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杂志简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595/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地质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地质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与成矿学、其他、岩石大地构造与地球化学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1-1552
国内刊号:44-1595/P
全年订价:¥ 480.00
创刊时间:1977
所属类别:地质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51
复合影响因子:1.31
总发文量:980
总被引量:18185
H指数:54
引用半衰期:5.2895
立即指数:0.2951
期刊他引率:0.5912
平均引文率:30.918
  • 关于南海构造演化动力学机制研究的一点思考

    作者:夏斌; 崔学军; 谢建华; 王冉 刊期:2004年第03期

    南海处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交汇处,演化历史复杂.由于研究思路、方法、手段和研究程度的局限,在南海扩张期次、扩张脊结构、动力来源等方面仍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其形成演化动力学机制上,主要有三种观点:(1)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出成因说;(2)地幔上涌成因说;(3)太平洋板块俯冲成因说.本文对前人有关南海动力...

  • 大别山东缘郯庐两期走滑剪切带形成的温压条件与造山带折返的关系

    作者:王勇生; 朱光; 王道轩; 刘国生; 宋传中 刊期:2004年第03期

    郯庐断裂带与大别造山带在大别山东缘相复合,并将大别-苏鲁造山带左行错开达500 km.本文以大别山东缘为研究背景,通过对郯庐断裂带两期左旋走滑韧性剪切带温压条件的估算及热年代学信息的分析,来探讨大别造山带在早侏罗-早白垩世之间的折返历史与隆升量.通过矿物组合、矿物变形特征以及白云母-绿泥石地质温度计得到郯庐早、晚两期剪切带的形成温...

  • 红河断裂带两侧地震震源机制及构造意义

    作者:朱俊江; 詹文欢; 丘学林; 徐辉龙; 唐诚 刊期:2004年第03期

    红河断裂带是一条大型的走滑断裂带.根据印支半岛前新生代的古地块与华南地块的接触关系,将红河断裂带海陆部分分为两段.断裂带自第三纪以来,经历了左旋运动、右旋运动,南北两段的活动性有一定的差异.根据断裂带两侧地震和震源机制解分析,震源深度0~33 km的地震在整个区域密集分布,较深的地震分布在断裂的北东侧.断裂带西北部断裂活动方式为逆...

  • GIS支持下地震与活动断裂关系研究——以上海及邻近海域为例

    作者:邬宁芬; 周祖翼; 劳秋元; 刘昌 刊期:2004年第03期

    以MAPGIS软件为基础平台,利用GIS缓冲区分析和空间叠加分析技术,研究上海及邻近海域地震与活动断裂的关系.研究区地震活动断裂的发育程度以继承性NE-NNE向为主,但其活动强度不及NW-NNW向及近EW向断裂;沿NW-NNW向及近EW向断裂两侧,中强地震发生频率明显高于NE-NNE向断裂;不同时代活动断裂与中强地震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表现为随着断裂活动时代变...

  • 东营凹陷中央背斜隆起带形成机制分析

    作者:任建业; 张青林 刊期:2004年第03期

    重建了东营凹陷构造演化过程,提出在盆地古近纪同裂陷期充填序列中,沙三段底界面S6'界面具有构造变格意义,过该界面盆地的构造应力场发生了由近南北向拉伸到NW-SE向拉伸的转换.在此基础上重新解析了盆地中央背斜隆起带,并指出中央背斜带是一个复合的构造系统.其东段的辛镇背斜的性质为受控于陈南铲式断层的大型伸展断弯褶皱,主要的活动期为Ek-Es...

  • 雪峰山安化-溆浦断裂带变形特征及ESR定年

    作者:杨奎锋; 杨坤光; 马昌前 刊期:2004年第03期

    安化-溆浦断裂是雪峰山西部一条重要的区域性断裂带.宏观上呈向NW突出的弧形,由数条从溆浦向南撒开的主断裂及其次级分支断层组成.显微构造、断层岩与石英脉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160℃附近)均显示,断裂带以浅层脆性变形为主,最深动力变质岩仅为糜棱岩化绢云母千枚岩.断层岩中石英脉ESR(电子自旋共振)定年显示,断裂在燕山期(156.9~136.2 Ma...

  • 西藏泽当蛇绿岩壳层火山熔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及成因

    作者:韦栋梁; 夏斌; 周国庆; 王冉 刊期:2004年第03期

    泽当蛇绿岩位于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东段,对其壳层火山熔岩的研究表明,该熔岩属亚碱性玄武岩,岩石化学上表现为低Si、Mg,高Al、Na的特征;稀土分布型式表现为LREE微富集,HREE平缓,不具有Eu负异常;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较为富集,反映出泽当蛇绿岩的形成并未受到俯冲作用的影响.通过对其构造环境的判别,得出泽当蛇绿岩形成于边缘洋盆环境,由于...

  • 金川超大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作者:王瑞廷; 毛景文; 赫英; 王东生; 汤中立 刊期:2004年第03期

    对金川超大型铜镍岩浆硫化物矿床岩石、矿石的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金川岩体的平均Cu/Pd值远大于原生地幔岩浆的Cu/Pd值,说明其岩石为因硫化物析离而失去Pd的岩浆所结晶;且岩石的PGE具有部分熔融趋势,与地幔橄榄岩接近,这些均指示存在岩浆熔离作用.该矿床岩石、矿石的PGE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模式比较对应,均可分为两种类型,反映了岩浆多...

  • 湘东北早中生代花岗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作者:彭头平; 席先武; 王岳军; 彭冰霞; 江志敏 刊期:2004年第03期

    湘东北早中生代花岗闪长岩(约165 Ma)Si02=65.4%~69.65%,K20+Na20=6.0%~7.17%,K2O≈Na20,A/NKC=O.96~1.13,为弱过铝质钙碱性岩石.该花岗闪长岩(La/Yb)CN=12.75~37.50,(Gd/Yb)cN=1.28~2.90,Eu/Eu =O.62~0.90,以富集LILE和亏损Nb-Ta、Ti、P为特征.初始87Sr/86Sr=0.711458~0.717461,εNd=-9.0~-12.3,其同位素组成明显有别于被认为其成因与地...

  • 江西彭山锡(铅锌)多金属矿田构造地质特征及成矿机理探讨

    作者:卢树东; 杜杨松; 肖锷; 徐春伟 刊期:2004年第03期

    江西彭山锡(铅锌)多金属矿田位于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中的九瑞地区.彭山隐伏钙碱性花岗岩体侵位为锡(铅锌)多金属矿的形成提供了热动力及成矿物质来源.自晋宁期形成的长期活动的基底深断裂和由彭山岩体底辟侵位形成的穹窿构造,以及由此派生的次级断裂带,诸如环形滑脱断裂、顶脱断裂和节理裂隙,都为含矿热液的运移和矿体就位提供了空间.形成彭...

  • 桂西北丹池成矿带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作者:蔡明海; 梁婷; 吴德成; 黄惠民 刊期:2004年第03期

    丹池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锡多金属矿业基地和著名的大厂超大型锡矿产出地.本文根据野外地质观察,结合同位素测年资料厘定了丹池成矿带内岩浆侵入期次.在研究不同岩石类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运用Al203-Si02、TFeO/(TFeO+MgO)-Si02、AFM、ACF图解以及Rb-Yb+Ta、Rb-Y+Nb、Ta-Yb和Nb-Y判别图,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对成矿带内花岗岩成岩构造...

  • 山东招远金岭金矿埠南矿区1^#脉流体特征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研究

    作者:李碧乐; 孙丰月; 王昭坤 刊期:2004年第03期

    金岭金矿埠南矿区成矿流体成分特征显示流体为有幔源流体参与的岩浆水与大气水的混合流体.均一法测温表明成矿温度在103~352℃,变化较大;通过Shenberger等和Hayashi等LogfO2-pH图解,温度较低的成矿中期阶段(250℃±)流体系统中的金明显比早期阶段(300℃±)富集.成矿流体中金主要以Au(HS)-2形式存在.根据含C02三相包体估算,流体压力在51~70 MPa之...

  • 海南二甲金矿的动力变形成矿作用及构造地球化学模拟实验研究

    作者:杨元根; 吴学益; 金志升; 王子江 刊期:2004年第03期

    海南二甲金矿是一个与戈枕韧性剪切带活动明显相关的金矿床.利用构造地球化学方法和构造地球化学模拟试验,研究了戈枕韧性剪切活动与金成矿的关系,结果显示:动力变形作用不仅导致混合岩发生明显的糜棱岩化,而且使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发生明显变化,同时伴随着一定的构造岩流体活动.动力变形中岩石的变形机制可发现有多种,其中以恢复作用比较有利于...

  • 胶莱盆地莱阳期原型盆地的沉积格局及有利油气勘探区选择

    作者:吴智平; 李凌; 李伟; 周瑶琪 刊期:2004年第03期

    胶莱盆地油气勘探目的层系莱阳组的沉积体现了湖盆由开始发育→萎缩消亡的全过程,不同构造位置其沉积相的组合特征存在差异.对古水流方向、大野头凸起等正向构造单元的形成时期的分析表明:在莱阳组沉积时期,莱阳凹陷为-受五龙村断裂控制的相对独立的沉积单元,湖盆水体较深;高密-诸城凹陷为-受五荣断层和沂沭断裂带控制的东北高西北低的快速充填...

  • 中国东部地区新生代岩浆活动对区域性CO2形成时间的制约

    作者:王兴谋; 夏斌; 陈根文; 阎汉杰; 陈海云; 郭栋 刊期:2004年第03期

    中国东部地区新生代存在4个岩浆活动期:第一期65~41 Ma,第二期41~21 Ma,第三期21~13Ma,第四期11Ma至今.对研究区内火山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古近纪早期火山岩以拉斑玄武岩和钙碱性玄武岩为主,后期特别是从沙三期开始逐渐转变为碱性岩石.火山岩中CO2包裹体含量统计表明,沙三段(Es3)中CO2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几个岩性段,而碱性岩中CO2的含量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