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丛刊

东方丛刊杂志 省级期刊

A Multidimensional Study of Orientalism

杂志简介:《东方丛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2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东方文学、东方文化、东方美学、东方诗学、美学理论

主管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92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广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
总发文量:177
总被引量:686
H指数:9
期刊他引率:1
  • 感谢《东方丛刊》对我学术研究的宝贵支持

    作者:朱立元 刊期:2018年第01期

    听闻《东方丛刊》近期要复刊的消息,感到非常振奋。除了《东方丛刊》在我的学术进路上具有无法抹去的重要性外,还有一件事使我难以忘怀。那就是,2010年受《丛刊》委托,我组织了一批关于实践存在论美学讨论的文章,其中,有我一篇题为《对ONTOLOGY与唯物、唯心之关系的考察》文章,我自认为这是我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实践美学问题的最重要论文之一...

  • 刊首语

    作者:麦永雄 刊期:2018年第01期

    《东方丛刊》2018年第1辑以新面貌与您见面了。本辑既是复刊号,也是《东方丛刊》25周年华诞纪念号。太阳从东方升起,东方象征着永恒回归的新生、梦想、光明与希望.时隔八年,《东方丛刊》重现于世,需要适当地做些说明。

  • 《东方丛刊》创刊号印象之点滴

    作者:王一川 刊期:2018年第01期

    不知不觉间,到我动笔写这篇小文的2017年12月,当年闪耀文艺研究界的民间学术集刊《东方丛刊》之创刊号出版,距今已整整26年了。26载光阴之前的岁月该是什么样子?《东方丛刊》创刊号就可以成为开启尘封的记忆的一个证据。我的书柜里至今保存着该刊中的一小排:封面和封底都以水墨漓江山水图案为背景,而在封面上方三分之一部分,则有白底衬托下启功...

  • “潮起东方”——《东方丛刊》复刊随想

    作者:孟昭毅 刊期:2018年第01期

    欣闻广西师范大学的《东方丛刊》即将复刊的消息,喜出望外,异常兴奋,真可以说是当前我国东方学界的一件大事。于是情不自禁地浮想联翩,心潮澎湃,想到季羡林先生曾预见的21世纪是东方的世纪的著名论断。就目前而言,《东方丛刊》复刊既符合当前中国政治经济大趋势的需要,又是中国当前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的一种必然,可谓顺势而生,应运而为,水到...

  • 探索者的朋友

    作者:黄鸣奋 刊期:2018年第01期

    我与《东方丛刊》的缘分,始于1997年11月1—4日在桂林举办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10届年会'。这次年会由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主办,广西师范大学承办(具体操持的是彭会资等先生),规模相当大,有国内外学者200多人参加,其中许多人是我所尊敬的师长。据后来发表的综述介绍,这次会议收到了168篇论文,有近百名专家学者送来200多项成果...

  • 我的桂林和《东方丛刊》记忆

    作者:陆扬 刊期:2018年第01期

    我与桂林的缘分缘起于1981年底一个恍若梦境的凌晨。我从火车站出来,漫无目的,沿着站前的大路,朝北走进了这个传说中的城市。因为是凌晨,公交还未及上路,周围寂寥虚空,马路两边四五层高的方正建筑鳞次栉比,宛若幽灵在夹道相迎。我路边找了家客栈安顿下来,白天去了芦笛岩,惊艳绝伦。晚上躺在小客店里的硬板床上,窗外淅淅沥沥,像是凄风苦雨。

  • 从东方学史看马克斯·韦伯的东西方观念差异论

    作者:王向远 刊期:2018年第01期

    马克斯·韦伯遵循社会学的学术理路,以宗教社会学为切入口,以寻求文化差异性为主要目的进行东西方比较研究,认为东方国家之间虽有差异,甚至比东西方之间的差异还要大,但总体上东方神秘主义宗教与西方克己禁欲的理性主义新教之间的差异是巨大的和根本的,后者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资本主义精神'。韦伯的东西方差异研究处在'东方—西方'二元论向多元文...

  • 林语堂与东方文化

    作者:王兆胜 刊期:2018年第01期

    在中国近现代文化文学语境中,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东方文化一直在被批判、贬低甚至否定之列,代之而来的是对于西方文化的崇拜。林语堂对于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甚为看重,并确立了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本位意识。他有着扇形的东方文化视野,对于东方文化的内在神韵多有探究,在东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比照中,彰显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的魅力,以建设...

  • 丝路绝响——伊朗与东西方文化

    作者:孟昭毅 刊期:2018年第01期

    古代丝绸之路是伊朗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要渠道,它总的走向是从中国的南海走向地中海,其实质是欧亚大陆与非洲几大文明发祥地之间沟通的需要。伊朗位于东西方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交界线的沙漠绿洲丝绸之路上,是欧亚大陆南北通途上的必经之地,也是几大文明交流的重镇。这些交流从经济到贸易、从政治到社团、从文学到艺术、从宗教到信仰,遍及各个...

  • 细看和风入文来——在中日文化的比较中看日华文学

    作者:蒋述卓 刊期:2018年第01期

    日本华文文学作家的写作往往会站在中日文化比较的角度看待与认识日本文化,比如在中日文化的比照中解读日语中汉字的意义,对日本文化名人的文学书写等。在一些作家作品那里,还体现出中日文化融合的影子,其左派与笔法都带有日本文化的影响。

  • 印度古典文艺理论话语建构的基本特征

    作者:尹锡南 刊期:2018年第01期

    印度古典文艺理论话语建构存在几个基本特征。首先,宗教哲学理念深刻影响了古典文艺理论建构,'原人'意象是其突出的例证;其次,印度古代智者多以数理思维方式言说文艺理论的诸多范畴、命题,影响了戏剧、诗歌、音乐、舞蹈、绘画等领域的话语建构;各种艺术门类融会贯通、交相辉映的论述风格,形成古典文艺理论的综合色彩和味论的泛化色彩。

  • 库切动物书写的伦理维度

    作者:李忠敏 刊期:2018年第01期

    库切的动物书写通常被认为是为维护动物权利而作,实际上,库切作品涉及的问题域宽广而深厚,其动物书写与伦理思考相互呼应。在他的小说中,有关动物的叙事与人物叙事并置,动物与人类的弱小者一道成为他呈现苦难、彰显权力暴力的聚焦点;通过探讨动物与人相似的境遇,库切表达了对理性的批判,认为理性倾向于功利实用,擅长设计权力的牢笼;他让人物在体...

  • 朱光潜区分“美学思想”与“美学”的意义

    作者:高建平 刊期:2018年第01期

    朱光潜在晚年所写的《美学拾穗集》中,提出了一个构想,即区分'美学'和'美学思想'。他说,美学这个学科是从鲍姆加登开始的,而美的起源则要追溯到久远的过去。与此相应,中国美学也有着一个久远的传统,但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美学,是在20世纪初年才开始建立。中国学术界根据后来建立起来的美学,回溯过去,从传统吸取营养,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美学。中国美学...

  •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观画法”考辨

    作者:郭守运 刊期:2018年第01期

    艺术是具有审美通感特性的,特别是中国古典艺术作品之间,具有创作思维、技法、品鉴等多维度的审美共通性,因而许多文艺观念、范畴、命题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在艺术家的自由裁剪下,彼此互通,互相辉映。观诗如观画,观文如观画,小说美如画,正是绘画品藻观念在文学世界的灵活性、会通性应用,具有强烈的民族艺术特色和东方思维特征。

  • 翁方纲“以金石入诗”范式及其影响

    作者:唐芸芸 刊期:2018年第01期

    翁方纲的诗歌创作,求'切人,切时,切地'基础上的真性情,逐渐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写作范式,姑称之为'以金石入诗'。其弟子冯敏昌、梁章钜,与之交往甚密的阮元,还有后来的潘祖荫等,都继承了'以金石入诗'的范式,但他们在对'气'的强调、融入对自身的感叹以扩大诗歌境界、多用歌行体弱化质实带来的沉闷等方面做出了修正,进而影响了嘉道时期的岭南诗坛和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