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学

电影文学杂志 北大期刊

Movie Literature

杂志简介:《电影文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090/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学术论坛、新锐视点、电影史料、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风格与特色、电影剧本

主管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际刊号:0495-5692
国内刊号:22-1090/I
全年订价:¥ 580.00
创刊时间:1958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6
复合影响因子:0.18
总发文量:18058
总被引量:19872
H指数:21
引用半衰期:5.1398
立即指数:0.0095
期刊他引率:0.4774
平均引文率:4.3342
  • “后现代电影”与电影后现代性

    作者:王涛 刊期:2009年第23期

    电影在艺术形态上具有科技性、复制性、综合性、商业性、拟象性、现象学色彩等后现代艺术特性。所以,电影天然地具有后现代特征。在某种程度上说,电影就是后现代艺术。我们在讨论电影与后现代之间的关系时,首先要弄清的不是"后现代电影"问题,而是"电影后现代性"问题,即电影具有怎样的后现代性。所有后现代电影的讨论都必须在解决这一问题的...

  • 影视动画改革开放三十年变迁与探析

    作者:但璇璇 何水静 刊期:2009年第23期

    中国影视动画艺术历史悠久,在辉煌时期的动画片创作形式多样,民族特色浓郁,制作技术精湛,有着鲜明的艺术特征,在国际动画艺术界享有独树一帜的"中国动画学派"美誉。改革开放后,中国动画得到进一步发展,电视动画片也涌现出很多优秀作品。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中国动画创作相对于世界动画发展开始滞后。面对中国动画在国际中的尴尬境地,国产动画...

  • 当前国内恐怖电影研究综述

    作者:管红星 刊期:2009年第23期

    恐怖电影是指专门以"恐怖"为题材或主题的一种类型电影,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渊源。当前国内的恐怖电影研究在表面繁荣的景象下,潜伏着许多不定因素和危机,对其进行梳理并予以评价,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恐怖文艺研究,推动中国恐怖电影的创新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传媒产业化进程中电影美学的哲学思考

    作者:卫毓博 赵赜劢 刊期:2009年第23期

    电影美学的哲学立场即电影美学本身的哲学性质问题,它首先取决于美学本身的哲学性质,因为西方的很多电影美学流派,一如既往地在追随着西方美学对西方哲学的追随。电影美学的哲学立场是电影文本和电影作品的哲学立场的合理延展。进入新世纪以来,传媒产业迅速发展,观念多元化,在这个新鲜的发展脉动中,电影美学的哲学问题更加值得我们去思考。

  • 影视时代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杨萍 刊期:2009年第23期

    中国传统文化内蕴丰富、博大精深,不仅为当代影视文化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又极大地影响了影视作品的文学性、思想性以及艺术性;而影视作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载体,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广泛地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在影视时代的背景下,把影视文化与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既能促进当代影视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又能为传播和弘扬中...

  • 论十七年电影的女性形象塑造

    作者:薛媛 刊期:2009年第23期

    1949—1966年的十七年电影由于处在特殊的创作背景下,女性人物形象也因而被赋予了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与时代气息。例如,以男性规范为创作导向,弱化了女性的价值观与自我意识;着力塑造事业洪流中的女性形象,家庭意象被置于后景;以女性个体经历折射社会时代精神,抒发"诉苦迎新"的情感体悟;女性人物群像整体呈现出一种质朴美与崇高感。

  • 探析数码特效镜头的运用与形式

    作者:谭亮 刊期:2009年第23期

    数码特技手段为影视镜头的运用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它能够轻易打破常规摄影机镜头的局限性。通过建立虚拟摄影机,在镜头运动上实现令人惊叹的推、拉、摇、移。数码特效镜头以自己独有的视听语言,塑造了常规电影无法塑造的崭新空间。本文对影视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数码特效镜头进行了评析,并分析归纳出一些形式类型。从这些形式上可以看到,现阶段影...

  • 十七年喜剧电影的另类探索——浅谈吕班的喜剧电影三部曲

    作者:赵瑞锁 贾月 刊期:2009年第23期

    吕班是新中国喜剧电影的拓荒者之一。他执导的喜剧三部曲《新局长到来之前》《不拘小节的人》《未完成的喜剧》是中国喜剧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本文通过分析吕班喜剧电影中对意识形态的表现,重复、移植、巧合等喜剧手法的运用来重新审视和评价这位新中国喜剧电影的重要导演。

  • 浅析电影中的精神病叙事

    作者:何李新 刊期:2009年第23期

    关于精神病的影像叙事与其说是精神病现象的客观再现,毋庸说是对其含混身份的一次意识形态整编。电影或将精神病想象为难以驯服的"他者"的化身,在猎奇的注视中完成娱乐消费;或把精神病视为文明的毒瘤,通过欲望的妄想指涉当代社会精神分裂的个体;或从边缘的处境开掘精神病所具有的价值批判意义,最终展示了当代意识形态中的主体生成之路。它是一...

  • 浅析谢晋电影中的反面角色

    作者:黄璜 汪开庆 何培华 刊期:2009年第23期

    谢晋电影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一直延续至本世纪初,其间跨越了半个多世纪,在百年中国电影史中,谢晋无论如何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谢晋"早已经超越了其名字本身,成为一种符号。他的作品在中国电影画廊中留下了最为光彩夺目的一页,他塑造的一个个富有时代气息的艺术形象长久地在观众心底引起了共鸣。虽然这种具有"时效性"的轰动对今天电影...

  • 英格玛·伯格曼电影的主题

    作者:伍巧芳 刊期:2009年第23期

    电影的形式固然重要,但僵化的形式往往容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那种缺乏主题深度探讨的形式只能算做一个空洞的摆设,经不起琢磨和推敲。在这种情形下,对英格玛.伯格曼这位艺术电影大师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文章从伯格曼电影的主题开掘入手,结合影片进行具体分析,详细阐释他是如何用一些简单的形式去发掘一系列深刻主题的。择其优点来...

  • 岩井俊二电影的美学趋向探究

    作者:刘亚非 刊期:2009年第23期

    文章从电影美学的角度探入,着重对日本新生代电影导演岩井俊二的电影作品及其美学特征进行解析,并通过与我国香港导演王家卫电影的美学特征进行比较,试说明中日相近类型电影的美学倾向和艺术价值的异同。

  • “杀人”或“衰老”:杨德昌电影世界的两面

    作者:李骏 刊期:2009年第23期

    本文从形式、风格、内容、主题、文化内涵等层面探讨了杨德昌电影的两面:"杀人"或"衰老"。"杀人"或"衰老"既是杨德昌作品中的剧情表征,也是导演思想深层的精神折射。"杀人"意味着抗争与批判,"衰老"意味着宽容与平和。自《一一》始,杨德昌不再以"杀人"来排解整个时代的压抑与苦闷,"衰老"成为导演的真实心态与境遇。影片《一一》...

  • 解读《生死朗读》的民族意蕴

    作者:柴湛涵 刊期:2009年第23期

    由本哈德.施林克写作的同名小说、史蒂芬.戴德利导演的电影《生死朗读》以其对德国民族精神历程的解析、成熟的后现代艺术手段和对“纳粹浩劫”题材文学意义的深度挖掘而受到赞赏,获得了奥斯卡五个提名奖项和最佳女主角奖。

  • 试论《生死朗读》的多重主题意蕴

    作者:郭保红 刊期:2009年第23期

    斯蒂文·道德利导演的《生死朗读》内涵丰富,引人深思,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多重的主题意蕴。 一、关于爱情 爱情是文学艺术表达的永恒主题。在本片中,爱情主题贯穿全剧,成为故事发展的一条鲜明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