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

大家杂志 省级期刊

Master

杂志简介:《大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3-1108/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思文学、立心天地、文化档案、百艺学问、大家学札、前沿理论

主管单位:云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云南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国际刊号:1005-4553
国内刊号:53-1108/I
全年订价:¥ 336.00
创刊时间:1994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云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13468
总被引量:3377
H指数:11
期刊他引率:1
  • 关于威廉姆斯体育思想的述评

    作者:冉建 刊期:2010年第20期

    杰西·F·威廉姆斯(Jesse Feiring Williams)的体育思想紧跟社会潮流,贴近社会需要,其思想来源主要是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桑代克的行为主义理论和克伯屈的同时学习理论。本文对威廉姆斯体育思想的形成背景、体育思想的实质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思想的先进性及对我国体育的影响作了概论。

  • 乔治·爱略特与小说

    作者:吴振寅 刊期:2010年第20期

    乔治·爱略特的小说在文学史上举足轻重,却逐渐遭受普通读者冷遇。本文结合原著,就过多的心理分析、戏剧性的缺乏和领域的博大精深等方面,分析爱略特的写作特点与小说艺术之间的若干矛盾,探讨了这种冷遇背后的深层原因。

  • 论朱自清散文的音乐美

    作者:刘爱媛 刊期:2010年第20期

    朱自清的散文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建立了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朱自清的散文确实有着超乎寻常的美的感染力,他丰富的艺术经验需要我们予以认真地总结。本文主要从朱自清散文语言就"中和"、句式、押韵、叠字叠词等几个方面所营造出来的音乐美作一番总结和探讨。

  • 遗传与教养的完美结合——犹太血统的近代小提琴家及俄罗斯小提琴学派

    作者:周勇 刊期:2010年第20期

    本文试就犹太民族的历史、宗教特征、人文环境以及犹太民族的教育观、人生观等诸多因素,探讨近代小提琴演奏家"犹太血统之谜"以及对俄罗斯小提琴学派诞生、发展的深远影响。

  • 理解与救赎——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看《确然书》

    作者:万威 刊期:2010年第20期

    理解另外一个人是困难的,即使你们曾经相爱;得到自我的救赎是漫长的,因为需要心灵经受自我和他人的双重宽恕。在《确然书》中,女性扮演了救赎者的对象,她们用女性特有的宽容和坚强,让书中的男性们得到灵魂的释然。《确然书》在大部分的篇幅中采用男主人公的文本,通过他们的大篇幅的回忆和叙述,展开情节。这与女性的救赎者角色相得益彰。同时,通...

  • 试析索尔·贝娄《赫索格》的异化内涵

    作者:王屹 刊期:2010年第20期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当代犹太作家索尔·贝娄被认为是继海明威和福克纳之后的又一位杰出作家。作为一名犹太裔作家,贝娄深知犹太民族的苦难历史,他小说中的主人公一般都有明显的犹太背景特征,然而他更多的是描写犹太民族在异族文化中的夹缝中生存的尴尬境地,体现出强烈的局外感、边缘感及异化感,从而具有西方世界某些包含普遍意义的社会特征...

  • 再论哈下的女性艺术形象——从苔丝、淑看哈代爱情婚姻观的嬗变

    作者:谭广宇 刊期:2010年第20期

    1爱情婚姻作为托马斯·哈代小说的恒久主题,贯穿了其整个作品创作历程,明显地呈现出哈代爱情婚姻观的深化与转变。本文试图从对哈代后期两部代表作的文学形象的透视中,分析其爱情婚姻观的嬗变。作为一名勇于直面人生揭露种种惨烈的社会悲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名执着地坚持着反映爱情婚姻创作主题

  • 一代钢琴大师涅高兹的魅力人生

    作者:潘霞 刊期:2010年第20期

    俄罗斯钢琴学派重要历史人物涅高兹,其人生充满曲折,生活于抑郁和矛盾中,尽管如此,职业的责任感,艺术教学所需要的热情和创造性,加上作为一位懂得理性、克制和敬业精神的艺术家的自觉修养,使涅高兹在艺术追求、岁月和命运的磨砺中得到了人格的重塑,不仅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而且还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演奏家,其钢琴教学体现出对于质朴自然风格的...

  • 言情叙事的外向呈现——周瘦鹃《此恨绵绵无绝期》叙事分析

    作者:于哲霏 刊期:2010年第20期

    有"哀情巨子"之称的周瘦鹃发表了大量言情小说,本文以其短篇小说《此恨绵绵无绝期》为范本,从小说题目、故事言情手法及叙事手法的创新三个方面作了分析。

  • 《唐山大地震》影评——唤起悲痛中真实的记忆

    作者:安粉玉 刊期:2010年第20期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作为社会的集体伤痛,一直被悄悄地掩埋和隐藏在无数人内心最深的角落里,貌似被遗忘,实际上它却一直在隐隐作痛。《唐山大地震》这种触及民族集体伤痛回忆的电影,唤起我们对国难历史的记忆。在冯导眼里,它只值五个亿,那么复杂的一段历史,将

  • 张爱玲小说反父权话语的内涵及其对女性文学的意义

    作者:田丽娟 刊期:2010年第20期

    本文试图站在女性主义角度,通过对张爱玲小说文本中男女形象的分析,探寻一个在强大的父权意识依旧的统治中一个颇具女性意识的女作家的良苦用心以及话语中的反抗与颠覆的成分,从中寻觅她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探究其对女性文学的贡献及意义。

  • 论劳伦斯小说《虹》中安娜的人物形象

    作者:吕晓光 刊期:2010年第20期

    劳伦斯在《虹》中从两性关系的角度解读了工业社会转型时期的人性。安娜在这部著作中作为一个承接式的人物,为小说的建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她较之上一代的进步性,以及为引入第三代所起到的过渡性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从安娜童年和继父的亲密关系,到婚姻生活中与丈夫的矛盾,再到养育子女的过程中寻求到的慰藉,完整地剖析了一个女性一生的心...

  • 文化批评——文学批评与文化人类学的共同转向

    作者:石坚 邢启顺 刊期:2010年第20期

    "文化批评"在上个世纪末西方人文学界已成为普遍的研究信念。在这一背景下文学批评与文化人类学开始了文化批评转向。两者的文化批评转向有着共同性和差异性,一同指向民族民间社区文化批评。文学人类学在这个相同转向中成为一个交点,并在文学与人类学的结合处敏感地接纳了文化批评的理论与方法,批评视野超越了纯书面的文化文本,投向了广义的包括...

  • 咽音训练在歌唱呼吸与共鸣中的作用

    作者:王玲莉 刊期:2010年第20期

    咽音是意大利传统的音乐家们用来称呼一种以特别方法练出的声音,其音质刚强脆亮,它伴随着阉人歌手的出现而产生,并把美声歌唱推向一个新的时代。本文主要从咽音的来源,发音原理及特征,来探讨咽音训练在歌唱呼吸与共鸣中的作用。

  • 来自“大自然”的旋律(二)——浅析西贝柳斯交响乐的旋律特征

    作者:赵海花 刊期:2010年第20期

    19世纪的浪漫主义音乐充斥着民主和个人主义精神,音乐作品的旋律大都通过如歌的、热情的风格,表现出作者的主观性和内心情感。在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芬兰的民族乐派作曲家——西贝柳斯,用优美自然的旋律把芬兰朴实、清新的风格带入交响曲旋律中传达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本文通过分析西贝柳斯交响乐中的主题,总结出其在交响乐旋律创作中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