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学进展

地球物理学进展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Progress in Geophysics

杂志简介:《地球物理学进展》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982/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地质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地质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固体地球物理及空间物理学(大气、行星、地球动力学、重磁电及地震学、地热学)、应用地球物理学Ⅰ(油气及金属矿产地球物理勘探)、应用地球...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国际刊号:1004-2903
国内刊号:11-2982/P
全年订价:¥ 1660.00
创刊时间:1986
所属类别:地质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32
复合影响因子:0.94
总发文量:4098
总被引量:44487
H指数:66
引用半衰期:7.0992
立即指数:0.0811
期刊他引率:0.7426
平均引文率:37.1568
  • 开发地球物理——辽河油田开发与地球物理结合实践

    作者:刘光鼎; 王真理 刊期:2010年第01期

    开发地球物理(Exploitation Geophysics)是在油气田开发阶段应用的地球物理理论方法技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与辽河油田合作,在辽河油田开发过程中应用地球物理技术取得了初步成果.实践表明,油田开发与地球物理相结合,能够产生显著效果.希望地球物理家能够和油田专家深入合作,把油气田开发阶段工作...

  • 地震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问题探讨

    作者:任芳祥; 孙岩; 朴永红; 吕建云 刊期:2010年第01期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对地震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但在实际应用过程却遇到了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地震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实例,分析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初步探讨了地震技术在油田开发中应用的工作方向.

  • 波阻抗反演在储层预测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崔成军; 龚姚进; 申大媛 刊期:2010年第01期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对油气田的老区勘探开发及二次评价,在储层预测研究上,如何更有效地识别碎屑岩储层及变质岩储层,最大限度地降低波阻抗反演过程中某些不确定性因素造成的影响,以确保储层预测的精度,提高钻探的成功率.波阻抗反演在以上两种储层反演预测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钻井、测井、试油、试采等动态、静态资料,更好的对地...

  • 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作者:迟红霞 刊期:2010年第01期

    在油田的开发部署研究中,三维地震解释技术的应用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辽河油田复杂的地质条件以及油田规模应用水平井决定了只有应用地震这样密集的信息资料,才有可能较为准确地刻画地下地质体,落实微构造、小断层;在地震反演结果不能准确预测薄储层的横向变化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薄储层预测,进行储层追踪,指导水平井钻井.利用地震...

  • 地震资料在复杂油藏水平井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于天忠; 王光明 刊期:2010年第01期

    针对不同类型的复杂油藏,深入剖析地震剖面、地震属性所暗含的储层信息,提取地震资料中储层对地震波的响应特征、属性特征,综合对比分析研究,加强地震信息微观差异性研究,精细描述波形特征和能量变化,精确预测储层的平面分布和产状,优化井位部署设计,有效提高了水平井油层钻遇率.

  • 地震采集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探讨

    作者:梁绍波; 李云明; 于建华; 周川江; 郝伟; 孙会满 刊期:2010年第01期

    随着老油区勘探开发的深入,勘探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辽河油区的特点是储集体主要为陆相复杂小断块和复杂隐蔽岩性圈闭.目前开发面临的难点表现在四个方面:深、隐、低、小.“深”是指勘探目标埋深不断加大;“隐”是指勘探对象的隐蔽性不断增加;“低”是指低渗透、特低渗透油气藏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小”是指勘探对象的单元储量规模越来...

  • 辽河油田四维地震先导试验研究与分析

    作者:王丹 刊期:2010年第01期

    辽河油田在实施SAGD技术开采稠油过程中,油层蒸汽腔几何形态的确定成为开发技术中面临的主要难题.本文从经济效益、应用地质条件、地震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了SAGD试验区四维地震可行性论证.

  • 非零偏VSP技术在油田复杂断块开发中的应用

    作者:张振国; 李瑞; 杨军; 徐焱; 王立剑 刊期:2010年第01期

    非零VSP是一种地面激发,井中接收的地震观测技术.其信号能量强,频带宽,波场信息丰富.能够获得“三高”的地震反射信息.针对复杂断块油田开发后期的精细描述,非零VSP是一项有效的开发地震技术手段.多年来,在三维地震资料品质较差情况下,VSP是对三维地震信息的一种补充,解决了辽河油田复杂断块开发中存在的小断层、薄砂体认识不清的许...

  • 扇三角洲微相模式在油藏挖潜中的应用

    作者:张振国; 李瑞; 杨惠贤; 杨军; 王立剑 刊期:2010年第01期

    摘要辽河新生界裂谷型断陷盆地有多种扇三角洲油藏类型,发育规模大到几十平方公里,小到不及1平方公里.实践证明,剩余油分布与储层微相模式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储层分布需要通过建立沉积微相模式来揭示.沉积微相模式的建立需要分析挖潜区块地震相、地震属性特征,地质背景、沉积环境背景、岩石相组合特点和类型及其变化规律与电相类型关系...

  • 辽河油田薄层砂体的预测与追踪

    作者:李健; 刘特阶; 戴民; 宋国徽; 范红招 刊期:2010年第01期

    辽河盆地及其外围盆地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了浊积扇、河流相、扇三角洲等多种类型的砂体,单层砂体较薄.为了准确地部署井位,应用井约束反演,地震属性分析和分频分析等技术,对不同类型的薄层砂体及含气砂层进行了预测,较准确地刻画了薄砂层的分布及形态,为部署井位提供了依据.经钻探,预测比较准确,效果良好.

  • 辽河东部凹陷火山岩油藏高效开发研究

    作者:陈元春 刊期:2010年第01期

    辽河东部凹陷火山岩油藏为裂缝一孔隙型双重介质油藏,为此根据测井、地震等资料,运用岩心描述与薄片分析、铸体、压汞及物性测定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系统研究了本区火山岩的分布、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特点及油气成藏特征,深入研究了这种特殊岩性油藏的开发特征及产生这些特征的原因,提出相应有效的解决方案.应用水平井技术对火山岩油藏进行...

  • 薄(互)储层的反射系数谱AVO分析

    作者:吴飞勇; 马培元; 黄明亮 刊期:2010年第01期

    针对油气田开发中薄互层认识难的问题,提出从AVO分析解决困难,克服现有方法在反射系数公式中无厚度变量、时间域计算反射系数谱受采样率限制的不足,运用两个界面间位移与应力关系,从频率域地震波传播方程推导了任意入射角和薄层厚度下的反射系数谱.确定了薄层的几何特性、物理特性与地震响应间的关系,为研究薄层厚度、速度对薄层弹性波反...

  • T17断块岩性地层油气藏高效勘探开发模式研究

    作者:谷团; 程建平; 田梅; 王欢 刊期:2010年第01期

    断陷湖盆缓坡带是油气运移的优势指向区,具备形成岩性地层油气藏的优越条件.本文采用地球物理技术与石油地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T17断块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地质特征与油气展布规律,认为:(1)油气成藏受不整合面、岩性及构造因素综合控制;(2)单个含油砂体的油层在上倾部位受储层超覆尖灭线控制,下倾方向受油水界面控制;(3)多个含...

  • 双高期油藏层内非均质对剩余油的影响及分析

    作者:李蔓; 高洁; 张丽娜; 王奎斌 刊期:2010年第01期

    针对辽河油田J16块油层厚度大,层内非均质严重的特点,通过地震精细解释,细分韵律段,构建等时地层格架,精细刻画了单砂体内部构架,研究表明,纵向剩余油集中在反韵律厚层的顶部,主要受上部隔层、下部夹层及重力影响.2008年挖潜井在厚层顶部投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说明对于双高期油藏层内非均质对剩余油的分布具有控制作用,这对进一步挖...

  • 辽河油区潜山油藏内幕评价方法初探

    作者:李焕鹏 刊期:2010年第01期

    辽河油区潜山主要包括太古宇变质岩潜山和元古界碳酸盐岩潜山,变质岩和碳酸盐岩潜山储层共同的特点是都属于裂缝型油藏.潜山内幕研究是潜山油藏研究的核心,主要包括:潜山内幕岩性剖面、内幕构造、内幕储层评价、内幕油藏特征等.本文通过对辽河油区变质岩及碳酸盐岩潜山油藏内幕的探索性研究,总结出变质岩潜山和碳酸盐岩潜山内幕研究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