电影在新媒体上被贴上了迷影电影的标签,使得“迷影”(cinephilia)这一诞生于电影艺术萌芽期的词汇,重新回到了大众视野。以往围绕迷影的讨论,更多聚焦的是理论研究和影迷文化之间暗藏的冲突。本文将迷影元素的呈现视为迷影电影的主要特征,并通过探讨它们和“元电影”之间的关联,来梳理迷影元素在影像文本中的具体呈现方式,...

  • 国际传播视域下中国电影中的东方文化

    作者:杨春霞 刊期:2017年第04期

    蕴含着“东方文化”的国产影片在国际影视界已经站稳了脚跟,但这样的成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能够被简单复制的。从这些经典作品中折射出来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精神已经成为当下影视圈中的标杆。其中渗透出来的“情”“义”“趣味”“传奇”完美地诠释了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因此,传承和发扬东方文化已经成为当代电影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并希...

  • 中国梦题材电影的文化意义及发展方向

    作者:杨小东 刊期:2017年第04期

    中国梦题材电影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红色电影,而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表述出中国社会对正能量的理解,有助于激发观众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民众道德水平及审美能力,并对我国社会主流文化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在当前消费文化及商业影片冲击下,中国梦题材主旋律电影面临巨大的压力。因此,我国电影界必须正视发展过程...

  • 新时期以来中国女性主义影片研究

    作者:赵再岚 刊期:2017年第04期

    在“新时期”崛起的导演中,不乏优秀的女性导演,她们创作了许多以女性为主体的生动的电影故事,同时,许多著名的男性导演也致力于“代女子做闺音”,在他们的电影作品中也涌现出许多深入人心的女性人物形象。本文在厘清“新时期”和“女性主义影片”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将主要以《天云山传奇》《菊豆》《女儿楼》《人·鬼·情》等影片为例,分...

  • 论海峡两岸电影中“暴力美学”的异同

    作者:张楷; 陈若倩 刊期:2017年第04期

    当世界各地影评人热议“暴力美学”时,两岸电影中的“暴力美学”却甚少被提及。它们拥有共同的美学渊源,体现着一种“中和之美”。然而,受制于生态文明不同,两岸电影中的“暴力美学”又各具特色。两岸电影对“暴力美学”描写视野不相同。在“暴力美学”的描绘上,内地电影重在表达一种博大的家国情怀,台湾电影以描写儿女情长见长。海峡两岸...

  • 蒙古国电影艺术中达·纳楚克道尔基形象

    作者:凌云 刊期:2017年第04期

    达·纳楚克道尔基是蒙古国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和剧作家。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出了深入人心、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他的作品深深扎根于蒙古传统文化,并结合现代文学的创作手法,开辟了蒙古文学的新气象。一直以来,众多的专家学者和艺术工作者不断地通过多种形式再现他的历史形象,尤其是通过幻灯、电影等综合艺术,塑造了鲜活...

  • 视觉文化视域下的奇观电影

    作者:唐劲羽 刊期:2017年第04期

    奇观电影自20世纪70年代产生以来,已经成为当下电影制作中的热点,至今不歇。奇观电影以视觉效果为辅助功能,在主流意识形态、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多元并置的当下电影氛围和文化语境之中,寻求另外一条突围之道的尝试与努力。奇观电影的出现与当代的视觉文化息息相关。文章从技艺的高度——视觉表现与运动画面,叙述的策略——独到选材和特殊主...

  • 欧美电影节的“文化展厅”效应

    作者:刘振卫 刊期:2017年第04期

    欧洲电影节用自己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它的成立尽管在创建之初不可避免地受到好莱坞的影响,然而其构筑量感、美学特征却仍然在发展中得以彰显,并作为一股与好莱坞电影对话的有力力量而存在。欧洲电影节不仅为世界电影之间搭建了沟通的平台,也为欧洲电影的本土化发展赢得了更多的话语权,体现出浓郁的文化关怀。它不仅仅是一个平台...

  • 麦理浩时代香港电影的现实主义视角

    作者:唐子超; 何昶成 刊期:2017年第04期

    本文通过选取讽刺时弊的社会片(1971—1974)、关注社会的喜剧片(1974—1978)、聚焦个人的新浪潮电影(1978-1982)这三个时间段具有代表性的香港电影,从现实主义的视角对麦理浩时代的香港社会心理进行了系统的解读。从一个大局观出发,本文试图理清香港现实主义电影的发展脉络,论证社会心理与电影之间的关系,辨析时代环境如何影响电影发...

  • 叙事学下英美传记电影人物塑造手法

    作者:彭小燕 刊期:2017年第04期

    电影是人类艺术的主要展现形式之一,在叙事学的视角下,人物是电影的核心。影视作品中往往运用造型、动作、语言等多种方法来塑造人物,展现不同的人物形象,以此通过人物特征来反映出电影的主题与主旨。相对于火爆的动作片或是科幻片,传记类电影在英美电影中占据的比例并不是很大。但是从电影意义的展现来看,英美传记类电影的影响往往是意义...

  • 美国电影中黑人形象的刻板化

    作者:徐红艳 刊期:2017年第04期

    刻板化既是一种认知方式,也是一种认知结果,其广泛地存在于艺术创作中。由于美国电影的强大传播力,出现在电影中的黑人形象直接关系着其他族裔观众对黑人群体的认知,也关系着黑人及其他居于弱势的有色人种在影像世界中对话语权的争取。因此,对于美国电影中黑人形象的刻板化,有必要给予一定的关切。文章从社会认同理论下的模糊化、作为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