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评谭

创作评谭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创作评谭》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6-1080/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题 新世纪江西文艺二十年、人物、现象_文化消费中的“嗑cp”现象研究、现象、视点_“新世纪文学二十年”笔谈、视点、钩沉、谈艺、读诗...

主管单位: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国际刊号:1005-796X
国内刊号:36-1080/I
全年订价:¥ 150.00
创刊时间:1988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江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8
总发文量:1620
总被引量:290
H指数:5
  • 回眸柔石 温故《二月》

    作者:邹忠民 刊期:2018年第01期

    江西自古以来便是“江南昌盛之地”、“文章节义之邦”,所谓靖节文章、江西诗派、临川四梦、易堂学术、八大画风……等等,都是历代赣人奉献出的华彩辞章。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赣派文脉继往开来,一批批赣籍学人在各自领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同志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运用历史的、...

  • 为新诗一辩

    作者:木朵 刊期:2018年第01期

    启途情已缅——陶渊明 著处觅丹梯——杜甫 诗的确是神圣之物。它既是知识的圆心,同时又是知识的圆周。 ——雪莱 关于跨行连续,到底是什么赋予了它统治诗歌之韵律的权力?——吉奥乔·阿甘本

  • 对难度写作的再倡导

    作者:马永波 刊期:2018年第01期

    2002年4月,我在撰写年刊《难度写作》发刊词时,曾开列了刊物的大致“方向”,共有四条: 1、在平面化写作日益泛滥的今天,保持写作的深度和难度是对写作者起码的道德要求。

  • 抵达边界的抒情——马永波诗歌片论

    作者:远人 刊期:2018年第01期

    无论诗人还是诗歌读者,一旦接近诗歌,都必然在走近那些分行排列的语言时劈面撞上一个问题,那就是诗歌作为一种文学表达手段,它首先是如何到达那个作者笔下的。实际上,这个问题很容易被人忽略,但忽略问题并非意味问题不存在。恰好相反,正是这个问题的存在,才逼迫我们拨开分行的排列形式,

  • 说说马永波

    作者:王建民 刊期:2018年第01期

    “该说说马永波”,这个念头一直都在。此前没说,是因为其间属于“朋友义务”的责任感没消除干净。我与永波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结识了,很投缘。

  • 诗与思的完美结合——《九叶诗派与西方现代主义》读后

    作者:育邦 刊期:2018年第01期

    从某种意义上说,日趋成熟的现代汉诗也正是从20世纪40年代才显露出其特有的外形、技艺、特征和内核。现代汉诗的形成经历了从白话诗到新诗的流变。白话诗首先解决了语言问题,即不再要求用文言用格律来作为写诗的基本先决条件,白话成为被认可的诗歌写作语言。而新诗,即在意识上,写作方式上,写作技巧上寻找更为深入生命深入诗歌的全方位努力...

  • “寄物居”式写作的价值

    作者:饶翔 刊期:2018年第01期

    2017年12月9日上午,“生活表达绽放——南昌作家王芸、杨帆、宋小词研讨会”在鲁迅文学院举行。王芸、杨帆、宋小词是南昌市文学艺术院近年引进的有较强创作实力的专业作家,她们的创作以各自鲜明的风格直面当下、关注生活、探触人心、挖掘人性,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创作成果,受到文学界的高度关注。此次研讨会是江西省作协、南昌市文联积极争取...

  • 论杨帆的无逻辑叙述

    作者:贺绍俊 刊期:2018年第01期

    杨帆是一个很特别的作家,特别在于她的感觉非常丰富和敏锐。她的特别也在她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但是没有得到更多人的重视,这可能有整个批评界跟着时尚跑的原因。杨帆的感性思维特别强,这就带来她叙述的色彩特别丰富,也善于进行情感性表达,可以说她有时将感性思维发挥到极致,以至于你都找不到她的叙述逻辑。

  • 在微光里直立行走

    作者:刘颋 刊期:2018年第01期

    《直立行走》是宋小词比较成功的一篇作品。由此我想到一句话“在微光里直立行走”。可能这是宋小词的写作理想,而且我也看到她这样一种努力。

  • 当疾病遇上文艺

    作者:程桂婷 刊期:2018年第01期

    记忆中故乡的清晨,都是从奶奶的咳嗽声中开始的。奶奶患有迁延不愈的肺结核。结核是传染病,母亲和我都不幸被传染了。先是母亲患上了淋巴结核,再是我患上了肺结核。结核,就这样成了我幼年时代甩也甩不掉的“亲密伙伴”。

  • 九零后创作生态及部分作品扫描

    作者:苏抱琴 刊期:2018年第01期

    近两年,九零后作家作为一个年龄上最具优势的群体,集文学杂志和评论家的各种偏爱于一身,同时在世界文学遗产的继承上,又以新世纪更开阔的文化视野,获得了明显优于解放后、改革开放前出生的几代作家当年的条件,而吸纳了更全面的营养。本文即对这部分作家所面临的社会生态进行分析,并对其中部分作品进行扫描。

  • 乡土散文中的“三农”书写——以近十年来的乡土散文创作为考察对象

    作者:李保森 刊期:2018年第01期

    近些年来,以乡土这一特定空间为主要观照对象的散文写作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现实性、批判性和忧思性,这无疑与中国乡村社会的现实状况有着密切关联。这些文本以“三农”为主要描写对象,试图真实描绘当下的乡村图景,传达写作者的忧患意识和复杂情感。这一写作倾向,一方面扩展了散文文类的表现视闽,促成了散文的文体变革,如“返乡体”、“非...

  • 穴居者丁伯刚

    作者:蔡勋 刊期:2018年第01期

    恐怕打灯笼都难找到第二个像丁伯刚这样的人。他把自己锁在设定的一座城池,鲜与生活的热闹场亲近。他严格挑选狭小的交往圈子,生怕言多有失,或不能取悦他人,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步入天命之年,他日益向往古代隐士那栖身林泉、闭门著述的生活方式,自由自在,荣枯淡定。

  • 唯一的聆听者——林莉印象

    作者:宋亚萍 刊期:2018年第01期

    我一直记得见她的第一眼。城镇中学那幢老教学楼,现在仍伫立在小山包上,二楼最靠里的那间教室,初二(四)班,我坐在座位上,前面的女生转过了身。学生发式下她一张柔美精致的侧脸轮廓显露山水,肤色是吹弹欲破的娇嫩,说话的时候,一抹桃红飞上脸颊。她眨了几下眼睛,

  • 影像时代中的手机摄影

    作者:李莉 刊期:2018年第01期

    悉尼大学学者克里斯·切希尔(Chris Chesher)的著作《在影像与信息之间:摄影历史中的iPhone照相机》,专门做了相关文化技术、移动传播与iPhone手机之间关系的移动媒介研究。他将摄影的历史从影像传播的角度分成四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