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杂志简介:《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655/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现代大地测量、地壳运动、地震地质、地球物理解释、观测技术

主管单位:中国地震局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
国际刊号:1671-5942
国内刊号:42-1655/P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91
复合影响因子:0.67
总发文量:2796
总被引量:21059
H指数:43
引用半衰期:5.4697
立即指数:0.088
期刊他引率:0.7508
平均引文率:13.1759
  • 智利Mw8.8地震重力变化的GRACE观测与构造活动分析

    作者:瞿伟; 安东东; 张勤; 王庆良; 张冰 刊期:2018年第06期

    利用GRACE重力卫星数据获取智利地区长期重力变化,提取特征点重力变化时间序列,分析2010年智利M_W8.8地震震前、同震及震后的重力变化,并将GRACE观测到的同震重力变化与球体位错理论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震造成发震断层上、下盘显著的重力正负变化;特征点重力变化时序均清晰地揭示出地震造成的重力变化跃迁现象及震后3个强余震的异...

  • 基于F-范数的不确定性平差模型的解算方法

    作者:鲁铁定; 朱国红 刊期:2018年第06期

    为提高基于F-范数的不确定性平差模型的解算效率,给出直接迭代算法进行参数估计。该算法无需sVD,解算过程简单且易于编程计算,同时给出迭代不收敛时的SVD-解方程算法。二元线性拟合及沉降观测AR模型的算例结果表明,这2种算法正确可行,与SVD迭代算法具有等价性。当迭代收敛时,宜使用直接迭代算法,收敛速度更快,解算效率更高;当迭代不收...

  • 亚太区域不同遮挡情形下多系统组合PPP定位效能分析

    作者:黄观文; 雷哲哲; 王进; 赵丽华 刊期:2018年第06期

    利用多测站实测GNSS观测数据,模拟四周遮挡(城市环境)、单侧遮挡(峡谷环境)和顶空遮挡(大型桥梁路基环境)3种遮挡环境,从可用卫星数、PDOP值、可用历元率、定位精度和收敛时间5个方面,综合分析多系统PPP技术的定位服务效能。结果显示,相比GPS单系统PPP定位结果,在无遮挡环境下,四系统融合PPP技术在可用卫星数、PDOP值、可用历元率、...

  • 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在GPS/GLONASS/BDS组合定位权比确定中的应用

    作者:刘金海; 涂锐; 张睿; 张鹏飞; 卢晓春 刊期:2018年第06期

    因GNSS系统间观测噪声、轨道精度的差异,采用经验权比进行组合定位难以得到最优结果。基于此,在GPS/GLONAss/BDS组合定位中引入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对GPS/GLONASS/BDS组合单点定位和基线解算中各系统观测值进行合理定权。实验表明,采用该方法确定的伪距观测值最佳权比为5:1:1,相位观测值最佳权比为1:1:1,有效提高了GPS/GLONASS...

  • 一种基于OpenMP的高效GPS卫星、钟差实时估计方法

    作者:高康; 张守建; 匡开发; 曹新运; 李建成 刊期:2018年第06期

    提出基于单观测值的Kalman滤波快速计算方法,并引入共享存储并行编程(OpenMP)技术实现协方差快速更新,从而实现非差GPS卫星钟差的快速实时计算。均匀选取55个IGS参考站,计算2017-03-20~03-30采样率为60S的卫星钟差。与IGS事后30S钟差相比,两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RMS互差优于0.5ns。选取未参与钟差解算的10个IGS参考站进行精密单点定位,...

  •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误差补偿技术的对流层延迟模型研究

    作者:陈阳; 胡伍生; 严宇翔; 龙凤阳; 张良 刊期:2018年第06期

    针对传统对流层延迟模型精度较低的缺点,基于神经网络模型误差补偿技术,在Hopfield模型基础上建立一个适用于北半球的高精度融合模型。以Wyoming大学提供的2010年全球120多个观测台站的气象探空数据精密解算的天顶对流层延迟(ZTD)作为近似“真值”,分析比较Hopfield模型、传统BP模型和融合模型的计算精度。结果表明,Hopfield模型的均方根...

  • 纬度因素对季节性时序TEC短期预报模型的影响分析

    作者:陈雨田; 刘立龙; 刘中流; 贺朝双 刊期:2018年第06期

    通过测试选取合适的时间序列长度,分析地磁指数,排除磁暴与地磁活动的影响,针对电离层TEC值的周期性变化及其随纬度的不均匀分布规律,采用季节性时间序列模型SARIMA和指数平滑模型Holt-Winters,利用IGS中心提供的TEC格网数据,对北半球不同纬度的48个区域进行预报,并通过定义日均相对精度和均方根误差来评定预报精度。结果表明,3种模型均...

  • 利用CORS观测资料反演四川地区水汽含量及其变化特征分析

    作者:杨菂; 丁一航; 吴康良; 罗晨曦 刊期:2018年第06期

    利用四川地区58个CORS站2012-2014年的观测数据,使用GAMIT软件反演其大气水汽含量,并分析水汽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四川地区水汽含量的空间分布具有东多西少的特征。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和PCA法得出水汽含量的分布特征与该地区的地形地势的线性关系。以CHDU、YBIN和HONY站为例,利用改进的经验模态分解结合频谱分析...

  • 船载多传感器一体化测量数据实时存储方法研究

    作者:宿殿鹏; 阳凡林; 冯成凯; 王明伟; 卜宪海; 杨安秀 刊期:2018年第06期

    基于船载水陆一体化测量系统,设计一体化测量数据存储格式、多线程网络通信、时间同步控制以及时间匹配技术,实现船载多传感器一体化测量数据实时存储功能,并将采集的多源数据统一存储到文件中。实验证明,该存储方法能有效提高系统的集成度,克服多传感器存储效率冗余的缺陷,提高测量数据存储性能。

  • 不同海潮模型对中国沿海区域海潮负荷位移改正影响分析

    作者:范文蓝; 姜卫平; 袁林果; 周伯烨 刊期:2018年第06期

    选取FES2004、EOT11a、TPXO7.2和Chinasea2010等4个海潮模型,首先通过矢量差评价不同海潮模型的潮波参数差异,然后利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23个沿海测站的GNSS连续观测数据,通过计算不同海潮模型改正前后GNSS时间序列的wRMS,评价基于不同海潮模型的海潮负荷位移改正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不同海潮模型的潮波参数存在mm级差异,且沿海区域差异...

  • 利用GRACE研究我国四大流域陆地水储量循环周期

    作者:丁一航; 黄丁发; 姜中山; 罗晨曦; 汤伟尧 刊期:2018年第06期

    利用改进的EEMD方法对我国四大流域GRACE水储量时序进行分解,得到不同频率的信号分量。结果表明,流域水储量变化信号具有多种周期特性,长江、黄河、淮河和珠江流域的水储量变化序列中分别存在3.05a、2.37a、2.37a和2.13a的水循环周期。

  • 龙门山前山断裂南段强震崩塌与1327年天全地震

    作者:王世元; 许冲; 刘韶; 孔军; 王明明 刊期:2018年第06期

    具有强震孕育能力的龙门山前山断裂南段附近地区的强震事件仅有以史料记载的1327年天全地震和仪器记载的1970年大邑6.2级、2013年芦山7.0级地震,这些地震均引发大量的崩塌、滑坡。调查对比发现,沿龙门山断裂南段大川-双石断裂沿线的典型地段分布的历史地震崩塌范围和运移距离都大于芦山地震所触发的崩塌,崩塌的方量和粒径表现为南西往北东...

  • 基于GPS观测的天津地区形变应变场与构造活动

    作者:纪静; 郭良迁; 张文朋 刊期:2018年第06期

    2006~2015年天津地区GPS连续观测站形变和应变计算结果显示,天津地区形变场和应变率场变化复杂,存在南北分带和东西分带特征。天津地区形变场和应变场主要受控于唐山-磁县地震构造带和张家口-渤海地震构造带等多组活动断裂的切割作用。

  • 基于精密水准的依兰-伊通断裂带北部地区垂直形变分析

    作者:邓董建; 苏广利; 许明元; 畅柳; 徐佳垚 刊期:2018年第06期

    利用依兰-伊通断裂带北部地区1977年、1991年和2015年3期精密水准数据,采取伪逆基准下的线性动态运动模型进行平差,并归算到选取的基准点,分别获取该区域2期相对速率场(1977~1991年和1991-2015年)。前一期速率场表明,大致以依兰-伊通断裂带为界,该区域长白山北部相对于小兴安岭南段隆升,最大相对速率为7.51mm/a;后一期速率场表明,...

  • 青海门源Ms6.4地震震源机制解与震源深度研究

    作者:尹欣欣; 赵林林; 杨立明; 陈继锋; 左可桢; 蒲举 刊期:2018年第06期

    选取甘肃、青海和宁夏区域测震台网19个宽频带数字台站的地震波形,采用CAP震源机制解方法,研究2016-01-21青海省门源县M_S6.4地震,得到其震源机制解和最佳震源深度。反演结果显示,最佳双力偶解为,节面Ⅰ:走向143°,倾角40°,滑动角71°,节面Ⅱ:走向347.2°,倾角52.6°,滑动角105.3°,地震矩震级为M_W5.9,最优深度解为7.7km,与其他结果(CENC、IGP-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