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

地球杂志 部级期刊

The Earth

杂志简介:《地球》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467/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地质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地质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特别策划、生态文明、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草木葳蕤、地球史话、青少年园地、丝路画卷、特别报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科普委员会;中国地质博物馆
国际刊号:1000-405X
国内刊号:11-1467/P
全年订价:¥ 292.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地质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7
总发文量:4349
总被引量:552
H指数:6
期刊他引率:1
  • 世界地球日 让我们“多管闲事”

    作者:姚鹏飞 刊期:2015年第04期

    这是一场全人类共同参与的盛事,你,准备好共襄盛举了吗?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每年的这一天,全球各地都将举办多样的环境保护活动,唤醒人们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在国内,日益严重的雾霾引起人们对环保的重视,今年的世界地球日也因此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 资讯

    刊期:2015年第04期

    106个重点城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下达 3月30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切实做好106个重点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在对106个重点城市周边未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的现有耕地分布、面积、质量等别等进行分析评估的基础上,提出并下发了这些重点城市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初步任务,并细化、明确了推进划定...

  • 中国核电切勿“盲人骑马”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

    作者:金星宇 刊期:2015年第04期

    专家简介: 何祚庥,1927年生于上海,原籍安徽望江。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兼职教授、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理论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无神论学会副理事长。

  • 第46个世界地球日 “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世界地球日 让你我相遇 “4·22”这一天请你与环保相遇与节能相遇与《地球》相遇

    作者:《地球》编辑部 刊期:2015年第04期

    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 该活动最初在1970年的美国由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发起,随后影响越来越大。活动宗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起,每年都会在4月22日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 “地球一小时”你参加了吗?

    作者:段雯娟 刊期:2015年第04期

    "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2007年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晚8时30分至9时30分期间熄灯一小时,以此来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以及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表明对全球共同抵御气候变暖行动的支持。

  • 为了共同的明天 我一天的环保生活 写在“4·22”世界地球日前夕

    作者:张宏强 刊期:2015年第04期

    现代社会大力提倡低碳环保生活,低碳生活是一种时尚健康的环保生活方式,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关注一下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已经大不如以前,环境是我们生活的根本,我们的家园自己不去维护,还有谁能够去维护呢?

  • 城镇化的核心是让农民同受益 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邵秉仁谈城镇化的“三农问题”

    作者:蓝颖春 刊期:2015年第04期

    城镇化将是拉动经济内需增长的一个强大动力,同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所面临的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目前政府采取了一些办法,如给农村更多的补贴、给农民更多的支持、试验新农村建设等,还有通过城镇化的办法让农民离开农村,离开土地,不再从事农业,反过来使得农业更加现代化。

  • “海绵城市”让雨水变成财富

    作者:段雯娟 刊期:2015年第04期

    近些年来,逢雨必涝逐渐演变为我国大中城市的痼疾。然而,要解决"城中看海"的问题,却不仅仅是管道扩容这么简单。 1月15日财政部下发的《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到,根据关于"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讲话精神和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要求,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决定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

  • 给“蓝色宝库”画上生态红线

    作者:袁立明 刊期:2015年第04期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新一轮海洋经济的大发展,海上石油开发产业方兴未艾,但是也带来了严重污染与破坏环境的问题,使海洋生态面临严峻的危机。

  • “岛主”不好当 无人岛开发谨防海洋生态破坏

    作者:段雯娟 刊期:2015年第04期

    近日,山东省500余无人岛公开招拍挂,出让使用权,掀起岛屿热。其实,无人岛开发需要有法律、规划和生态保护上的配套建设,中国的无居民海岛开发存在法律规定不细致、规划不严谨、生态环境保护不到位等问题,加大海洋资源开发力度也加剧了公众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担忧。怎样才能使无人岛生态监管落到实处,也成为民众最关心的问题。

  • 适应新常态 推动能源生产消费革命

    作者:努尔·白克力 刊期:2015年第04期

    2014年,和总理分别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和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首次会议,提出了"推进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革命和全方位加强能源国际合作"的能源工作总要求,明确了"节约、清洁、安全"的能源战略方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是党中央专门研究能源安全问题的第一次会议,首次明确确立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

  • 公海之争“战火渐炽”

    作者:段雯娟 刊期:2015年第04期

    据俄媒3月12日报道,俄联邦自然资源和生态部日前已与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签署相关协议,俄罗斯获得了未来15年太平洋地区3000平方千米的矿产专属勘探权。

  • 核电是现阶段最好的低碳能源

    作者:潘自强; 姜子英 刊期:2015年第04期

    我国大气污染严重,能源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化石燃料,特别是煤炭又是能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在改善煤电燃料链环境影响的同时,加快发展核电是减少我国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现实有效途径。

  • 西藏“大水电时代”环保存疑-“藏电外送”大幕开启

    作者:蓝颖春 刊期:2015年第04期

    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在6.76亿千瓦以上,为世界之最,有"中国水电甲天下"之说。而西藏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在2亿多千瓦,占全国的约30%,居各省区市之首,可以说"西藏水电甲中国"。

  • 藏木水电站开启藏区“大水电时代” 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大型水电站

    作者:韩松 刊期:2015年第04期

    西藏的水能资源蕴藏量丰富,是我国"西电东送"的能源接续基地。但由于开发程度低,甚至连自治区内电力供应都很难保证,所以"藏电外送"并未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