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辽东湾坳陷新生代主干断裂走滑量的估算及其地质意义 【正文】

辽东湾坳陷新生代主干断裂走滑量的估算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李伟; 平明明; 周东红; 吴奎; 张婧; 房璐; 陈兴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山东青岛266580; 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 山东青岛266071;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天津300452
走滑量   断裂体系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新生代   辽东湾坳陷  

摘要:盆地区或覆盖区走滑位移量的估算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本文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利用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和构造解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辽东湾坳陷主干断裂新生代各演化阶段的走滑位移量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其地质意义。结果表明:辽东湾坳陷主干断裂的走滑位移量有三分之二转换成了派生次级断裂的水平伸展量;新生代沙一、二段沉积期各主干断裂开始走滑活动,不同演化阶段各主干断裂的走滑量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整体而言辽中地区〉辽东地区〉辽西地区,其中以辽中1号断裂在各时期走滑量最大;各主干断裂的走滑量均为古近纪东营组沉积期最大,辽西地区新近纪走滑量大于古近纪沙一、二段沉积期,东部的辽中1号和辽东1号断裂古近纪沙一、二段和东营组沉积期的走滑量均大于新近纪。不同演化阶段、不同构造位置伸展和走滑作用的强弱配比差异控制了局部构造样式和盆地结构的差异,辽中和辽东地区新生代走滑强,主干断裂、构造样式具明显走滑特征;辽西地区古近纪早期伸展作用较强,东营组沉积期和新近纪走滑作用强,形成了明显的"伸展-走滑"叠加构造样式。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