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学

电影文学杂志 北大期刊

Movie Literature

杂志简介:《电影文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090/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学术论坛、新锐视点、电影史料、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风格与特色、电影剧本

主管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际刊号:0495-5692
国内刊号:22-1090/I
全年订价:¥ 580.00
创刊时间:1958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6
复合影响因子:0.18
总发文量:18058
总被引量:19872
H指数:21
引用半衰期:5.1398
立即指数:0.0095
期刊他引率:0.4774
平均引文率:4.3342
  • 套层表述与断层缝合 跨越虚实时空的《冷枪1941》

    作者:高力 刊期:2006年第05期

    <正>影片故事梗概1941年的陪都重庆,战时最重要的军工企业第50兵工厂突然遭到了日军飞机毁灭性的轰炸,而引来敌机的正是被提前安置在厂区内的一个制作精巧的发射信号装置。经过多方查证,在此之前进入该区域的只有一个电影摄制组,为敌机设置信号的日本特务很可能就隐藏在其中,于是这个电影摄制组便成了唯一的线索和多方关注的目标。特工高...

  • 抽象面具下的苍白面孔——由商业片《无级》谈陈凯歌的转型得失

    作者:贺昱 刊期:2006年第05期

    <正>从《黄土地》(1984),《大阅兵》(1986)、《孩子王》(1987)到《边走边唱》(1991);从《霸王别姬》(1992)、《荆轲刺秦王》(1998)再到《和你在一起》(2002),陈凯歌的作品带着鲜明的陈氏印记一路走来,赢得了一片叫好之声。浓厚的文人气息和凝重的哲理思考,使陈凯歌用象征性符号式的人物形象、用表意式镜像语言,实现了对传统电影写人叙事模...

  • 贺岁片路在何方

    作者:赵远飞; 燕纯纯 刊期:2006年第05期

    <正>2006年的春节虽然已经过去,但我们仍然可见“贺岁片”大战的硝烟在弥漫。以《无极》、《千里走单骑》、《如果·爱》、《情癫大圣》为代表的几部贺岁大片所引发的话题至今还是专业学者们“研究”的现象和普通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没有了“贺岁之王”冯小刚的参与,今年的贺岁片市场更显得狼烟四起,群雄逐鹿。从1998年的《甲方乙方》开始...

  • 小议中国电影产业的数字化发展

    作者:朱玲; 谷昊 刊期:2006年第05期

    <正>一、数字电影发展趋势电影自1895年诞生至今已逾百年,随着光学、电学、化学、机械学、声学、摄影学、通讯传播学、微电子学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它也先后经历了由默片向有声片、黑白片到彩色片等几次大的转变,可谓是历久弥新。而在数字技术已经成为未来信息通讯与媒介传播等技术发展的最重要坐标指向的今天,数字化浪潮正在给电影产业带来...

  • “戏中戏”如梦人生——影片《如果·爱》中爱的真实与凄美

    作者:杨烁 刊期:2006年第05期

    <正>“因为爱所以感动,如果爱就带她来”,陈可辛执导的《如果·爱》是一部融合了爱情、美景、歌舞等诸多时尚元素的寓言,更是关于时光、过去、初恋、背叛、追忆的怀旧故事。影片讲的是,十年前在北京求学的林见东遇到默默无闻北漂的孙纳,两个人陷入热恋,但孙纳为了自己的前途抛弃了林见东,当从前的恋人林见东再次出现时,孙纳不知如何抉择—...

  •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伊朗电影美学观初探

    作者:安燕; 黄蒙水 刊期:2006年第05期

    <正>你家中破旧的门,遮住的贫穷很美。——海子或许是对电影司空见惯,使得我们对于它的语言有了一种世故的漠然,我们的感性能力在越来越多的电影面前越来越衰竭,是伊朗电影让我直觉到了这种能力的苏醒。正如劳拉·穆尔维在谈到初次观看《橄榄树下》的感受时说:“我感到一种突然的、直觉上的震动,当时我觉得电影仍然可以是令人惊奇的、美妙...

  • 精湛艺术手法演绎出的悲情人生——评韩国影片《外出》

    作者:袁婷 刊期:2006年第05期

    <正>现代的艺术作品已经不再像以往传统的古典艺术那样更注重所讲的内容,而是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怎么讲,如何表现的问题上,也即形式的问题。如何通过一个影片去演绎人生,采用何种表现的技巧及其手法,怎样去传达一种思想或者一种体验,也许只是一种情绪的微妙之处,这些都成为艺术首要考虑的因素。赋予传统题材生机,让它重新绽放出活泼泼的芬...

  • 电影的民族化

    作者:郭国强; 刘莉萍 刊期:2006年第05期

    <正>电影是大家所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也被称为第七艺术,不管是从“看电影”还是从“欣赏电影”的角度去看影片,随处可见的一个现象就是不同国家、民族的演员和演员的服饰、背景、歌舞都会呈现在我们电影画面中,体现出不同的风格,使我们感受到不同的民族特色。首先人是电影的中心,我们从不同肤色、不同形体面貌的演员身上就能明显地看出西...

  • 好莱坞动画电影中后现代主义戏仿——以《怪物史瑞克2》和《鲨鱼故事》为例

    作者:彭姝 刊期:2006年第05期

    <正>好莱坞在“卡通片”的制作上,最近几年每年的投资都超过了20亿美元。从其发展趋势和规模上看,还引发了更大范围、更多领域的竞争。事实上,一个动画电影的革命正悄悄地进行着。动画电影在过去的年代中,投入和利润的比例往往不成正比,失败的风险比其他电影大得多,可是近几年来动画电影却出现了飞跃的发展,它不仅在制作上的科技含量极高,...

  • 论红色经典电影改编过程中反面人物形象的转变

    作者:蒲洪花 刊期:2006年第05期

    <正>近几年来,根据红色电影改编的电视剧在荧屏上可谓是遍地开花,这种改编的热潮成为电视剧刨作中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这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红色经典小说曾被改编成的电影,现在又被改编成了电视剧,如《苦菜花》、《林海雪原》、《小兵张嘎》、《红色娘子军》、《红岩》等纷纷涌上银幕。过去的这些红色经典电影不仅风靡一时,而且塑造...

  • 从美国电影大片看美国文化霸权

    作者:康有金; 郅锦 刊期:2006年第05期

    <正>早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那天开始,全球化过程就已经开始了。全球化过程最初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政治在全球化过程中处于最突出的地位,世界的发展进入了政治全球化的过程。冷战成为这一阶段的最主要特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前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东西两大阵营的对峙已不再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最主要特点...

  • 基于符号学理论下影视艺术肢体语言的符号意义

    作者:戚姚云 刊期:2006年第05期

    <正>我国的影视艺术研究在建国后便开始了,但一直比较缓慢,20世纪80年代随着电视的逐步普及,一批电视工作者和影视理论家在吸收传统文艺批评方法和术语的基础上,沿着传统的方法开始了影视艺术的研究。这种传统研究方法,在对电视现象之中的文学性、戏剧性、雕塑性、绘画性及电视本体论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但这种传统的研究方法,...

  • 对于《哈姆莱特》的再思考

    作者:王振全 刊期:2006年第05期

    <正>一、哈姆莱特悲剧的根源“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个问题。”哈姆莱特的思考正道出了人类痛苦的根源。死亡是人类不可抗拒的结局,该怎样活着就是人们在有生之年最有意义的思考,而伴随这种思考而存在的,就是对命运的顺从。无畏者如哈姆莱特也会思考“死了是否就会一了百了”。存在主义的代表者萨特有句名言:“人能实现多少自己就是多少。”...

  • 长影与国际影坛的一次对话

    刊期:2006年第05期

    <正>应塞浦路斯国际电影节和圣彼得堡国际电影节组委会的邀请,并经国家电影局批准,长影代表团一行五人3月21日从北京出境,当晚抵达莫斯科,然后兵分两路:一路携《大东巴的女儿》和《大娃娃与小公主》赴塞浦路斯和希腊,一路携《大娃娃与小公主》赴圣彼得堡。在这两个国际电影节上,长影获大奖——“最佳影片奖”一项,获“最佳女主角”、“最...

  • 银幕因他而生辉——痛悼恩师王启民

    作者:李俊岩 刊期:2006年第05期

    <正>时间定格在2006年4月9日22时零5分——中国影坛的又一颗巨星陨落了。启民大师走了!我是较早接到大师去世消息的人之一。4月10日凌晨,当我在北京的寓所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所惊醒时,王启民老师的大女儿婀玲大姐在电话中悲痛地告诉我:“爸爸于昨晚10时去世……”虽然我非常清醒地知道老师今年已经85岁了,虽然我非常清醒地知道老师身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