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评谭

创作评谭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创作评谭》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6-1080/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题 新世纪江西文艺二十年、人物、现象_文化消费中的“嗑cp”现象研究、现象、视点_“新世纪文学二十年”笔谈、视点、钩沉、谈艺、读诗...

主管单位: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国际刊号:1005-796X
国内刊号:36-1080/I
全年订价:¥ 150.00
创刊时间:1988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江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8
总发文量:1620
总被引量:290
H指数:5
  • 守望或者坚持

    作者:谢冕 刊期:2011年第05期

    2011年6月,一群知名文艺家评论家在北京市文联的召集下聚集京城,围绕"让文艺回归心灵"主题共同参与了2011北京文艺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名著名文艺评论家、作家、电影导演、音乐人等参与了华山论剑式的热烈探讨。探讨内容涵括文学、美术、音乐、影视等各个艺术门类,并且直指当下文艺界的诸多短长。本刊以"文艺批评的困境与坚守"为题,选发部...

  • 让电视文艺回归心灵

    作者:曾庆瑞 刊期:2011年第05期

    <正>文艺作为一种用审美的方式认识世界的精神文化现象,在内容和形式上原本就是心灵的。我们都知道,艺术作品都是文艺家的内心世界外化和物化的表现,都是文艺家用心灵发现生活感悟生活并且提炼生活,进而艺术地再现和表现生活的创造性结晶,都是文艺家心灵活动的结果,也还都是接受者用心灵活动

  • 文艺评论的三个关键词

    作者:黄会林 刊期:2011年第05期

    <正>文艺评论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使命。它的任务是双面的,我们的文艺评论要面对双面的职责,即正面和负面。它对于正面文化现象,理应以慧眼识珠的胆识和见地,亮出鲜明的观点,对社会发挥引领的作用。同时,它对于负面的文艺现象更有一种责任,就是需要认识它,需要解剖它,需要不留情面地进行争辩。

  • 媒体文化与精神生活的重建——以媒体文化中的“小品”为例

    作者:孟繁华 刊期:2011年第05期

    <正>媒体文化在今天是一种具有文化领导权的文化,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意识形态。它是一种有别于"权力意志"的意识形态。表达权力意志的意识形态不但支配着物资生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重要的是这种意识形态又在不断地强制推行中,试图抹去它的"虚假意识",并极力凸现它的"合理性""普遍性""永

  • 批评家的勇气和作家的胸怀

    作者:周晓枫 刊期:2011年第05期

    <正>两年前我站在这里质疑批评家,把学术探讨变成人际周旋,觉得他们词库里有太多褒义词,却像缺血一样缺乏贬义词的储备。研讨会就像帕瓦罗蒂们演出,比着飙高音,及至失真的海豚音。当批评失去贬义词的时候,就像阳光下的物体没有阴影,只能证明它不是真东西,不过是画在纸上的扁平之物。现在,我认识到,我仅仅是截取了一个环

  • 落实两个“重大”要求 文联应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郜海镭 刊期:2011年第05期

    <正>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一切物化的劳动最终都将沉淀为文化而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就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总成绩,或是人类全部思想和行为的总记录。虽然文化的创造者可以表述为所有人类自身,但具体到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杂技、影视、

  • 解读的六个关键词

    作者:李贤锋 刊期:2011年第05期

    <正>关键词一:筹款1922年9月的一天,两名青年来到南昌一家大银行的行长室,一名是美国装束的阔少爷,另一名是随从翻译。阔少爷走近行长,用英语自我介绍,大意是:我叫×××,对不起,不会说汉语。我父亲刚刚病故,我不

  • 鲁迅文学院江西班作品专辑

    刊期:2011年第05期

    <正>鲁迅文学院江西班学员名单班长:江华明副班长:刘付生学习委员:安然(女)班务委员:程晖文体委员:郑庆玲(女)第一组:邓诗鸿江华明安然(女)郭远辉

  • 鲁院,给我火上浇油

    作者:江华明 刊期:2011年第05期

    <正>2008年底景德镇市作协换届当上主席时,着实点燃了一下我心中几乎湮灭的灯火。我着手忙活恢复《景德镇文艺》杂志和协会组织与文学活动工作,为了填补杂志的空档和证明自我文学情结依然,我偶尔也弄一两篇连自己也觉得上不了台面的散文小说。就是老找不到感觉。再就是上班下班,订些文学期刊翻翻。仅此而已。

  • 以文字结梯,一步步向灵魂靠近

    作者:洪忠佩 刊期:2011年第05期

    <正>家庭的变故,把阴霾的天空一直笼罩在我的少年时期。13岁的时候,我为生活所迫,不得不离开了初中二年级的课堂。从乡村到县城,哪条路可以让我前行?我不知道。我每天只有周而复始地挑起100多斤的担子,才能帮助母亲解决一家人的生活来源。稚嫩的肩膀,从红肿到结茧,我都是近乎麻木的。一年四季,因

  • 一个虚无主义者的自白

    作者:王彦山 刊期:2011年第05期

    <正>我们所处的时代,太强大了,我们总是身不由己地或者积极主动地投身其中,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走。至于方向,似乎没人能给出答案。我们每天在各种各样的噪音汇流成的和鸣中醒来,合唱开始了:我们表情凝重,严肃如康德走在哥尼斯堡的小镇上,可亲爱的,我们早没有了18世纪的那份闲情,我们步履匆匆,更像在赶赴殡

  • 关于电影《背影》

    作者:程晖 刊期:2011年第05期

    <正>电影《背影》通过两个单亲家庭的重组以及一对非亲姐妹的成长,讲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关于爱与奉献的故事,书写了如泰山般厚重的父爱以及孩子对父爱的敬仰和感恩。与时下那些动辄投资数千万、上亿万的大片比,这部电影只能算是小题材、小制作,讲述的故事是很不起眼的小事,剧中人物也是非常普通的淳朴农民。然

  • 我为什么而写作

    作者:草玄 刊期:2011年第05期

    <正>一天,有朋友心血来潮,忽然问我:"你为什么而写作?"我回答:"为了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写作。"朋友大骂:"你丫有这么崇高?"我只好修改答案:"那就为了解放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而写作吧!"朋友唾骂:"你丫怎么不去死啊?"

  • 练习发音

    作者:吴素贞 刊期:2011年第05期

    <正>2008年以前,我写短小说,但我却一直认为自己处于喑哑状态,我敲打文字,给它们打上逗号,句号,感叹号,在段与段之间写下一个个虚构的故事,从中也得到满足,但始终无法感知来自我身体内部的节奏与韵律。我笃信,还有一种声音在等待着我。2008年江西省谷雨诗会在金溪召开,我认识了三子等一批诗

  • 我的才女梦

    作者:刘建华 刊期:2011年第05期

    <正>我的才女梦因《水浒》而起。记得12岁那年,我从父亲的箱子里翻出一部书,书名叫做《水浒》。那是我的第一部课外书,也是我高中毕业以前唯一的课外书。因为有了这部书,我就变得跟别的小女伴们不一样了。小女伴们下学后,放牛的放牛,割猪草的割猪草,得了空就踢踢键子,打打羽毛球,或者聚在一起玩玩"攻城"游戏;而我一下学,扔了书包便溜进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