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技术

电气技术杂志 部级期刊

Electrical Engineering

杂志简介:《电气技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255/TM,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电力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电力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综述、研究与开发、电气设备检修与故障诊断、技术与应用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国际刊号:1673-3800
国内刊号:11-5255/TM
全年订价:¥ 264.00
创刊时间:2000
所属类别:电力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1.03
复合影响因子:0.9
总发文量:5099
总被引量:11977
H指数:24
立即指数:0.0046
期刊他引率:1
  • 超导电工技术

    作者:林良真; 肖立业 刊期:2004年第12期

    1 引言超导电工技术涵盖了超导电力科学技术和超导强磁场科学技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采用超导电力科学技术,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单机容量和电网的输送容量并大大降低电网的损耗,而且还可以明显改善电能的质量、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电压等级、提高电网的安全性,降低...

  • 纳米粉末填充绝缘在变频电机中的电场均匀化效应

    作者:刘学忠; 吴章伟; 钟力生; 徐传骧 刊期:2004年第12期

    本文介绍了变频调速电机绝缘过早破坏的过程,应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变频电机绕组的匝间电场分布,研究了纳米粉末填充电磁线绝缘对变频电机绕组匝间电场分布的影响,分析了电晕放电所析出的纳米粉末粒子在不均匀电场中的自适应迁移过程,以及形成的粉末绝缘层对绕组匝间电场产生的均匀化效应及其对绝缘耐脉冲电晕破坏性能的影响。

  • 大型变频调速交流电机的 现代化

    作者:李智 刊期:2004年第12期

    1 前言电动机耗电量竟占工业总耗电量的60%以上,它的应用量大面广。如果交流电动机实现可调速,则可节能30%以上,甚至高达50%,经济效益显著。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却属空白。市场、用户强烈要求国产的变频调速大型交流电动机,因为进口产品非常昂贵!通过调研,提出课题,国家批准,哈尔滨电机厂、大电机研究所起动了大容量变

  • 交流电机按路分析应用的相量与矢量

    作者:童钟良 刊期:2004年第12期

    本文建议在电视文献中对稳态电路的正弦时变电磁量统一使用规范的术语“相量”。指出从磁动势的坐标变换出发引用的矢量与绕组相轴相关并用以描述任意时变的电磁量。空间矢量是代表沿气隙周界作余弦分布的磁场量的那种矢量,“空间”之意并非指矢量所在坐标位置或几何空间。

  • 水工业领域广域网络监控系统的最新模式研究

    作者:陈运珍 刊期:2004年第12期

    本文从城市供水、排污水流程企业的厂站级和远程监控系统的现状出发,提出了构建最新的广域网络监控系统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为创建新世纪的中国水工业领域综合自动化最新模式提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新思路。

  • 利用塞贝克效应将热能直接转换为电能

    作者:李佳 刊期:2004年第12期

    具有世界最高发电能力的热-电变换模块已于今年开发成功,并已投入市场。它能使热能直接转换为电能,而无须像传统热电站那样必须经过机械能量的转换(透平机或汽轮机、发电机)。它的发电原理是根据塞贝克现象,即在同一回路中,由不同的双金属2个连接点之间的温差产生电压,这种热一电半导体元件的上、下温差即正极和负极,形成电位差,从而发电。这种...

  •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刊期:2004年第12期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于2004年11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国谊宾馆隆重召开。初冬的北京,阳光灿烂,来自全国各地及境外的会员代表300多人,相聚在国谊宾馆的谊和厅,共贺我国电工届科技工作者的又一次聚会,共谋我国电工科技的发展。出席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开幕式的有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吴晓华、中国...

  • 《电气技术》2004年总目录

    刊期:2004年第12期

  • 在乌克兰雅尔塔召开的第21届国际真空放电和电气绝缘会议的特别报导

    作者:王季梅 刊期:2004年第12期

    国际真空放电和电气绝缘会议(简称 ISDEIV)代表真空中电气放电和电气绝缘领域进行研讨的一个不同学科间的专题学术讨论组织。本领域的新发展,对世界的科技进步有重大影响,每次会议的论文集将有1/3以上被 IEEE 收录,并在下一年(即2005年),用专刊形式在 IEEE 上发表。参加该会议活动,对提高我国真空电弧理论研究及其产品开发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