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地质学报 西昆仑造山带东段阿拉玛斯岩体Pb-Hf同位素组成特征、岩石成因及源区特征 【正文】

西昆仑造山带东段阿拉玛斯岩体Pb-Hf同位素组成特征、岩石成因及源区特征

作者:张其超; 吴珍汉; 李侃; 黄河; 刘琰; 刘志伟; 周清; 金谋顺; 倪晋宇 中国地质科学院; 北京100037;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西安710054;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100037;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矿产研究所; 成都610081; 五矿勘查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100010
pb同位素   hf同位素   花岗岩类   阿拉玛斯   西昆仑  

摘要:后碰撞阶段花岗质岩浆的源区多较为复杂,需要从多方面开展同位素的研究来加以识别,阿拉玛斯花岗质岩体位于西昆仑造山带东段。先前的研究表明阿拉玛斯岩体是后碰撞阶段下地壳部分熔融。为进一步研究阿拉玛斯花岗岩类的源区特征,本文对阿拉玛斯花岗岩类进一步进行Pb Hf 同位素的测定。结果显示:阿拉玛斯岩体具低的锆石ε-Hf(t)值为 -9.5--3.2(平均值为-5.6),二阶段模式年龄为1633-2028 Ma,反映了岩浆来源于较老的下地壳部分熔融。阿拉玛斯岩体的^206Pb/^204Pb范围为18.382-19.333,平均值为18.784,^207Pb/^204Pb范围为15.589-15.642,平均值为15.614,^208Pb/^204Pb范围为38.585-39.080,平均值为38.800,μ值范围为9.45-9.48,平均值为9.46,ω值的范围33.80-38.14,平均值为36.16。在岩体源区判别图解上,样品主要落在上地壳的范围内,反映了阿拉玛斯岩体源区具有高Pb的同位素特征,说明岩浆源区有少量高Pb物质(沉积物)的混入,从而说明后碰撞阶段形成岩体的物质来源具有多样性。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