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獐子岛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周年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正文】

獐子岛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周年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作者:张雪; 栾青杉; 孙坚强; 杜美荣; 梁峻; 臧有才; 张媛; 王俊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碳汇渔业实验室; 山东青岛266071; 天津渤海水产研究所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室; 天津300457; 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116001
浮游植物   群落   周年变化   獐子岛   多元分析  

摘要:为了解獐子岛海域扇贝底播养殖区浮游植物群落的周年变化特征,于2011—2012年对该水域浮游植物及其理化环境进行了12个航次的逐月调查。结果表明:利用采水样品的Utermohl倒置显微镜分析方法,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3属119种,夏、秋季物种组成以甲藻和金藻为主,冬、春季以硅藻为主,裸藻、甲藻次之;各月平均细胞丰度变化为(17-312)×10^3cells/L,年平均为77×10^3cells/L,在春季(3、4月)和秋季(9、10、11月)出现两个丰度高峰;物种多样性程度在秋季较好,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柔弱几内亚藻Guinardia delicatula、太平洋海链藻Thalassiosira pacifica等硅藻物种在全年保持优势,梭状角藻Ceratium fusus、小等刺硅鞭藻Dictyocha fibula、运动异双鞭藻Eutreptiella gymnastica分别在夏、秋、春季形成优势;物种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和冗余分析显示,水温和溶解氧是调查区浮游植物群落周年变化的关键驱动因素,溶解态无机N、P营养盐对细胞的丰度分布、优势种演替亦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獐子岛海域浮游植物饵料丰富、丰度水平稳定,适宜扇贝生长和可持续的底播养殖;具槽帕拉藻、太平洋海链藻、梭状角藻等物种皆可以作为养殖区的饵料指示种。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