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电影

当代电影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ontemporary Cinema

杂志简介:《当代电影》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447/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广告·美术作品、本期特稿、新作评议、创作谈、当代导演、当代导演、电影产业、文化研究、纪录片研究、多元视角、学术视野

主管单位:国家电影局
主办单位: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
国际刊号:1002-4646
国内刊号:11-1447/G2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87
复合影响因子:0.62
总发文量:6168
总被引量:22636
H指数:39
引用半衰期:5.7209
立即指数:0.0635
期刊他引率:0.8486
平均引文率:6.9965
  • 中国电影人才战略之电影教育--创作型人才的培养和电影新生产力的建构

    作者:倪震 刊期:2013年第01期

    中国电影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如何加紧创作型人才的培养,如何建构一支观念更新、年富力强、类型多样,适应国内外市场挑战的电影创作队伍的课题,鲜明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这既是一个电影主管部门对活跃在创作第一线的电影导演和主创力量循循善诱、合理引导的任务,也是电影教育部门如何加强创作型电影人才的培养,使得新一代电影人才顺利成长,担...

  • 专门艺术院校与综合大学艺术教育之比较——从影视专业角度

    作者:陈宇 刊期:2013年第01期

    本文着眼于影视艺术教育的领域,对专门艺术院校与综合大学的艺术教育进行了比较,从现状、理念、课程、方法等角度进行了相对系统的分析,提出针对中国当下电影教育的观点。

  • 英国电影教育战略

    作者:刘军 刊期:2013年第01期

    本文从英国电影近些年来的成功现象入手,揭示其背后的关键原因在于其电影教育战略的成功。英国大规模的电影教育战略,既培育了本国观众欣赏本土电影的审美文化和市场需求,更为英国电影产业提供了多元化文化背景的专业人才。英国电影人才的教育战略已上升到国家层面,从青少年抓起,跟产业对接,面向新世纪公民的基本素养国际竞争,其经验值得我国借...

  • 创作实践型中国电影教育

    刊期:2013年第01期

    题记:北京电影学院是目前中国最早成立、规模最大的电影高等专业院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实践、北京电影学院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培养电影创作人才的高等教育体系,开创和积累了创作实践型中国电影教育经验,在中国、亚洲乃至世界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专业价值。电影创作型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是中国电影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之一,

  • 生命的光影与光影的生命——崔嵬的电影世界及其动人的艺术魅力

    作者:李道新 刊期:2013年第01期

    生命意识是生命个体对自我或他人生命的自觉认识,既包括对人的生命活动及其意义的理解和阐释,也包括对存在、命运、生死等问题的终极追寻。文学艺术是表达和盛纳生命意识的最佳载体,电影艺术也不例外。在崔嵬这位"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党的文艺事业"的"无产阶级艺术家"的电影世界里,(1)诚然是"始终以一种职业革命家的姿态自觉延续并发扬...

  • 《一九四二》影片评析--死地上的族群生存实验——《一九四二》中的人生境界探求

    作者:王一川 刊期:2013年第01期

    看完刘震云编剧、冯小刚导演的影片《一九四二》,我一时缠绕在那场沉重的苦难体验中而难以脱身,并对其特别的结尾感到兴味浓郁。如果说,整部影片可以被视为一场死地上的族群生存实验的话,那么,这个结尾及其兴味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这里主要想考察的,就是影片对这场死地上族群生存实验及其结尾的刻画,而这种刻画一旦从人生境界视角去透视,就可显示...

  • 在伤悼饥饿中救赎新生

    作者:张颐武 刊期:2013年第01期

    看完《一九四二》,内心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有些话想说但不知从何说起,有些泪想流又流不出。这部电影的震撼不是明快的,而正是一种无法理清的"状态":把你抛到了电影里的那些人物的命运之中,抛到了那种绝对的绝望和无力之中,那种被抛弃的人的命运和战争与秩序的尖锐对比,那种来自饥饿的"赤裸生命"的挣扎求生和最终的死亡,都让人难以言说,...

  • 在历史和虚构的边缘——试论《一九四二》的整体性叙事策略

    作者:田卉群 刊期:2013年第01期

    分析《一九四二》与《集结号》一脉相承的对个体的人的关注,及影片所采取的宏大的整体性叙事策略,为此,不惜与历史真实之间形成某些矛盾和裂痕。

  • 《王的盛宴》

    刊期:2013年第01期

    一、个人艺术表达与商业追求杨远婴(以下简称杨):我有兴趣来观看《王的盛宴》,是因为陆川的每一部作品都试图加入新的想法。从作品序列上看,陆川创作的时间反差似乎越来越大:从《寻枪》、《可可西里》、《南京!南京!》到《王的盛宴》,前两部影片算是当代,第三部是民国,是现代,今天观看的第四部已经返回到了古代。这是你有心为之的职业设计,...

  • 《危城》

    刊期:2013年第01期

    林希原作与电影改编郑大圣(以下简称郑):我先大概介绍一下背景情况。制片方是作家出版社旗下的"百城映像",作家出版社是官方最大的文学出版公司,这是他们第一次做电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很多小说都被改编成了电影,现在他们想自己做。他们找到我,我就说想做林希的小说。因为我15年前就是林希的读者,我一直想这事,就是没机会。林希也是他们的...

  • 多元视角的丰富阐释——“新世纪女性电影导演的文化和美学研究”大型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万传法 周爱军 刊期:2013年第01期

    由上海戏剧学院、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办,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学科、《当代电影》杂志社联合承办的"新世纪女性电影导演的文化和美学研究"大型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11月24—25日在上海戏剧学院举行。本次研讨会共邀请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

  • 努力探寻艺术与商业的融合点——论新世纪以来女性电影导演的创作发展

    作者:周斌 刊期:2013年第01期

    新世纪以来,电影生态环境的变化给女性导演的电影拍摄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困惑。她们的创作在不断适应观众需要,积极探索市场规律的同时,也力图保持自己的艺术追求和美学风格。其中多数人在创作中努力探寻艺术与商业的融合点,力求兼顾和平衡两方面的元素,使影片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自己的美学追求,又能在电影市场上赢得广大观众的喜爱。

  • 导演徐静蕾的表演格式及其美学分析

    作者:厉震林 刊期:2013年第01期

    由于徐静蕾在执导的影片中有着编剧、导演、演员和制片人等多重电影身份,她能够将自己的表演理想贯彻到底,并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表演格式,即让角色具有演员的魅力特征,强调了演员的"自我魅力",呈现出一种书卷气之中的清丽形象,并将之极至化。她导演的作品有着一个显而易见的断裂地带,前三部的表演格式触及一些极限境地,例如生活流、局部性和话...

  • 香港电影女导演创作评析

    作者:顾春芳 刊期:2013年第01期

    本文以香港电影先后出现的约二十余位女导演的电影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不同时代背景和历史语境下香港女导演电影中呈现的家国情怀、文化乡愁和女性形象,并从女性电影的角度对香港女导演的群体创作进行了美学层面上的分析和归纳。

  • 《火烧红莲寺》被禁案的重诉与反思

    作者:陈墨 刊期:2013年第01期

    《火烧红莲寺》及武侠神怪片被禁案,需要重新申诉和反思。把成人童话形式的武侠神怪电影当做封建迷信,是一个错误的判断;说它会有不良社会影响,则在错误的观念加上错误的推理。这一错误判例的形成,虽是基于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的目标,实则是一种变相的文化专制,因为被禁者没有申诉与重审的机会。中国的教化传统源远流长且根深蒂固,它与民主与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