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学

电影文学杂志 北大期刊

Movie Literature

杂志简介:《电影文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090/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学术论坛、新锐视点、电影史料、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风格与特色、电影剧本

主管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际刊号:0495-5692
国内刊号:22-1090/I
全年订价:¥ 580.00
创刊时间:1958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6
复合影响因子:0.18
总发文量:18058
总被引量:19872
H指数:21
引用半衰期:5.1398
立即指数:0.0095
期刊他引率:0.4774
平均引文率:4.3342
  • 袁乃晨喜获“终身成就奖”

    作者:李华 刊期:2008年第21期

    <正>2008年9月13日,在海滨城市大连举行的第十七届"金鸡"、"百花"电影节颁奖晚会上,两位德高望重、德艺双馨的九旬高龄的老艺术家陈强、袁乃晨"终身成就奖"。陈强同志因身体原因,由陈佩斯代领。当主持人宣布长影袁乃晨同志获得此殊荣时,91岁高龄的袁乃晨同志,不用人搀扶,健步走向领奖台,与此同时,全场起立,掌声雷动。

  • 中国电影业发展的法律困境及其解决——以电影分级制为切入点

    作者:汪江连 刊期:2008年第21期

    我国电影业从2002年《电影管理条例》实施起近五六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该条例中的电影审查制在运行中逐渐凸现出许多问题和弊端,在全球电影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引入电影分级制是大势所趋,通过分析电影审查制的弊端和引入电影分级制的困境,本文认为引入电影分级制是我国电影业更好发展的必然选择,并从立法角度提出了建立该制度的...

  • 好莱坞电影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二律背反——试析《木乃伊3》、《功夫熊猫》等影片中的中国元素

    作者:张美云 刊期:2008年第21期

    电影作为人类主要的艺术传播形式之一,是很多外国人了解中国历史、感受中国魅力、认知中国文化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欧美中世纪和魔幻题材日渐衰退之后,古老的中国文明探微成为好莱坞片商新的聚焦点,中国元素在好莱坞开始风行,然而在西方人制作的影片中尽管吸收了大量的中国元素,却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抓住中国文化的精髓,这主要是因为西方电影的制...

  • 论阿多诺与本雅明不同的电影观

    作者:陈士部 房兴梅 刊期:2008年第21期

    阿多诺与本雅明同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人物,但他们在电影观上有着重大的分歧:前者认为电影是极权工具,它抑制受众的想象力,有着粗鄙化的商业倾向,他对电影蒙太奇作了更辩证的理解;后者认为电影是反抗极权的武器,它打破艺术的贵族化垄断,丰富受众的感知方式,他对蒙太奇作了全面的肯定。在视觉文化的语境中,重审两者在学术立场和美学旨趣等方面的...

  • 尼采美学对电影理论的启示

    作者:曹彦 刊期:2008年第21期

    尼采对艺术的理解是非常深邃的,他依于日神与酒神的区别,将艺术划分为具有"梦"的特色的造型艺术和具有"醉"的特色的非造型艺术。我们经常在探讨电影这门当代艺术为什么这么地吸引观众?她为何能承担如此多的社会功能?诸如此类的问题其实在电影出现之前。我们对电影艺术的理解,从美学的角度上,哲学家尼采在探讨日神及酒神精神对艺术的影响时,早已...

  • 后现代的叙事智慧——透视中国当前恶搞电影文化

    作者:蔡丽洁 刊期:2008年第21期

    恶搞电影是当前中国电影界蓬勃兴起的一支以戏仿为基本叙事手法,用经济有效的方式收到摹仿重建文化主张的效果。自1995年的《大话西游》开始,恶搞电影成为一场叙事者与接受者的智慧较量和游戏。这种充满后现代主义色彩的叙事恰恰是中国当前电影文化从现实主义走向后现代主义的一种表述,传达出中国电影在全球文化语境中的特有姿态。

  • 中国电影与西方电影服装理念和形成差异辨析

    作者:李志强 刊期:2008年第21期

    中国电影和西方电影在哲学、审美观念、民族性格、经济文化水平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外在表现形式突出地反映在服装的穿着和设计上。西方电影重理求真,中国电影重智求善,服装的差异折射出文化、传统、爱好的区别,因此中国电影和西方电影为人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形成这种形象的原因,是因中西方文...

  • 影视剧对青少年自我评价的影响

    作者:李莹 刊期:2008年第21期

    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己做出的有关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看法和评估。影视欣赏过程中青少年进行自我评价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与影视人物对比评价自己,通过评价影视人物来评价自己。影视剧对青少年自我评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响青少年自我评价成败归因,影响青少年自我效能感,促进青少年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影视资源潜在的教育力量是不可...

  • 浅谈中国动画的创作与发展

    作者:上官亚冰 刊期:2008年第21期

    经过七十多年的动画探索,中国的动画创作达到了一个很高的艺术水准。但是在市场上稍许欠缺。面对中国动画发展的现状,必须转化观念突破思维定式,大胆想象、大胆创作,利用高科技的发展实现了技术创新与艺术创新的有机结合。同时改进动画的制作体系和发行体系,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经验,以期有更大的发展。

  • 一曲他者的挽歌——从他者视角解读《立春》中王彩玲之形象

    作者:方亭 刊期:2008年第21期

    《立春》刻画了北方小城文艺青年的群像,王彩玲之于当时的社会,始终是一个他者的存在,几乎从生活的各个重要方面——地域、文化、女性——身份都难以被认同,从而唱响了一曲他者的挽歌。他者是相对于主体/主流而存在的,是被排斥在外的异化状态。从他者视角切入解读王彩玲的形象建构是十分有效的,她无法建构自己合理的地域身份、文化身份和女性身...

  • 诗意电影:《边城》

    作者:聂晓轩 刊期:2008年第21期

    大陆著名导演凌子风执导的电影《边城》,该片对小说质感的准确把握和镜头语汇的流畅运用,全片中用了大量的固定机位摄影和长镜头来凸现文字中的诗情画意。《边城》是一部很美的诗意电影。小说中的人情之美、人性之美和自然之美,在胶片上流转,变成了一幅幅清新隽永的图画。沈从文着重表现茶峒人身上的人性美,并在他们身上寄托着重塑民族品格的理...

  • 从电影《圆明园》看未来电影的特点

    作者:吴茜 刊期:2008年第21期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电影的制作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技术的支持。而与此同时,一场数字影像替代胶片影像的革命也开始了。在这场未来电影的革命中,电影分工进一步变化,科学与艺术进一步融合。纪录片《圆明园》完全依靠三维动画特技制作完成的电影,带给观众视觉上的冲击和民族意识的发扬,与影片主旨达到和谐统一,这部影片也预示数字影像...

  • 矛盾的集合体——浅谈《左右》中人伦与人性的冲突

    作者:王振栋 刊期:2008年第21期

    电影的大投入、大制作垄断着影视生产市场,大片让观众品尝到饕餮盛宴之后,仍感觉腹中空空。而小成本、小制作的电影由于深深的扎根于现实的土壤之中,因而具有持久的艺术魅力。王小帅的新作《左右》就是艺术性较强的上乘佳作。影片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其中的人物更是处于进退两难的窘境。人伦与人性、爱情与亲情的猛烈碰撞,故事的现实感和反映问...

  • 《色·戒》之文化解读

    作者:白晶玉 刊期:2008年第21期

    李安作品一贯的主题是面对人生,一个人不要给自己造成遗憾,真实面对自己和所爱的人也彰显出来。影片《色·戒》大胆的演出备受争议。但突破世俗的表层会发现内在主题的深刻性。它以电影作为文化体认的最佳载体,把宏大主题与个人命运相结合,明了的叙事、错综的关系,在人性层面上展开了一场形神和谐统一的设问与解答。色之形在于视觉冲击,而真正的...

  • 光彩照人话十娘——内地香港同一题材电影分析

    作者:庄国岳 刊期:2008年第21期

    一切历史题材都是现代题材。同一题材,不同时间不同导演和演员演绎不同的人物形象,展现不同的创作理念和时代气息。80年代初期,内地电影人选派了当时最优秀的女演员潘虹用最忧郁的眼神讲述了一个流传千古的故事——《杜十娘》;21世纪初期,杜国威与李嘉欣携手打造了一个新版的杜十娘故事。二者在文本改编、主要人物的性格塑造和故事情节上各有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