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

地球杂志 部级期刊

The Earth

杂志简介:《地球》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467/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地质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地质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特别策划、生态文明、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草木葳蕤、地球史话、青少年园地、丝路画卷、特别报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科普委员会;中国地质博物馆
国际刊号:1000-405X
国内刊号:11-1467/P
全年订价:¥ 292.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地质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7
总发文量:4349
总被引量:552
H指数:6
期刊他引率:1
  • 城市之变

    刊期:2016年第03期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标志,最初原始人类茹毛饮血、散居山林,后来渐渐进化,抱团群居,从数十人、数百人的小村落逐渐扩大到数千人乃至数万人的大村庄,然后出现了城墙的环绕和热闹的集市,"城"与"市"组合在一起,就是最早的城市。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唐代诗人白居易这首《登观音台...

  • 资讯

    刊期:2016年第03期

    全国海洋气象十年发展蓝图划定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联合印发《海洋气象发展规划(2016~2025年)》,确定了未来十年全国海洋气象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规划布局和主要任务。《规划》明确,到2025年,逐步建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功能齐全的海洋气象业务体系,实现近海公共服务全覆盖、远海监测预警全天候、远洋...

  • 中国大气污染正在转型 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

    作者:段雯娟 刊期:2016年第03期

    国际环保组织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不久前在北京了《大气中国2015: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个报告被称为是目前对中国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情况最全面最细致的盘点。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出席会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教授,对报告进行了点评。

  • 为什么北极没有企鹅,南极没有北极熊?

    刊期:2016年第03期

    网络上有一个热门的问题:北极熊为什么不吃企鹅?专家解释,因为生活地域不同,北极熊一般不吃到企鹅。企鹅生活在南极,北极熊生活在北极,路途遥远没机会见面呀!不过有一条消息可能会让你感兴趣,1996年瑞典人斯德雷克把10只南极企鹅运抵格陵兰,在野外放生实验中,一只企鹅被觅食的北极熊捕杀并吃掉。也就是说,如果生活在一个地域,北极熊还是会吃企...

  • 让城市美好 让蝶变发生 从开放式街区到现代化城建转型新蓝图——从“小区拆墙”到“新八字方针”

    作者:段雯娟 刊期:2016年第03期

    “小区拆墙”的话题近日刷爆朋友圈,并持续引发社会热议,各种支持或反对的议论纷至沓来、这个话题源于不久前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的一条:新建住宅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

  • 关于“推广街区制”的解读

    作者:杨保军 刊期:2016年第03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这为城市街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即推动发展更加"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

  • 治愈“城市病”的一剂良药 解读中国城市未来发展“路线图”

    作者:段雯娟 刊期:2016年第03期

    近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是中国城市实现未来发展蓝图的具体"路线图",很多专家和媒体认为,治愈"城市病"顽疾指日可待。

  • 各国开放式街区大起底

    作者:滕玲 刊期:2016年第03期

    想知道国外的开放式小区是啥样吗?常看电影的人都能了解一二,在欧美电影里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面,电影主角或奔跑或驾车自由穿梭在各个街区之间,他们不用担心有围墙和大门挡住自己前进的步伐。而这样的追逐战,正是国外开放式小区的最佳写照。

  • “天人合一”的中国古代建城思路

    作者:蓝颖春 刊期:2016年第03期

    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先生曾经说过:"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城市如北京城、苏州城等,从城市的选址、城市的结构涵盖了建筑、地景和规划的统一整体。可以说,这些城市正是中国建筑体系的特色和精华所在。"正如吴先生所言,中国自从四千多年前夏朝开始出现城市型居民点以来,人们在选择自然环境进行规划建设时,就开始注意与自然的结合、协调,将人居环境建...

  • 北京城:古代都城集大成者

    作者:袁立明 刊期:2016年第03期

    北京城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代王朝明和清的都城——京师顺天府的城防建筑的总称,由宫城、皇城、内城、外城组成,包括城墙、城门、瓮城、角楼、敌台、护城河等多道设施,曾经是中国存世最完整的古代城市防御体系,被美国著名建筑师E.N.Bacon称为是"地球表面上的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作为封建王朝的政治、文化、军事和经济中心。

  • 全球城市变局:旧城改造与新城规划

    作者:滕玲 刊期:2016年第03期

    "对一个城市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建筑,而是规划。"这是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说的一句话。在世界各地,城市建设思路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无论是旧城的改造还是新城的规划,很多城市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巴黎固守千百年的文化传承的同时,把古城和新兴卫星城巧妙的联系起来;伦敦浴火重生,向智能城市飞奔而去;东京则全力建设公共交通。

  • 人口密度并非一无是处 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

    作者:蓝颖春 刊期:2016年第03期

    很多人认为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最大的弊端是人口密度过大。人口密度过大的城市,人口拥挤,排放密度大,空气污染,雾霾现象严重,交通经常堵塞,基础设施无力满足居民需求,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精神压力大,矛盾突出,因此人们的生活品质大都不高。然而,高密度人口的城市真的不适合人们居住吗?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

  • 神秘“地球破洞”现身葡萄牙深山

    刊期:2016年第03期

    近日,社交网络上一部"航拍葡萄牙湖面出现‘地球破洞’"的视频引起各国网友极大关注。航拍画面显示,平静的湖面被一个巨大黑洞所打破,湖水不断涌入,就像一个巨大的漏斗。洞口湖水清澈,不少水流集体涌向洞口,形似一条小小瀑布,伴随着周边的绿叶,很是美妙。从空中俯瞰,洞深不可测,神秘而又诡异。

  • 土壤治污立法“湖北样本”解析

    作者:滕玲 刊期:2016年第03期

    土壤是最重要的生态资源之一,土壤环境状况不仅直接影响老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安全,还关系到国土资源环境的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月1日,湖北省通过了《湖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部土壤污染防治地方法规,被誉为全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湖北样本",具有探路奠基意义。

  • WWF倡议:守住长江生态红线

    作者:段雯娟 刊期:2016年第03期

    "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国家主席不久前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发表了一番讲话,提出要把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项目的优先选项,在长江经济带开发的过程当中,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