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与评论

创作与评论杂志 省级期刊

Creation and Criticism

杂志简介:《创作与评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3-1515/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小说园地、新锐之思、今日湘军 、文艺现场 、批评视界、影视镜像、文化广角、艺术纵横

主管单位: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湖南省文联
国际刊号:2095-2554
国内刊号:43-1515/I
创刊时间:1988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湖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54
复合影响因子:0.1
总被引量:1293
H指数:9
  • 文学的自信与超越

    作者:任美衡 刊期:2013年第10期

    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变成了世界的主要经济体,中国文学也被迅速地推到了世界文学的聚光灯下,与各国文学展开了彼此面对面的交流。经历了新时期30年的改革开放,这种交流既水到渠成,同时也难免躁动与误读。2006年,德国汉学家顾彬对“中国当代文学垃圾论”的评价即是个典型的事例。此后,面对着世界文学的庞然大物,“唱...

  • 主流文学与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机融合

    作者:黄宗喜 刊期:2013年第10期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事实上,世界各国都试图通过文学承传民族精神文化传统,因为它在建构国民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观,进而...

  • 伍尔夫诗学理论对中国文学批评的影响

    作者:崔海妍 刊期:2013年第10期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20世纪最重要和最具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现代小说的代表作家,现代小说理论最重要的创建者之一和女性主义先驱。在中国近九十年的传播之旅中,伍尔夫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就影响的领域来说,从高雅的知识分子精英文化到大众通俗文化,从文学创作到文学批评,从文学理论到女性思想,都可以窥见伍尔夫的身影。伍尔夫对中国文学创...

  • 民间视角中历史与现实的人性纠缠——1980年代以来新历史小说的价值观论评

    作者:丰杰 刊期:2013年第10期

    历史简而言之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客观意义上过去发生的所有事实,第二种是过去这些事实留给人类的记忆。由于个人的视角、兴趣、情感等因素的影响,人只能有限地记住部分历史。当时间不断流逝,被记住的“历史”在脑海中又会发生新的变化。因此,两种历史之间不可能画上等号,历史不可能被彻底客观还原。在文学创作的视野中,往往有一个价值体...

  • 论“新左翼”文学中城乡差别的价值评判

    作者:葛安凤 刊期:2013年第10期

    新中国成立之初,是一个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落后的农业大国。国家为推进工业化,在农村和城市进行了一场规模浩大、持久深远的社会变革,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这种围绕工业化建立的体制将城市和农村分割为两个部门。在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下,国家明确将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低价的食品及其他生活用品(如住房、燃料、水电...

  • 李云雷 我们如何面对这个变化的世界

    作者:李云雷 刊期:2013年第10期

    我们这个世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大到世界格局与国内形势,小到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处于一种剧烈的变化之中。这种变化的幅度有时会超越我们的想象,让我们的现在与过去之间充满了断裂,现在的我们几乎难以理解从前的自己了。不仅作为个体的个人是如此,中国也是如此,世界也是如此。

  • 中国乡村的“新现实”及其艺术化——以陈应松三篇近作为例

    作者:李云雷 刊期:2013年第10期

    陈应松最近发表的小说《野猫湖》、《夜深沉》和《一个人的遭遇》,向我们揭示了当前乡村中出现的新现实与新经验,并以迥然不同的风格呈现了出来,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成就。我想,这首先得益于陈应松在家乡荆州一年的挂职生活,这让他可以更深入地认识与理解当前社会的变化,并对各阶层尤其是农民的生活与心理有细致的把握,其次得益于他在艺...

  • 李云雷,以及我们这一代

    作者:刘复生 刊期:2013年第10期

    初识李云雷,是在北大读书时,他给我的印象是沉静稳健,很谦逊的样子,不过,随着了解的深入,我渐渐发现,这种表面的随和背后潜藏着独立不迁的坚定意志,尽管他很善于体谅和接纳他人意见的合理之处,即使对于明显不赞同甚至反感的意见,他也不会当面反驳与争执,最多只是微笑不语罢了。但是,从骨子里说,他是一个有“大主意”的人,外界力量...

  • 一个“沉默”的理想主义者

    作者:张楚 刊期:2013年第10期

    毫无疑问,跟云雷喝酒是件舒服自在的事。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从不打“酒官司”。这样的人我也遇见过,除了天生具有好酒量,还需具备一种癫狂的气质——比如我们小镇上绰号“佐罗”的保险推销员。“佐罗”一入席就成了天然的主宰者,挨个打圈,每人一瓶百威啤酒,站着咕咚咕咚一气灌完,再得意地拍拍肚子说些叽里呱啦的祝酒词。云雷不是这样...

  • 简论长篇小说《土地》的叙事策略

    作者:王泉 刊期:2013年第10期

    中国人的思乡恋土情结源于中国农业文明的发达。“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训在作家的生花妙笔中不知演绎出了多少动人的故事。湖南作家谭仲池的长篇小说《土地》以诗人的情怀书写新世纪农民的奋斗与困惑,在底层叙事和诗意叙事中,彰显出时代的主旋律。

  • 自我何以现身——读残雪《新世纪爱情故事》

    作者:王迅 刊期:2013年第10期

    我曾以为,莫言可能是当代中国最具先锋气质的小说家,在读完残雪近期创作的系列小说后,我可能要在某种程度上修改这个观点。残雪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作家,其创作特征如何,这些问题在文学史上似乎早有定论。但在我看来,这种定位很可疑,因为它很大程度上是从传统文学观念出发的错位评价,基本属于性质的观察。目前对残雪的研究文章可谓多矣...

  • 失魂的悲剧--评朱山坡的《灵魂课》

    作者:毕光明 刊期:2013年第10期

    《灵魂课》是一个令人不忍卒读的短篇,它讲述了一个让人倍感沉痛的故事。在城市畸形发展、拜金主义盛行的时代,农村青年不顾亲人的阻拦,一意追求城市梦,结果一个个从他们为城里人建造的象征着财富和权力的高楼上摔了下来,粉身碎骨,魂飞魄散,然而他们的灵魂仍然不肯离开城市,不愿意回到生养他们的乡村,他们只有一个心愿,“生前不能在城...

  • 浅析路遥、陈忠实作品中的民间文化立场

    作者:葛美英 刊期:2013年第10期

    路遥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娃,他的写作素材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农村生活。他内心深处始终牢牢纠缠着浓浓的故乡情绪,所以他的文字与陈忠实相比之下有着更多的沉重感,陕北大地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路遥,使得他把黄土地作为永恒的诗意象征,并且使由此升华而来的民间文化立场和人文关怀成为其作品最大的闪光点,也是最值得研究的地方。与路遥相同的是...

  • 乡土文学:叙述什么和如何叙述——以长篇小说《村庄秘史》为例

    作者:孔会侠 刊期:2013年第10期

    几十年来,乡土文学因其表现对象的相对静默,主题呈现出纯粹而集中的特征:国民性批判和精神家园的栖息所;而作家的主体情感,则围绕理性审视与自觉赞恋不断书写着思辨性的剖析与深情的牧歌。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城乡越来越同质的一体化,新时代背景下农村不再是象征现代文明的——城市生活的对峙物,而是被纳入整个国家以发展经济为主...

  • 谈田汉新诗的戏剧化特征

    作者:李丹 刊期:2013年第10期

    田汉(1898—1968)研究一直以戏剧为重,比较而言,他的戏剧创作成就大,影响范围广,以至于他早期的诗人身份往往被后来的剧作家身份所掩盖,故关于其新诗的研究成果较少。实际上,在决意从事戏剧活动之前的留日时期(1916—1922年),由于未确定适宜的文学表达途径,田汉曾尝试文学批评和新诗写作活动。在1920年致郭沫若的一封信里,田汉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