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肛门直肠畸形治疗的热点问题探讨 【正文】

肛门直肠畸形治疗的热点问题探讨

作者:白玉作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外科; 沈阳110004;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肛肠学组; 辽宁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   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  

摘要: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是小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畸形,是小儿外科代表性疾病之一。传统上根据直肠盲端与耻骨直肠肌的关系将ARM分为高位、中位和低位3类畸形,即Wing—spread分型,是手术术式选择的依据。低位肛门直肠畸形,如直肠会阴(皮肤)瘘,选择一期会阴肛门成形术,已是多年不变的共识。对于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的治疗,从20世纪50年代的腹骶会阴肛门成形术到80年代的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posterior sagittalanorectoplasty;PSARP)[1-2]以及2000年以来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1aparoscopically assisted anorectal pull—through,LAARP)[3],术式有所发展和变化,一直是小儿外科医师关注的焦点问题。2005年在德国的Krick—enbeck制定了ARM的简化国际分型[4],根据瘘管的位置及发生的频率进行分型,并根据瘘管的位置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为ARM更精细化治疗方法选择提供了帮助,很快得到国际小儿外科界的普遍认同[5]。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