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

地理教学杂志 北大期刊

Geography Teaching

杂志简介:《地理教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022/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封二封三、教学研究、高中地理、初中地理、研学旅行、地理信息技术、教学经验、考试研究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0-078X
国内刊号:31-1022/G4
全年订价:¥ 350.40
创刊时间:1959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7
复合影响因子:0.3
总发文量:6282
总被引量:4095
H指数:19
期刊他引率:1
  • 初中生区域认知方法的学科逻辑梳理及其培养策略——以初中地理人教版教材为例

    作者:赵琳洁; 王向东 刊期:2018年第22期

    区域认知方法的培养是区域认知素养的具体表现。本文旨在梳理适于初中地理学习阶段培养的区域认知方法的学科逻辑,并举出各区域认知方法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渗透的例证;结合对初中地理人教版教材的案例分析,提出初中生区域认知方法培养的教学策略。

  • 基于形成过程的地理事象建构——以“降水”为例

    作者:陈斓; 姚培泰 刊期:2018年第22期

    以“降水”为例,探讨基于形成过程的地理事象建构及其教学应用,即通过概念呈现——图示过程、过程分析——建构思维、实例应用一巩固认知等环节的教学实施,展现地理事象形成的过程,据此建构其影响因素,实现知识的结构化,从而促进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提升。

  • 高中地理实验“问题·探究·建构·迁移”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以热力环流实验为例

    作者:邓谋雨 刊期:2018年第22期

    “问题·探究·建构·迁移”教学模式契合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以生为本,问题为主线,实施于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从操作演示、自主观察对比、问题合作探究、地理原理规律生成、知识的重组与建构、应用的拓展与创新着手,积极有效地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

  • “褶皱与地表形态”抛锚式教学设计

    作者:朱婉琪 刊期:2018年第22期

    抛锚式教学结合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选“锚”、设“锚”、抛“锚”、解“锚”、起“锚”,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建构知识。本文以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I的“褶皱与地表形态”知识为例,通过创设并实施具体的抛锚式教学,在传授知识和培养学习能力的同时,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为课堂教学实践开拓新思路。

  • 基于主题式情境的“褶皱山”教学设计

    作者:黄渊; 刘恭祥 刊期:2018年第22期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式,主题式情境教学是培育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以“新疆赤沙山岩盐开采探究活动”为主线,创设褶皱山的相关原理知识学习与实践探究的真实主题式情境,引导学生围绕情境从“模像直观”“实物直观”“言语直观”视角开展探究学习,建构基于主题式情境的褶皱山知识结构,并使学生能...

  • 地理情境教学课堂实践——以“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为例

    作者:王恩才 刊期:2018年第22期

    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根本在课堂,载体是情境,目标是问题的解决。核心素养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该抓住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将核心素养分解为每堂课所需达到的关键能力,对应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并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景,进行教学设计。紧紧围绕“人地协调观”这一核心素养,以时间为线索,以一个个真实案例作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简要...

  • “工业地域的形成”教学设计

    作者:朱丹; 陆莉敏; 严青 刊期:2018年第22期

    TfU教学模式以“让教师为理解而教、学生为理解而学”为宗旨。本文以TfU教学模式四个相互组成的基本结构:启发性论题、理解目标、理解活动和持续性评价为基础,对人教版必修2“工业地域的形成”一节进行教学设计,从中反思在应用TRU教学模式进行中学地理教学设计时需注意的问题。

  • 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探析——以“自然资源与区域开发”单元为例

    作者:张焕焕 刊期:2018年第22期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最能体现地理学科价值的关键素养,对学生形成面向未来、实现终身发展的能力至关重要。在高考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高中地理拓展型课程教学中单元教学法格外有效。本文以沪教版“区域开发”单元为例,探索如何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单元教学设计以及El常教学中。

  • 运用“以文释图”突破重难点知识以“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为例

    作者:胡春波; 王鹤 刊期:2018年第22期

    “以文释图”在学习“区域”时,运用得非常广泛,作用显而易见。一般分三个层次:一是能够根据地图叙述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二是能够根据地图进行分析,得出有规律的知识;三是能够把地图中有联系的事物,经过分析加以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

  • 初中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以人教版“人类的聚集地——聚落”为例

    作者:刘立华 刊期:2018年第22期

    本研究通过情境创设、直观观察、逆向思考、对比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对“人类的聚集地一聚落”一课,从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和人地协调三个方面论述了初中生建立人地协调观的策略。

  • 与学生一起做地理实践课堂的探索者

    作者:于见宝 刊期:2018年第22期

    地理实践课堂的开展要领悟课标,开发生成实践探索素材,尊重学生实践探索的主体地位,努力用实证奠定科学基石,将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 再谈对人教版必修二教材中一幅插图的深入探究

    作者:孙超; 张翠 刊期:2018年第22期

    对于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的一幅插图(教材第20页),因其与学校所在地有直接联系,故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较强的探究欲望。对于此图,笔者曾对其进行过一些探究,内容涉及读图方法指导、隐性知识挖掘、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等。鉴于此图的“特殊性”,笔者后期又通过指导学生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对其进行了再挖掘,部分...

  • 变换角度链式追问 培养地理综合思维——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为例

    作者:钟华胜; 梅国红 刊期:2018年第22期

    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和经纬度的相互关系及其内在规律的运用,是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核心内容和关键能力。本文基于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创设简洁的图文情境,变换角度层层设问,使问题得到条分缕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时空综合思维能力,有利于培育和积累地理核心素养。

  • 地理实践力之“家乡农业可持续发展”案例设计

    作者:廖彬; 翁明聪; 江瑞天 刊期:2018年第22期

    “中国枇杷第一乡”一常太镇,位于莆田市城厢区东圳水库之畔。“常太枇杷”作为注册商标,品质优良,品牌效应明显。然而,大规模专业化的生产在面临低温、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生态破坏与库区污染以及地区间的区位差异所造成的竞争态势时,“常太枇杷”该何去何从?如何结合自身山水特色资源,发挥区域农业发展优势,促进家乡农业可持续发展,是...

  • 数字资源建设促进地理教师素养提升的探索

    作者:周红星 刊期:2018年第22期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教育的理念和教学的方式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周红星名师网络工作室通过特色、共享、引领等理念,开创性地设计了“每日一题”“每日新闻”“每周微课”“每月微刊”等数字资源项目,在地理试题编写、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地理疑难问题解决和拓宽地理视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大大促进了地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