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贵州

当代贵州杂志 部级期刊

杂志简介:《当代贵州》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2-1108/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周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当代声音、当代视线_情暖多彩贵州、当代关注_贵州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当代关注_“四个轮子”一起转、天眼观察、天眼聚焦、我的扶贫故事/...

主管单位:中国共产党贵州省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贵州省委员会
国际刊号:1008-4967
国内刊号:52-1108/C
全年订价:¥ 619.20
创刊时间:1995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周刊
发行地区:贵州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3
总发文量:21017
总被引量:2094
H指数:10
期刊他引率:1
  • 写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文章

    刊期:2018年第16期

    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在全省县以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讨班上指出,要始终牢记关于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指示要求,写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

  • 以人民为中心 真抓实干 确保群众持续增收

    作者:杜朋城 刊期:2018年第16期

    4月16日至17日,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深入六盘水市六枝特区、钟山经济开发区、盘州市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和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抓紧抓实脱贫攻坚“春风行动”,扎实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优化利益联结,确保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 攻坚英雄——凝聚跨越赶超的奋斗伟力

    作者:李坤; 杨刚 刊期:2018年第16期

    翻开贵州跨越发展、后发赶超的历史,一部气吞山河的奋斗史诗感人肺腑。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贵州各族人民筚路蓝缕、攻坚克难的奋斗事迹让人感动,催人奋进。“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过去五年,贵州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化,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

  • 让文化的种子扎根基层

    作者:覃淋 刊期:2018年第16期

    “李书记,我们班要表演诗朗诵,您帮我们选一首有意境的诗吧。”“李书记,我们这个舞蹈动作手是应该向左还是向右舞动啊?”正是一年春光好,德江县枫香溪镇长征村长征小学里一片繁忙,大家都在忙活着排练“六一”儿童节表演节目。孩子们认真细致地一遍又一遍练习。而一旁的李书记也耐心指导,在学校一待就是一整天,累得满头是汗。

  • 风雨兼程乡邮路

    作者:王琳; 刘诗雅 刊期:2018年第16期

    1.7米左右的个头,一身绿制服,脚蹬解放鞋,记者在锦屏县邮政局启蒙支局初见54岁的张林昌时,他看起来比想象中更苍老,常年累月的负重而行,使得他走起路来背部微驼。 1987年,23岁的张林昌刚从部队退伍返乡,即将退休的乡邮员杨伍安找到他。“老杨跟我说,自己年纪大走不动了,我们这里山高路陡,外乡人也不愿来。

  • 鹧鸪园中发清音

    作者:汪枭枭 刊期:2018年第16期

    53岁的余必丽站在“鹧鸪园山庄”楼顶,门口的几百亩蔬菜大棚又让她想起了20年前坐火车去温州打工的情景:“经过湖南怀化时,我看到车窗外面全是蔬菜大棚。心想,鹧鸪园有那么多土地,我为什么不在家种蔬菜,还要出来打工?”去温州不到10天,余必丽就回到鹧鸪园村开始小面积试种蔬菜。令人欣慰的是,蔬菜种植的收入逐渐增加。

  • 三代人写创业史

    作者:杨艳; 梁健 刊期:2018年第16期

    在务川自治县涪洋镇胜利村的悬崖峭壁之上,蜿蜒盘曲着一条人工“天渠”,这条“天渠”被胜利村百姓誉之为“生命线”。提起这条“天渠”,那曾是当地人永难磨灭的记忆,重拾那段岁月,使人感慨万千。 4月4日,记者在遵义市务川自治县涪洋镇胜利村见到了当年的凿渠带头人——年过八旬的老支书王章礼。上世纪70年代,为了引水进村,王章礼和他的大儿子王...

  • 扶贫要持之以恒

    作者:江婷婷 刊期:2018年第16期

    “真是抱歉,实在是事情太多,抽不出时间。”4月3日下午,记者终于见到福泉市仙桥乡党委书记杨时江。灰黑色的上衣佩戴着党员徽章,眼神里透出一股旺盛的干劲儿。 产业扶贫项目资金申报、协调征地、合作社发展壮大的问题……半个小时的采访时间里,杨时江的电话就没停过。“这一年多时间,都是在乡里跑来跑去。”

  • “五皮村支书”念的脱贫经

    作者:向颖羿 刊期:2018年第16期

    “四月的樱桃、五月的李子、六月的桃子,还有七月的杨梅、八月的板栗……”望着村里满山的果树,黔西县素朴镇古胜村村支书冯长书的脸上满是笑意。

  • 22年深情坚守乡村小学

    作者:袁航 刊期:2018年第16期

    放学了,最后一个学生离开教室,吴浪才和妻子杨胜云叫上在一旁玩耍的女儿,往家里赶。 吴浪是贵州榕江县崇义乡归里村上归里小学的代课老师。上归里是崇义乡最偏僻、最贫困的村民小组,属贵州2760个深度贫困村之一。

  • 在山区小学上课的大学教授

    作者:张玲玲 刊期:2018年第16期

    在武陵山区的一所小学里,一位年逾花甲、身材高大的小学教师,正弯腰低头盯着电脑屏幕认真工作。他是万维明。 退休前,万维明是大连交通大学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而现在,他是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和平乡中心小学四年级(2)班数学老师。大学教授到山区小学里教数学并不常见。

  • 三尺讲台 一生情怀

    作者:华姝 刊期:2018年第16期

    “我希望山区孩子没有一个因为贫穷而辍学。”这是盘州市响水镇中学高级教师左相平的努力目标。 42年的教书生涯,左相平把一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为山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他曾获得过无数荣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中国首届陶行知教育奖、全国百名优秀校长、大山的脊梁——感动贵州教师特别奖、中国首届启功教师奖……“个人力量是渺小的,主要是我...

  • 做最有利于患者的事情

    作者:吕跃 刊期:2018年第16期

    4月2日上午,施秉县人民医院妇产科病房的通道里,产科副主任医师张安凤来回忙个不停,在不同的病房里巡查,观察产妇和婴儿状况;按照工作安排,她下午还有两台手术。 下午五点半,其他科室医生陆续下班,完成今天最后一台手术后,张安凤才从手术室走出来。“产科医生责任重大。”张安凤说。“1993年的9月,我刚过完22岁生日,就从贵阳医学院临床专业毕业,...

  • 大伙儿身体健康我就很开心

    作者:方亚丽 刊期:2018年第16期

    黔南州龙里县湾滩河镇翠微村,距县城70多公里,这里也是村医罗木的家乡。 1988年的翠微村,经济条件落后,村里没有卫生室,缺医缺药现象十分严重,罗木从医院里购买一些常用药物免费发放给患者,时间一长,村里的人渐渐熟悉了这位赠药的好心人。一次,一位患者不经意地对罗木说:“如果我们能在你这里打打针、输输液就不用往镇医院跑了。”1999年,罗木...

  • 仁医的仁心仁术

    作者:韦倩 刊期:2018年第16期

    “明天一起下乡去吧。” “要得。” 在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的医护办公室里,经常会传来这样的对话。每逢周末,主任医师于黔都会组织大家下乡,不是游玩,而是把肾内科优质的医疗资源带去基层,让更多的老百姓得到医疗服务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