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

地球杂志 部级期刊

The Earth

杂志简介:《地球》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467/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地质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地质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特别策划、生态文明、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草木葳蕤、地球史话、青少年园地、丝路画卷、特别报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科普委员会;中国地质博物馆
国际刊号:1000-405X
国内刊号:11-1467/P
全年订价:¥ 292.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地质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7
总发文量:4349
总被引量:552
H指数:6
期刊他引率:1
  • 寄语防灾减灾日

    刊期:2009年第02期

    自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为全国的“防灾减灾日”。这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展开防灾、减灾、救灾。

  • 中华民族不会忘记——有一种力量叫科学

    作者:辛言 刊期:2009年第02期

    “科学,教会人们过负责任的生活”,这句话出自美国的“2061计划”。 科学,是一种价值观、是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科学还是“一只高高飞翔的鸟”,具有太多的动态性、发展性成分。有国内外专家认为:今天的科学是一种职业活动,是一种社会建制,是一种社会工具,是一个知识体系。是一套研究方法。但是“5.12”地震至今,科学是自救、抢救、拯...

  • 蜀地人

    作者:汪纹 刊期:2009年第02期

    汶川大地震“满月”时,雅安市一位领导接到一条短信,短信是这样的:“各位同志,接上级通知,为了纪念地震发生一个月,请大家今天下午两点二十八分自己抖动两分钟,以表达我们的众志成城,重建家园的决心。特此通知!”看完这条短信,她笑了,随即把这个段子转给了更多的人。

  • 都江堰“5.12”地震见闻

    作者:王琦 刊期:2009年第02期

    天行止,景仰止。美丽的城市在磨难中去获得新生,在灾难中彰显城市的精神,在困难中显现城市坚强的意志。成都,这座人文历史厚重的城市,在灾难中涅磐。这天的14:28分将会永远定格在历史的长河,镌刻在成都的历史丰碑上。 金沙的太阳鸟和望丛的杜鹃,在城市和农村的上空悲切。

  • 他把100多位灾民带出震中

    作者:罗会江; 金光; 周江陵 刊期:2009年第02期

    2008年5月15日晚7:30分,“失踪”了整整3天的四川省地矿局化探队副队长李林,带着他的两位部下——化探队矿产勘察中心主任、地质工程师刘绍祥和驾驶员吴军出现在成绵高速公路德阳站的出口。化探队队长陈志军、党委书记代大兴等,眼含热泪冲上去激情相拥。表情一向刚毅冷峻的陈大队长声音哽咽,本来有好多话要对李林讲的,但最后只吐出了4个字...

  • 被震撼的......

    作者:郭友钊 刊期:2009年第02期

    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四川茂县叠溪发生7.5级大地震,震中坐标北纬31.9度.东经103.4度。

  • 关注地球深处

    作者:常丽君 刊期:2009年第02期

    汶川大地震的发生让我们认识和思考了很多问题:为什么地震预报这么难?对于人类居住的这个星球,我们究竟了解多少?现有的知识和科技手段,能在哪些方面指导我们的生产和生活?

  • 科学解读汶川地震 防灾减灾任重道远

    作者:高芯蕊 刊期:2009年第02期

    地震是地球内部应力不平衡引起的地壳内破裂并使地表产生振动的一种自然现象。汶川大地震的位置、大小、时间以及地震对地面的影响和造成的破坏程度可用如下的地震术语表述:

  • 地震引发的“多米诺”

    作者:李宏博 刊期:2009年第02期

    以地震为诱因而引发的地质灾害叫做“次生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地面塌陷、地裂缝和海啸等,灾害间的关联形成灾害链,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危害,是可怕的“多米诺”效应。如2004年印度洋地震海啸造成20多万人死亡。

  • 全球百年十大地震[1906—2006]

    刊期:2009年第02期

    美国旧金山地震 1906年4月18日5时13分。 震级约为8.3级。 震后的破坏并不是直接来自地震本身,而主要是震后火灾引起,大火整整燃烧了3天,烧毁了520个街区的近3万栋楼房。估计有2000多人死亡。

  • 古地震遗址——小南海

    作者:高芯蕊; 林素(图) 刊期:2009年第02期

    “小南海”是一个由地震造成山崩岩塌,溪流阻塞的地震堰塞湖,原名小瀛海。位于重庆市黔江县城北部29公里处,是国内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地震遗址。2001年,小南海被命名为“部级地震遗址保护区”,同时列为“全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2004年,小南海又被列入中国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

  • 里斯本大地震

    作者:邱枫 刊期:2009年第02期

    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北依辛特拉山,南临特茹河。距大西洋不到12千米。这个城市以美丽的圣若热城堡、著名的圣耶鲁米修道院闻名遐迩。但是,在全球的地震史上它还占据了3个“第一”。即世界上第一个存有完整资料可考的大地震;第一个首开欧洲地震科学之先河;其次是引发了新教与旧教关于“天谴”的辩论。

  • 一级响应

    作者:江芸 刊期:2009年第02期

    2008年9月,由国土资源部作家协会20位作家通力合作。中国大地出版社出版的《一级响应——2008国土资源系统抗震救灾纪实》一书问世。这部长达47万余字的报告文学作品集,生动反映了在5月12日至6月20日这动人心魄的40天里,国土人的积极行动。5月22日,国土资源部作家协会主动请缨,部领导立即表示支持,称作家们:“主动请战,要求积极投身抗震...

  • 大禹故里今安在

    作者:苏德辰 刊期:2009年第02期

    大禹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之一。他治水有方。采用“疏理”之法,三过家门而不入,八年治九河。被拥戴为中国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夏王朝的第一位国君。大禹的诞生地就在北川,因此。北川有大禹故里之美称。

  • 汶川大地震地质背景

    作者:陈智梁 刊期:2009年第02期

    2008年5月12日,汶川映秀8级特大地震发生于龙门山地震带,是该区带有史以来发生的最强烈地震,也是四川省境内222年以来发生的最强烈地震(此前的最强地震为1786年6月1日泸定磨西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