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

地理教学杂志 北大期刊

Geography Teaching

杂志简介:《地理教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022/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封二封三、教学研究、高中地理、初中地理、研学旅行、地理信息技术、教学经验、考试研究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0-078X
国内刊号:31-1022/G4
全年订价:¥ 350.40
创刊时间:1959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7
复合影响因子:0.3
总发文量:6282
总被引量:4095
H指数:19
期刊他引率:1
  • 泥炭地与全球变化

    作者:卜兆君; 王升忠 刊期:2005年第07期

    近半个世纪来,由于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全球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以全球变暖为标志的全球变化(global change)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日益关注的主题。按照最近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的解释,全球变化应包括大气成分的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变化、生物多样性变化、人口增长、荒漠化...

  • 日本交通的现代化发展

    作者:高登红; 段玉山 刊期:2005年第07期

    日本是一个交通现代化非常发达的国家。遍布日本全国各地的大小机场,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横贯东西的高速新干线,交织如网的城市电车和地铁,发达的水上交通,构成了日本交通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日本交通的智能化、信息化也是日本交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同时,日本交通现代化的发展与对日本现代化城市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减缓全球变暖之术种种

    作者:罗定 刊期:2005年第07期

    2005年2月16日,经过国际社会多年的共同努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签订的《京都议定书》终于生效,标志着人类在与气候变暖进行斗争中迈出的第一步,但也仅仅是第一步,因为要真正战胜气候变暖的挑战,人类还必须采取更多更有效的措施,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正在不断地探索。

  • 香港中学地理科信息技术应用现状研究

    作者:林智中; 杨光 刊期:2005年第07期

    信息技术(Infomlation Technology,IT)在英国、欧洲的多个国家已经得到广泛的关注,并且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项目。香港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大城市,对于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的要求也不例外。从1997年以来,政府投入了数以亿计的资金用来改善IT的硬件和网络,以及教师培训。在香港现时的课程改革中,IT是四大关键项目之一...

  • 地理教学中融入多元文化教育的思考

    作者:卢小丽 刊期:2005年第07期

    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1992年制定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的“地理对教育的贡献”一部分提到:“对地理教育具有指导意义的教育目的之一是:了解和尊重所有民族,他们的文化、文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包括国内各民族的文化和其它国家的文化。”这充分表明在地理教学中融人多元文化教育,使学生获得多元文化知识,培养跨文化理解能力以...

  • 创造性地拓展地理教学空间

    作者:严侠华 刊期:2005年第07期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教科书编写建议”部分明确指出:“教学内容的组织要为教学提供必要的空间”。比较新编的不同版本的教材,虽然风格各异,但都为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空间。那么,教材到底给了教学怎样的空间?教师和学生又该如何“享用”这片空间?作为一名新课程的实施者,有必要从新课程理念出发,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探究实践。

  • 地理学习中的相异构想及教学对策

    作者:郭剑峰 刊期:2005年第07期

    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头脑里并不是一片空白,他们在以往的教学实践或日常生活中,已经形成了对于教学诸多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基本看法。我们把这种在接受正规的科学教育之前形成的概念称之为“前科学概念”,简称“前概念”。当“前概念”与科学概念的含义一致(即朴素概念)时,有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科学概念;而当学生已形成的...

  • 选修模块“自然灾害与防治”的理解与实施

    作者:葛文城 刊期:2005年第07期

    一、“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选修模块“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中地理中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模块,目的是要使学生在掌握自然灾害与防治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确立防灾减灾意识,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 如何指导学生复习区域地理

    作者:王君威 刊期:2005年第07期

    学生在学习区域地理时,普遍感到要记的内容多、散,记忆效果不好。把学习区域地理看成是物产加地名的机械记忆,地理位置、地理事物联系、地理成因由于不够重视或学习方法不对而掌握得不扎实。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消除学生学习恐惧心理,排除学习障碍,提高学习能力和效果的心得体会。

  • 判读区域地图方法浅谈

    作者:王邦柱 刊期:2005年第07期

    区域地理知识的考查,历年来都是地理高考的重点,以区域地图为背景考查区域内自然环境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探究区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解决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是学生形成区域空间概念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也是高中学生应该具备的现代公民素养。

  • 高一地理作业模式的实践尝试

    作者:张巧萍 刊期:2005年第07期

    高一地理传统作业存在着如下的一些弊病和缺点:机械重复;作业的形式单调,与实践脱节;作业的内容与学生实际脱节,缺乏层次性、系统性、趣味性:作业的对象与数量高度统一,缺乏层次性。针对传统作业的弊病,笔者本着“学生作为主体参与作业过程,提高作业效能”的宗旨,在作业模式上进行了一些实践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教学过程调整实例简析

    作者:周雪忠 刊期:2005年第07期

    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是最常见的一种教研活动,为了在一节课中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恰当的教学行为和良好的教学效果,通常由教研员与执教老师一起精心准备(备课、试讲),然后与听课、评课老师一起观摩。其实,笔者认为,真正能给教师带来启发的应该是这节课的设计过程,比如试讲课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调整解决、产生怎样的效果差异。将这些幕后...

  • “中国的民族”一节教学设计

    作者:尤玉明 刊期:2005年第07期

    “中国的民族”一节教学的导入方式有多种:如复习旧课导入、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导入等。但是,我认为利用地图,根据民族的形成导入较好。这是因为民族本来就是以地域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人们的共同体,具有地理性;同时,学生对民族的形成也感到玄妙,因而比较好奇,而利用地图就能便利地让学生初步感知民族的形成。这样做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

  • 培养识图技巧 提高学习能力

    作者:黄玉琼 刊期:2005年第07期

    现行九年制地理教材主要由文字系统、图像系统和活动内容三大部分构成,而占了绝大部分版面的是图像。现以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新教材为例,这些地理图像由地图、统计图表、示意图、景观图、人物插图等组成,具体分布情况见下表:

  • “黄土高原”一节教学尝试

    作者:任红 刊期:2005年第07期

    人教版新教材《地理》八年级下册“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一节中,前半部分有两个教学内容:“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和“严重的水土流失”。教材第一部分首先明确了黄土高原的范围,接着就安排了“黄土高原景观”图——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这样,虽然能让学生一开始就对黄土高原地表的“沟壑纵横”有直观的印象,但由于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