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学

电影文学杂志 北大期刊

Movie Literature

杂志简介:《电影文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090/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学术论坛、新锐视点、电影史料、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风格与特色、电影剧本

主管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际刊号:0495-5692
国内刊号:22-1090/I
全年订价:¥ 580.00
创刊时间:1958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6
复合影响因子:0.18
总发文量:18058
总被引量:19872
H指数:21
引用半衰期:5.1398
立即指数:0.0095
期刊他引率:0.4774
平均引文率:4.3342
  • 论台湾移民社会与台湾台语(闽南语)电影

    作者:陈飞宝 刊期:2010年第15期

    台湾与福建、粤东属于地缘、血缘、文缘、商缘和法缘共同基础上的共同文化区。台语电影在国家认同和民族的认同上,强调台湾和内地同属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文化体系,表达海峡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命运和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强调不同族群之间的融合。台语电影延续了祖国内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电影传统。

  • 女性电影的空间建构与话语演变

    作者:张黎呐 刊期:2010年第15期

    中国女性电影在建构视觉空间时经历了一次转型:前期行动在开放场所的女性被遮蔽了性别,后期退守至封闭空间的女性虽焕发了本体意识,却对自我加以精神囚禁。在不同时期,女性在影像中被剥夺的内涵有着质的区别。女性影像话语始终内植于男性中心的景观建构,因而注定遭受深度剥削。

  • 新世纪电影与文学的辩证关系

    作者:袁辉 刊期:2010年第15期

    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二者之间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事实上,电影和文学是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文学作品是电影剧本创作的基础,电影的发展又推动了文学的复兴。电影和文学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的不可调和性决定了二者沿着各自不同的艺术特征和内在规律发展。也正是因为电影和文学的相互依赖与相互冲突,促进了它们之间...

  • 中国电影“大制作”的文化走偏和迷茫

    作者:崔第品 刊期:2010年第15期

    数字化电影制作技术已成为"大片"不可或缺的手段,而"大制作"的中国式大片却普遍遭到舆论和国人的批评。究其原因,除主题缺乏新意、乏善可陈,情节粗糙、寡淡外,其"大制作"也一片文化迷茫:刀光剑影、万箭如雨、杀戮狂欢,整体缺乏具有崇高意味的中国传统文化想象。中国文化造就中国的观众,中国文化也会造就真正的中国式文化技术大片,我们希...

  • 张艺谋电影美学的嬗变

    作者:李进超 刊期:2010年第15期

    《三枪拍案惊奇》的上映,张艺谋完成了一次华丽转身,从艺术片导演转型为典型的商业片导演。在张艺谋的导演处女作《红高粱》中,他对巩俐的美做了极致的表现;而在《三枪拍案惊奇》中,他则转向了对小沈阳丑的表现。美与丑的易位,其实也是艺术对商业的妥协,这体现出张艺谋电影美学在消费时代的审丑转向。

  • 《变形金刚2:卷土重来》中的生命之美

    作者:王丙珍 刊期:2010年第15期

    电影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比较新的部分,它的人性内涵并不与整体意义上的"人性"内涵相一致。电影本质上属于"美之子",因而对文化有某种叛逆性。透视《变形金刚2:卷土重来》,感受生命之哲学与美学的意蕴:生命的起源之美,生命的流变之美,生命的创造之美与生命的大爱之美。

  • 论纪录片《敦煌》的叙事策略

    作者:王庆福 刊期:2010年第15期

    纪录片《敦煌》叙事策略可以归纳为由人物搭建的结构框架、转换自如的人物视点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三个方面。作为一部娱乐化的人文类纪录片,《敦煌》以独特的叙事方式拓展了电视纪录片的话语空间,并由此为纪录片赢得了更多的观众。

  • 论《暹罗之恋》的艺术表现性

    作者:周晓秋 刊期:2010年第15期

    西方现代美学认为艺术是表现,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同样深具表现之属性。《暹罗之恋》之所以能走红,就在于它充分发挥电影艺术的表现品质,通过作为情感表现的故事、具有"上镜头性"的画面,以及内在自我表现的电影音乐这三个层面的建构,以艺术的方式展现了人类心灵中纯粹的情感世界和人性中美好的品质,从而生成强烈的审美感染力,打动了广大观...

  • 《八月迷情》的后现代符号呈现方式解析

    作者:吴红 刊期:2010年第15期

    17世纪的西方启蒙运动建构了与欲望相对立的理性主体,欲望从而被解释为一种必须加以驯服和抑制的消极的原始力量。后现代哲学美学思想对现性主义的否定与反思,常常就是从对欲望价值的发现与肯定开始的,而后现代符号学关于解救欲望价值的方法论,则为当代电影艺术创作带来了全新的视角。本文以后现代符号学方法论来解析电影《八月迷情》的符号呈现...

  • 3D动画时代,“中国学派”的应对思路探析

    作者:周梅婷 刊期:2010年第15期

    2009大片《阿凡达》将3D热推向新的高潮,3D时代到来了。在国外3D动画大片屡获成功的同时,国产动画却票房惨淡。曾经享誉世界的"中国学派"到今天却渐渐沉寂。事实证明,只有继续吸收中国民族艺术的精髓,学习西方最先进的技术手段,两相结合,才是我们在新一轮的动画大战中获得重生的法宝。此次3D时代的到来正是摆在中国动画从业者面前重振"中国学...

  • 花木兰形象内涵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张晓倩 刊期:2010年第15期

    文化传播过程填补文学想象空间,在不同意识形态背景下赋予花木兰形象以丰富内涵。僭越男权文化性别秩序并取得成功的原型故事被不断丰富和改写,显示出文化产品制作者的诉求。豫剧《花木兰》中,她以"雄性化"方式要求与男性平等;迪斯尼动画片Mulan中,她保持女性特质,追寻自我,以个人奋斗取得成功;马楚成导演的《花木兰》中,她寄托于爱情来体认自...

  • 论中国体育电影的现实意蕴

    作者:张仕 刊期:2010年第15期

    体育电影是体育与电影相结合的一种文化产物,以其独特的视听手段呈现出体育运动的魅力来打动和感染广大观众,体育文化借助电影这一平台得以弘扬和传播。随着电影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体育电影不仅是娱乐与消遣,而且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激励人们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和提高国民体育意识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 影响我国体育电影蓬勃发展的因素分析

    作者:陈晓蕊 刊期:2010年第15期

    体育一直是影视界关注的题材,它不仅提供了观赏性极强的影视作品,更有利于提高体育的影响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体育电影的创作与我国体育事业以及电影事业的发展极不相称。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归纳分析法对我国体育电影现状进行研究,对影响我国体育电影蓬勃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增加内涵、创新形式、提高电影制作人体育知识...

  • 论中国传统武术电影业的发展

    作者:柳江 刊期:2010年第15期

    电影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媒介,而武术也为电影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市场和不同以往的武术形式,二者之间始终存在着必然联系,武术与电影的结合为武术的推广开辟了新的空间。本文就中国传统武术电影业的发展,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进行分析,为未来中国传统武术电影业的发展提出明确的发展思路。

  • 新编历史剧《杨门女将》的女性独立意识

    作者:郭兴 刊期:2010年第15期

    新编历史剧《杨门女将》令人荡气回肠的原因:崇尚民族英雄,宣扬民族气节,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由一群巾帼英雄来展现民族的崇高气节;塑造了一系列成功的人物形象;剧作的改编者巧妙的构思编排与戏曲情境的恰当运用;唱腔、表演以及扮相上也非常贴合人物性格的特点;剧作深刻的文化意蕴在于披着封建礼教——"忠孝节义"的外衣,宣传了妇女独立意识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