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学进展

地球物理学进展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Progress in Geophysics

杂志简介:《地球物理学进展》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982/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地质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地质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固体地球物理及空间物理学(大气、行星、地球动力学、重磁电及地震学、地热学)、应用地球物理学Ⅰ(油气及金属矿产地球物理勘探)、应用地球...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国际刊号:1004-2903
国内刊号:11-2982/P
全年订价:¥ 1760.00
创刊时间:1986
所属类别:地质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32
复合影响因子:0.94
总发文量:4098
总被引量:44487
H指数:66
引用半衰期:7.0992
立即指数:0.0811
期刊他引率:0.7426
平均引文率:37.1568
  • 关于设立“张衡计划”的建议——为中国地球物理仪器研发和产业化

    作者:滕吉文 刊期:2009年第04期

    地球物理学在本质上是一门观测科学,高精度、高分辨率的观测和实验仪器、设备是地球物理学发展进程中的“前哨”.为此,本建议对中国的地球物理科学仪器事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些论点、论据和想法与建议.对中国地球物理现代化仪器与设备的研发进程进行了历史回顾和剖析,对发展自主创新的地球物理科学仪器事业的战略地...

  • 关于日地关系主要元素与各种指数——综述及展望

    作者:朱岗崑; 吴迎燕; 杜爱民; 赵必强; 洪明华 刊期:2009年第04期

    本文着眼于日地空间物理之间的因果联系,从源头即太阳发生扰动时输出的各种形式的能量如电磁辐射、粒子辐射和电磁场等到行星际空间的表现和演化.到地球空间环境包括:磁层-电离层-中高层大气等对太阳事件的响应变化,论述了日地关系中的主要物理、化学过程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对日地系统发生变化时的各种表征参量,包括地磁指数、太阳...

  • 深井地球物理观测的最新进展与中国大陆科学钻探长期观测

    作者:徐纪人; 赵志新 刊期:2009年第04期

    深井地震与地球物理观测(Borehole Seismology)是21世纪的一项崭新的高科技项目.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地球的表面效应和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的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带来的噪音干扰,提高信噪比,推进现代地球物理观测与研究.随着地球系统科学的深入以及解决环境、资源、地震灾害预报等问题的需求,近年来世界大陆科学钻探以及在钻孔深井内进行的...

  • TC-1卫星在近地磁尾观测到的持续尾向流、等离子体片变薄和偶极化过程

    作者:王继业; 张灵倩; 刘振兴; 马志为; 史建魁; 郭九苓 刊期:2009年第04期

    2004年7月14日TC-1卫星在近地磁尾(-9.3Re,-5.4Re,1.2Re)附近观测到了伴随有持续尾向流s的等离体片变薄和偶极化过程.尾向流持续时间为32分钟.偶极化过程中磁场By分量没有明显变化.在偶极化过程发生两分钟之后,地面台站观测到的Pi2脉动.ACE卫星的观测表明行星际磁场有弱的南向行星际磁场(-2nT),持续时间约55分钟.Imagine卫星在...

  • TOMRADE和MODTRAN3.7模式研究紫外后向散射探测臭氧总量问题的比较

    作者:江芳; 王咏梅; 张晓庆 刊期:2009年第04期

    本文利用MODTRAN3.7和TOMRADE模式分别计算了308.0nm、312.5nm、317.5nm、322.3nm、331.2nm、360.0nm六个紫外波段的后向散射强度并进行了比较,且利用两个模式计算得到的插值表,对EPTOMS实测资料分别进行反演,得到结论如下:1)两模式算得的后向散射强度随着太阳天顶角、卫星天顶角、地表反照率的变化特性基本一致,均能较好的反映紫外...

  • DEMETER卫星观测到的智利7.9级地震前的电离层电磁扰动

    作者:张学民; 钱家栋; 欧阳新艳; 申旭辉; 蔡晋安; 赵庶凡 刊期:2009年第04期

    利用法国DEMETER卫星观测的电离层电磁数据,分析了2007年11月14日智利7.9级地震前10天内的电磁信号记录,结果发现在震前1周内,低频电磁扰动开始在比较宽的纬度范围内增强,震前3天异常信号幅度达到最大,并在低纬度地区尤其突出.以5天为间隔,比较分析了多参量的空间图像,发现在震前5天异常幅度和范围扩大,震中位于异常区域的边缘地带....

  • 昆仑8.1级地震同震形变特征及其对响应地震活动的制约机制

    作者:陈兵; 崔笃信; 王庆良; 张晓亮; 王文萍; 薛富平; 王敏 刊期:2009年第04期

    本文定义“响应地震”的概念统一表述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所引发的主破裂两侧临近构造及部分块体边界上的显著地震活动.其主体活动区域集中在昆仑地震主破裂的西南侧和东北侧及祁连山断裂.同时,地壳运动在主破裂北侧的甘青块体中西部出现与背号运动场反向的特征性变化,祁连山断裂出现应变弱化,弹性位移-应力阶跃模型模拟结果显示,昆仑地...

  • 汶川大地震“震前扰动”存在“第三类脉动”吗?

    作者:郝晓光; 胡小刚 刊期:2009年第04期

    采用国家地震台网数十台地震仪的观测资料研究了汶川大地震和昆仑山大地震的“震前扰动”现象,结果表明,“震前扰动”现象与强台风的影响密切相关,适用于英国海洋学家Higgins的海浪非线性干涉理论中的“第二类脉动”.然而,通过对信号时频特征的细致分析后发现:“震前扰动”信号存在着明显的“时频偏移”现象,不完全符合“第二类脉动”的...

  • 三维多层介质重力-地震同步联合反演

    作者:吴招才; 刘天佑; 高金耀 刊期:2009年第04期

    联合反演是地球物理勘探的重要解释手段,能够提高模型参数的反演精度.本文在归纳和分析重力与地震资料联合反演的研究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利用三维多层介质模型的地震走时和重力正演公式,推导了地震走时和重力异常对界面深度的雅可比矩阵,实现了三维重力地震同步联合反演界面成像.最后进行了数值理论模型模拟和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地震走时...

  • 青藏高原三维地壳结构的重力正演模拟

    作者:柯小平; 王勇; 许厚泽 刊期:2009年第04期

    青藏高原地壳结构的重力学研究主要集中于莫霍面深度反演及单个剖面的重力正演,但是,在亚东-格尔木与下察隅-共和之间没有地震测线的区域,地壳结构的研究受到限制.为了探讨从青藏高原中部到东部的地壳结构特征,本文采用三维重力正演的方法,对青藏高原三维地壳结构进行了重力正演模拟.研究结果显示,地壳各层界面起伏较大,表明高原地壳变...

  • 关于利用重力卫星对青藏高原水储量年际变化和季节性变化进行监测并用微波数据产品进行验证的研究

    作者:王永前; 施建成; 胡小工; 孙瑞静; 郭英 刊期:2009年第04期

    本文利用GRACE重力卫星和被动微波传感器TMI,AMSRE的数据产品对青藏高原的水储量的月平均变化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对青藏高原进行水储量变化研究的意义,指出了目前研究手段的不足.然后利用GRACE重力卫星的数据计算了青藏高原的月平均水储量变化,并对计算的结果用微波数据进行解释.结果表明:利用重力数据计算的青藏高原的月平均水储量的...

  • 蒙古-贝加尔裂谷区地壳应变场及其地球动力学涵义

    作者:刁法启; 熊熊; 郑勇; 许厚泽 刊期:2009年第04期

    蒙古-贝加尔地区是现今构造最活跃的大陆地区之一,其地壳构造运动及变形对我们理解大陆动力学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基于融合的这一区域的GPS速度场,本文计算了该区应变率场和应变能变化率场。结果显示,蒙古褶皱带以南区域表现为NNE-SSW方向的压缩状态,主压应变率约为-2.0×10^-9/a,剪应变及面膨胀均较弱,表明蒙古褶皱带比较稳定.贝...

  •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井(CCSD)超高压变质岩岩性的识别

    作者:顾军锋; 金振奎; 朱留方; 张永庶; 范小娜 刊期:2009年第04期

    通过对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井先导孔(CCSD-PH)测井资料的研究,并结合全井段的取芯资料,总结出了单一变质岩岩性在声、电、核三方面的测井响应,建立了岩性-测井响应数据库,并提取出了多种特征参数.应用聚类分析和逐步判别的方法,结合不同岩性的测井响应和多种特征参数,进行岩性的识别,以达到岩性剖面重组的目的.最后将岩性识别结果与取心...

  • 中国大陆现今水平形变动态特征

    作者:刘峡; 郭良迁; 胡新康; 杨国华; 孙东颖 刊期:2009年第04期

    2001~2004大陆水平应变场大致沿玉树、阿尼玛沁、鲜水河、小江等断裂带形成一条由东西走向转为南北走向的应变高值带.2004~2007高值带向局部收缩,并维持前期高值.新疆于田Ms7.3、四川汶川Ms8.0分别位于该高值带的东段、西段剪应变梯度带上,具备大尺度形变背景.分析认为昆仑山Ms8.1对青藏高原内部块体、川滇块体的相对运动产生重大影响...

  • 大巴山弧形断裂(镇巴-高川段)的磁性特征及构造意义

    作者:张燕; 董云鹏; 李同国; 杨明生; 程顺有; 王永平 刊期:2009年第04期

    秦巴山区的大巴山断裂(镇巴-高川段)及周边地区实施了高精度磁力勘探,经过向上解析延拓、垂向不同阶导数及欧拉反褶积等新方法处理及其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磁场特征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横向上分别显示出沉积区、挤压构造变形区及侵入岩区的磁性特征,这是研究区多样化构造特征的具体反映;纵向上,浅部磁场呈现方向性磁场,深部呈现稳定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