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前缘

地学前缘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杂志简介:《地学前缘》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370/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地质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地质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理论方法研究、矿区生态修复、水生态、草地生态及污染土壤修复、非主题来稿选登、亮点论文学术评论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
国际刊号:1005-2321
国内刊号:11-3370/P
全年订价:¥ 700.00
创刊时间:1994
所属类别:地质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16
复合影响因子:2.55
总发文量:2121
总被引量:62703
H指数:112
立即指数:0.0969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37.2908
  • 初论微陆块在中亚造山带演化中的作用:以锡林浩特微陆块为例

    作者:邵济安; 田伟; 唐克东; 周新华 刊期:2018年第04期

    镶嵌状拼合在中亚造山带众多的古老陆壳块体或微陆块,是前期古亚洲洋的特征之一。本文重点讨论的是锡林浩特微陆块,组成微陆块基底的锡林郭勒杂岩既经历了早古生代的构造热事件,也保留了前寒武纪的古老锆石。当晚古生代(C2—P1)造山带遭受到强烈的伸展变形和底侵作用时,锡林浩特微陆块又起到支柱作用:当微陆块的南、北边缘发生裂谷活动时,微...

  • 华北克拉通北缘少郎河地区约2.5Ga的二长花岗岩及地质意义

    作者:郭云鹏; 刘建明; 曾庆栋; 高帅; 王路明 刊期:2018年第04期

    本文首次在华北克拉通北缘少郎河地区发现新太古代末期(约2.5Ga)二长花岗岩,并对其进行了锆石U-Pb定年、主微量和锆石Hf同位素原位微区分析。研究表明,这套二长花岗岩形成年龄为(2 527±25)Ma,属于新太古代末期。岩石整体为块状构造,局部呈似片麻状构造,中粗粒结构,并可见暗色包体。主量元素显示其富Na和K,低P,A/CNK=0.80~0.96,属于高钾钙碱...

  • 朝鲜半岛中部的志留系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金炳成; 王训练; 江进建; 李哲俊; 李斌; 许哲雄; 金明学 刊期:2018年第04期

    朝鲜半岛的志留系仅见于中朝克拉通东缘朝鲜半岛中部的平南盆地。该盆地志留系发育于谷山—新溪—遂安地区和法洞地区。谷山—新溪—遂安地区的志留系划分为碎屑-碳酸盐岩组成的谷山组和碳酸盐岩为主的月阳里组,化石非常丰富,包括珊瑚类、腕足类、海百合类和腹足类等,该地区谷山组中部和月阳里组上部发育以床板珊瑚为主的生物礁。法洞地区志留系...

  • 莱芜张家洼铁矿磁铁矿LA-ICP-MS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对成矿过程的制约

    作者:陈应华; 蓝廷广; 王洪; 唐燕文; 戴智慧 刊期:2018年第04期

    莱芜张家洼铁矿位于华北克拉通东缘的鲁西地区,矿石成因类型为夕卡岩型铁矿。矿体赋存在早白垩世高镁闪长岩与奥陶系马家沟组灰岩及白云岩接触带附近。本文通过对莱芜岩浆和热液磁铁矿电子探针(EPMA)以及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分析,探讨磁铁矿微量元素组成及变化规律对成岩和成矿作用的指示,为揭示张家洼铁矿的矿床成因...

  • 北羌塘东部晚三叠世同裂谷作用新证据:来自甲丕拉组火山岩和砾岩时代的重新厘定

    作者:李学仁; 王剑 刊期:2018年第04期

    北羌塘坳陷东部沱沱河地区甲丕拉组主要为一套火山岩夹砾岩地层,与区域上以紫红色碎屑岩沉积地层为主的甲丕拉组,无论是在沉积特征上还是地层时代上均相差甚远。为了准确限定该套岩石组合的时代,本文对囊极和开心岭地区甲丕拉组火山岩、砾岩和雀莫错地区巴贡组砂岩开展了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甲丕拉组玄武粗安玢岩的锆石谐和年龄为(216.4...

  • 柴西南翼山构造上新统狮子沟组混积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指示意义

    作者:于冬冬; 张永生; 邢恩袁; 王琳霖; 李凯; 黄囿霖 刊期:2018年第04期

    柴西地区南翼山构造上新统混积岩中含有大量盐类矿物,其物源分析对盐矿物质来源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在野外观察和镜下鉴定的基础上,对南翼山构造上新统狮子沟组混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周缘造山带花岗岩的稀土元素数据,探讨了混积岩中陆源碎屑的物质来源。结果显示:南翼山构造狮子沟组混积岩中碎屑矿物、碳酸盐矿物和黏土...

  • 新疆准东煤田中侏罗统煤系镓元素的分布特征及赋存机理探讨

    作者:陈磊; 邵培; 熊武候; 祁文强; 张世佳; 张占贤 刊期:2018年第04期

    随着大型煤系稀有金属矿产的发现,煤中伴生微量元素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对我国西北地区的煤系地层中稀有元素的研究程度较低。选取新疆东北部的准东煤田为研究区,基于煤样的煤质分析和微量元素数据,研究了煤中镓的分布规律、赋存特征及富集成因。研究表明:(1)准东煤田的中侏罗统煤层中镓明显富集。12个矿区煤中镓平均含量在20.78~47.9...

  • 湘赣中、上奥陶统烟溪组、对耳石组硅质岩成因

    作者:郑宁; 李廷栋; 程木伟 刊期:2018年第04期

    华南地区中—上奥陶统浅海-半深海环境中广泛发育了一套高硅岩石,主要分布于湖南烟溪组和江西对耳石组。该套硅质岩呈东西条带状发育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之间,地层厚度从东南到西北逐渐减薄,岩层多呈薄层状,含放射虫Protoentactinia sp.,部分岩样放射虫含量超过50%。分析结果表明,生物Si和陆源Si为本区硅质岩Si的重要来源,生物化学成因特征明显...

  • 中国东部大陆尺度地球化学走廊带碳酸盐岩稀土元素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

    作者:柳青青; 迟清华; 王学求; 周建; 刘汉粮; 刘东盛; 高艳芳; 翟大兴 刊期:2018年第04期

    碳酸盐岩是地球表层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化学组成可提供沉积环境与海洋水体演化等信息,然而,前人对碳酸盐岩中稀土等元素的分布与变化特征关注不足。本文选择穿越中国东部6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的3条地球化学走廊带,系统采集了582件碳酸盐岩地层样品,并准确分析了包括稀土元素(REE)在内的81项指标的含量。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地球化学走廊带碳...

  • 《地学前缘》2017年出版简况

    刊期:2018年第04期

    (1)2017年《地学前缘》印刷出版论文183篇,利用网络出版先进技术在CNKI平台上优先出版135篇(截至2017年12月21日)。(2)《地学前缘》保持主题性专辑出版,以国际视野组织主题内容,以信息集成方式发表地学热点成果.

  • 《地学前缘》对五部委发文内容的摘录

    刊期:2018年第04期

    为服务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我国科技发展和学术繁荣,进一步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学术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合理引导科技工作者科研成果传播行为,不断优化学术生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 《地学前缘》荣获“2017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

    刊期:2018年第04期

    据2017年11月22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的统计报告,《地学前缘》荣获"2017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

  • 沉积盆地“源-汇”系统研究进展

    作者:操应长; 徐琦松; 王健 刊期:2018年第04期

    "源-汇"系统指盆地中自剥蚀地貌中形成的剥蚀产物,搬运到沉积区或汇水盆地中最终沉积下来的过程。在当前沉积学领域中"源-汇"系统占有重要一席。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文献,评述"源-汇"系统各要素及其耦合作用研究进展,认为源区是控制系统动态过程根本要素,搬运-沉积过程是物源供给不同级次的响应。源区古地理演化下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控制物...

  • 南大西洋两岸被动陆缘盆地结构差异与大油气田分布

    作者:温志新; 吴亚东; 边海光; 王兆明; 贺正军; 宋成鹏 刊期:2018年第04期

    以板块构造演化为基础,利用地震、地质等资料,再现南大西洋两岸共轭型被动陆缘盆地原型盆地形成演化过程。首次依据盆地结构差异及沉积充填特征,将研究区被动陆缘盆地进一步划分为"三段""四类";结合对已发现大油气田的解剖,搞清了每类盆地大油气田成藏规律,并分别建立了其大油气田成藏模式。认为两岸"三段""四类"盆地都经过了早期陆内裂...

  • 济阳坳陷渤南洼陷古近系页岩油“甜点”地震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潘仁芳; 陈美玲; 张超谟; 潘进 刊期:2018年第04期

    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发育一套富有机质页岩,页岩油"甜点"地震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将进一步推动有关济阳坳陷页岩油地震响应的研究。综合地震、钻井、测井、地球化学等资料,文章利用多属性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济阳坳陷渤南洼陷陆相页岩层系"甜点"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渤南洼陷渤南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