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评谭

创作评谭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创作评谭》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6-1080/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题 新世纪江西文艺二十年、人物、现象_文化消费中的“嗑cp”现象研究、现象、视点_“新世纪文学二十年”笔谈、视点、钩沉、谈艺、读诗...

主管单位: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国际刊号:1005-796X
国内刊号:36-1080/I
全年订价:¥ 150.00
创刊时间:1988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江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8
总发文量:1620
总被引量:290
H指数:5
  • 文艺“三俗”背后的观念误区

    作者:赖大仁 刊期:2010年第06期

    <正>在当今社会文化开放性多样化发展的大格局中,一方面各种形态的文化和文学艺术不断创新探索,呈现出大繁荣大发展的蓬勃趋势;另一方面,文化艺术领域里的低俗化、庸俗化、媚俗化(简称"三俗")现象也在不断滋生蔓延,成为一种社会文化"公害",让人们难以容忍。"三俗"文化的危害不言而喻,它会使人像吸食了一样神

  • 坚守文艺的精神品位

    作者:周劭馨 刊期:2010年第06期

    <正>我国当下正在进入消费时代,消费主义狂潮汹涌澎湃,席卷每个角落而且没有边界。"它既不尊重以前不受影响的领域,也不支持当下文化版图的制定者。"①同样地它也毫不客气地向文学艺术不断渗透,使其在各种诱惑下,造成文艺观念混乱,创作心境浮躁,出现一些庸俗、粗俗、媚俗的东西。因此,对

  • 文学艺术“俗化”倾向的价值语境反思

    作者:陈平辉 刊期:2010年第06期

    <正>当今社会,文学艺术低俗化、庸俗化、媚俗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人们多半将眼光盯着创作者与读者。但是,作为作者与读者的个体往往是弱势群体,而强势群体则是掌握着主宰权、评判权、话语权、平台权的官方、媒体。在一个非线性的复杂现实中,线性思维是危险的。在政治和历史中,我们必须牢记,单极因果性可能会导致教条

  • 春夜遐思录

    作者:朱航满 刊期:2010年第06期

    <正>一立春那日,我在家中闲来翻书,在胡兰成的《中国文学史话》中读到一段颇为动心的话,于是便抄在了手边的纸片上,那段话这样写道:"真正的文人,我想他对着书桌纸笔时必有着如对天地神明的敬虔端正的。因为好的文章如风,吹得世间水流花开,此风是惟有从神境而来。但这神与宗教是两回事。"胡兰成曾附逆为汪伪政府的

  • 人间自有真爱在

    作者:张守仁 刊期:2010年第06期

    <正>我多年没有读到如此真诚、如此坦率、怀带忏悔意识的至情之作了。学颜兄写得动心,我读得动情,读了一遍又一遍,沉醉其中,以致错过了不少南非世界杯足球健儿们在绿茵场上攻防拼搏的激烈场景。但我认为这本书也是作者的一种拼搏——灵魂里坚守忠

  • 关于女人

    作者:温燕霞 刊期:2010年第06期

    <正>殉情在情感使用越来越节俭的今天,"殉情"之事已很难得。偶尔发生,耳闻目睹的人们也不像我们的先辈,会对此事大加赞赏。个体生命的价值在人文旗帜高扬的年代里,是愈来愈受到重视了,这应该说是人类的一大进步,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

  • 谈论爱情的时候说些什么

    作者:夏晓原 刊期:2010年第06期

    <正>故事的道德和道德的故事《六个道德故事》是侯麦的第一个系列。1959年前后的侯麦,几乎没有人愿意与他合作。比起特吕弗的《四百击》和戈达尔的《筋疲力尽》来,侯麦描写美国小提琴手在巴黎成为流浪汉的《狮子星座》毫不为人接受,在票房与评论上都遭到惨

  • 鲜血铸就的苏区之魂——评电影文学剧本《血色1934》

    作者:李晓林; 曾学优 刊期:2010年第06期

    <正>上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其中,江西赣南地区瑞金为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简称为中央苏区。中央苏区经过五次反"围剿",最终北上长征转移,中央苏区的红色斗争史,永远值得后人纪念。

  • 古意、乡愁与冷凝之美——吴素贞诗歌评析

    作者:熊国太 刊期:2010年第06期

    <正>在《创作评谭》2009年第5期和《诗刊》2010年9月号上,《五月札记》和《伏在胸口的植物》两组诗给读者留下了较深的印象,也让诗爱者记住了一个名字——吴素贞。我并不认识吴素贞,更不曾谋面。去年9月,因为要研究一个有关江西部分诗人作品的课题,我翻阅了

  • 芦苇(外一篇)

    作者:喻军华 刊期:2010年第06期

    <正>我一直深感遗憾,在有关荆轲刺秦王的文字记叙和影视画面里,竟然没有芦苇的影踪: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

  • 塔西提岛的画布(外一篇)

    作者:何立文 刊期:2010年第06期

    <正>事实上,人的不容侵害的权力在于,他作为个人,以自己的存在为着眼点,出自内心地作出决定。——卡尔·雅斯贝斯麻风病像一个阴险小人,一步一步地蚕食着那具曾经高大伟岸的躯体。南太平洋塔西提岛丛林中的一间小木屋里,双目失明、腰部围着帕利欧的思特里克兰德,左手端着调色盘,里面的颜料已经干

  • 故里坊事

    作者:彭秋平 刊期:2010年第06期

    <正>油印室庵堂离村半里,青砖黛瓦,飞檐高挑,是村里最气派的建筑。远远看去,庵如一只黑色的鸟,带着自己的体温和呼吸,蛰伏在青枝绿叶间。庵前池塘波光粼粼,庵后橘林葱葱郁郁,左右禾田簇拥,稻香、橘香及花草水气萦绕着庵堂,贫寒却富有诗意。庵堂成了我们的小学。每当庵堂里读书声响起时,庵堂这只鸟呀,便有振翅欲飞的动感。

  • 生命中相遇过的植物

    作者:胡永良 刊期:2010年第06期

    <正>橘香我是在赣西红壤丘陵间的一座村庄长大的。记得大约七八岁的我,瘦小光洁的额头上渗着细小的汗珠,走遍了村前村后的每一条路,跨过了每一块石板桥,走过每家每户的檐廊,穿行过每一条巷子,熟悉了每家人的牲畜。后山的灌木丛林成了我的熟地,我知道雨后哪棵树下会魔术般生长出一丛丛红的、黄的

  • 江下

    作者:郭永明 刊期:2010年第06期

    <正>水能吞噬一切,不管多么巨大坚硬的物体一旦投入水中,便没了踪影。我曾用尽全部的力气将一个比我身体还重的岩石滚入村前的池塘里,岩石发出一声沉闷的声响卷进水里,没有看见我期想中四溅的水花,岩石就倏地不见了,这让我感到骇然。池塘是一个有着极大吸引力的魔窟,它幽深的冒着凉气的水面就

  • 荡漾:鄱阳湖诗章(组诗)

    作者:大卫 刊期: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