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科学

东北农业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Sciences

杂志简介:《东北农业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6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376/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育种·栽培、生物技术、土肥·植保、园艺、其他

主管单位:吉林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
国际刊号:2096-5877
国内刊号:22-1376/S
全年订价:¥ 148.00
创刊时间:1960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33
复合影响因子:0.64
总发文量:1633
总被引量:11711
H指数:20
引用半衰期:7.2552
立即指数:0.0909
期刊他引率:0.8395
平均引文率:17.1678
  • 携菌赤眼蜂防治亚洲玉米螟效果的研究

    作者:孙光芝; 张俊杰; 阮长春 刊期:2005年第03期

    在田间评价了携带昆虫致病细菌的松毛虫赤眼蜂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携带病原细菌的赤眼蜂寄生能力与未携带病原细菌的赤眼蜂无显著差异.释放携带病原细菌的赤眼蜂的防治效果比单纯释放赤眼蜂的高,最高达15.21%,平均为13.95%;携带病原细菌的赤眼蜂在田间的寄主搜索和寄生活动有助于病原细菌在田间的扩散,从而提高残留玉米螟幼虫的死...

  • 松毛虫赤眼蜂工厂化产品低温贮存的研究

    作者:鲁新; 李丽娟; 张国红; 刘宏伟; 洲; 丁岩 刊期:2005年第03期

    在3℃恒温条件下,对非滞育的松毛虫赤眼蜂的小幼虫期、幼虫中期、老熟幼虫期、预蛹期、蛹初期和蛹中期6个虫态进行了长期的贮存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贮存虫态对其贮存效果有较大影响,幼虫中期虫态贮存效果最佳,小幼虫期次之.小幼虫期和幼虫中期虫态贮存期不宜超过60d,其他虫态不宜超过15d.贮存期在20d内,单卵蜂数随贮存期的延长而下降,20d之后单卵...

  • 中国苜蓿切叶蜂的研究和应用

    作者:李建平; 杨桂华; 李茂海; 曲文丽; 毕良臣; 侯云龙 刊期:2005年第03期

    综述了苜蓿切叶蜂在中国研究和应用的历史及现状,其中包括在苜蓿制种和大豆杂交授粉上的应用效果、生物学特性和天敌情况.提出了在苜蓿切叶蜂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 苜蓿切叶蜂对绿僵菌的敏感性

    作者:李茂海; 李建平; 丛斌; 杨桂华 刊期:2005年第03期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测定苜蓿切叶蜂对绿僵菌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苜蓿切叶蜂的预蛹和成蜂对绿僵菌显著敏感.感染绿僵菌的苜蓿切叶蜂预蛹和成蜂分别在4 d和5 d时死亡率达50%以上,并在7.5 d和10 d后全部死亡,死亡的预蛹和成蜂分别有100%和98%的死亡虫体上产生分生孢子.

  • 草地螟成虫活动与幼虫发育的观察

    作者:孙雅杰; 陈瑞鹿; 高月波; 卢宗志 刊期:2005年第03期

    草地螟地面种群一般在夜间活动.成虫以21:00时至午夜在蜜源植物丰富的植被环境内活动最为频繁,在多种杂草和作物上产卵,卵多产在幼虫寄主植株的中、下部.幼虫3龄前多在卵寄主植物上栖息取食.测定了20℃和30℃恒温条件下饲育的幼虫头部、胸部宽度和身体长度.提出鉴别草地螟幼虫龄期时应按幼虫的头宽再辅以体长或胸宽,田间幼虫发生调查应侧重成虫...

  • 大豆食心虫预测预报的研究与应用

    作者:高月波; 卢宗志; 孙雅杰; 孔庆琴 刊期:2005年第03期

    总结了国内大豆食心虫预测预报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分别描述了大豆食心虫发生程度的短期、中长期预测、防治适期预测、不同生态因子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和在中长期预测模式建立过程中预测因子的选择和预测模式的应用效果.提出了大豆食心虫的预测预报存在的问题和前景.

  • 熊蜂和苜蓿切叶蜂在网室内对大豆不育系授粉效果的研究

    作者:杨桂华; 李建平; 李茂海; 曲文利; 毕良臣 刊期:2005年第03期

    报道了熊蜂和苜蓿切叶蜂在网室内对大豆不育系授粉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昆虫都是大豆不育系的有效传粉昆虫,用它们授粉后可使网室内大豆不育系的单株结荚数和单株粒数明显提高.释放熊蜂的不育系大豆平均单株结荚数和粒数分别为21.3个和43.1粒,释放苜蓿切叶蜂的不育系大豆平均单株结荚数和粒数分别为56.8个和128.2粒,苜蓿切叶蜂的授粉效果显著高于...

  • 螟黄赤眼蜂人工繁殖与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丽娟; 鲁新; 刘宏伟; 洲; 张国红; 丁岩 刊期:2005年第03期

    对螟黄赤眼蜂的形态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介绍,总结了我国螟黄赤眼蜂人工繁殖的方法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概括了目前与之相关的研究内容,提出加强基础研究和工厂化生产以及提高防治效果的合理化建议.

  • 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玉米螟的控害效果报告

    作者:阎惠; 于凤兰; 李兆芬; 白洪玉 刊期:2005年第03期

    频振式杀虫灯是利用昆虫具有较强的趋光、趋波等特性,引诱成虫扑灯,配以高压电网将其诱杀.该灯诱杀玉米螟效果明显,虫孔减退率高达94.84%,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适合在我省玉米螟严重发生的,2代区使用.

  • 吉林省蒙古栎林害虫危险性评价

    作者:王志明 刊期:2005年第03期

    按目前国内应用的评估方法,将吉林省柞树的7种主要害虫进行危险性评估.结果认为,栗山天牛对蒙古栎危害最重,应列为吉林省森林危险性害虫.

  • 马铃薯甲虫在吉林省发生的可能性分析

    作者:程义美; 崔良刚; 陈月颖; 史殿军; 王威 刊期:2005年第03期

    研究马铃薯甲虫的生活习性、危害、分布及发生的适宜条件,是防止该害虫传入的关键.吉林省种植马铃薯历史悠久,常年播种面积12万hm2以上,我省东部与国外该害虫疫区相距较近,疫情随时有可能传入,仅对此疫情传播的可能性进行了初步分析.

  • 不同氮肥水平及施药次数控制稻瘟病的研究

    作者:任金平; 王继春; 郭晓莉; 刘小梅; 张金花; 韩润亭 刊期:2005年第03期

    在不同氮肥水平和不同施药次数条件下,对水稻品种超产2号的稻瘟病发生程度和产量结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稻瘟病得到有效控制情况下,产量随着施氮肥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在稻瘟病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随施氮肥量的增加,稻瘟病加重,产量反而降低.掌握品种施氮量与施药次数的最佳组合可有效控制稻瘟病,获得最高产量.

  • 大豆花叶病毒超低温保存对毒力的影响

    作者:宋淑云; 晋齐鸣; 张伟; 李红; 沙洪林 刊期:2005年第03期

    大豆花叶病毒叶片分5个不同时期,冰冻于-86℃超低温冰箱中,次年取出接种于感病品种上.经测定,在-86℃超低温保存状态下,1个月以内能保持较强的病毒毒力,可以直接作为大豆花叶病毒毒源用于抗性鉴定接种.8~9个月毒力明显降低.在用于抗性鉴定之前,应先增加一次活体繁毒程序.

  • 吉林省部分水稻主栽品种抗稻瘟病性的研究

    作者:郭晓莉; 任金平; 刘晓梅; 张金花; 孙辉 刊期:2005年第03期

    应用我省稻区的82个稻瘟病菌株接种,分析了吉林省历年种植的水稻品种的抗瘟性.结果表明:近几年新育成的品种抗瘟性已有较大的提高,九稻41、通丰8号和九稻33的抗性优异,抗谱在95%以上,九稻44、吉玉粳、丰选2号、九稻46、九稻42、九稻39、超产1号、超级稻1号和通粘8号等品种的抗谱也较高.同一品种对不同地区菌株的抗谱有较大差异,生产上可根据其在...

  • 国家大区北方春大豆参试品种(系)对大豆花叶病抗性鉴定

    作者:刘玉芝; 刘佳; 王昱; 任淑华; 衣志刚 刊期:2005年第03期

    2004年对国家大区北方春大豆参试的36份材料进行了大豆花叶病的抗性鉴定.在防蚜网室内,人工接种大豆花叶病毒SMV1号和SMV3号株系.鉴定结果表明,在鉴定的36份材料中没有免疫的.接种SMV1号表现为抗的仅6份,占总数的16.67%,中抗的13份,占总数36.11%,中感的15份占41.67%,感病的1份占2.78%,高感的仅1份占2.78%.接种SMV3号表现为抗的仅2份占5.56%,中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