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评谭

创作评谭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创作评谭》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6-1080/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题 新世纪江西文艺二十年、人物、现象_文化消费中的“嗑cp”现象研究、现象、视点_“新世纪文学二十年”笔谈、视点、钩沉、谈艺、读诗...

主管单位: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国际刊号:1005-796X
国内刊号:36-1080/I
全年订价:¥ 150.00
创刊时间:1988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江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8
总发文量:1620
总被引量:290
H指数:5
  • 卷首

    刊期:2006年第06期

    <正>张锐强在《集体记忆:旗帜与符号》一文中写道:“集体记忆每每让我无限温馨。因为它给了我无限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我可以放心大胆地招摇过市,而不必担心被人当作异类乱棍打死。但从大的方面来说,集体记忆在更大程度上恐怕代表着不幸。如果从文化的层面来考证的话,因为错

  • 作瓷手记(散文四篇)

    作者:郑云云 刊期:2006年第06期

    <正>大雨中的窑火离开窑场半个多月,胜照打来电话,又要满窑了,这一窑烧出,我走前留下的那些作品。差不多就出齐了。胜照说,若有时间,可赶过来看看。我将手边的事放下,随便带上两件衣衫,就上了路。因为常出门,旅行包里的日常物件都是备好了的。坐在大巴上没事,就想,这回去,还往不往天涯上贴手

  • 读《西游记》

    作者:宋唯唯 刊期:2006年第06期

    <正>第一回读《西游记》,是八九岁的小孩子。还记得那本书,从箱笼里头找出来的,在一个寂静的中午,暖洋洋的阳光照着门檐,有一片阳光投到厅堂的木桌子上,春日的阳光带着油菜花晒香了的气息,乳燕飞回家,它们的路径,每一回都会自菜园的李子树上掠过,它们在房梁的小巢里唧唧喳喳的,一个小小的人儿,

  • 巴西利亚掠影

    作者:李国强 刊期:2006年第06期

    <正>我到过不少国家的首都,也惊叹过一些首都城市建设的大气与典雅。然而,当我乘夜航班机,从进入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上空开始,到穿行其间、离开之后,这座崛起于巴西中部高原的新城,对我所产生的视觉的冲击力、心灵的震撼力和情感的记忆力,却是空前的。

  • 鄱湖青阳腔

    作者:梅曙平 刊期:2006年第06期

    <正>追寻着青阳腔的绝唱,我来到了坐落在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处的湖口县。在号称江湖锁匙的石钟山上,有一座描龙画凤、镏金上漆的古老戏台。我在戏台前悠悠闲闲地坐了下来,一杯窈然的庐山云雾,袅起了迷离的轻烟。那应该是一个晚春的下午,浓密的树荫揉碎了阳光,细细地撒在我的脸上,身上,像一枚枚明清的铜钱。

  • 最后的赣傩——写在《国务院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之后

    作者:余达喜 刊期:2006年第06期

    <正>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西南丰跳傩、婺源傩舞、乐安傩舞、萍乡湘东傩面具榜上有名。一个省区有四个县区的傩同时人选第一批部级名录,这在全国也是非常少见的。似乎这也是建国以来,江西傩舞(简称赣傩)第一次在国家背景和中华民族文化体系或框架下得到

  •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四届江西省青年摄影艺术展综述

    作者:华涛 刊期:2006年第06期

    <正>近年来,江西省文联、省摄影家协会主办的两年一届的全省青年摄影艺术展览,以弘扬“五四”精神,反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激励广大青年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热爱祖国、深入实际、追求真理、贴近生活、求真求实

  • 守望乡土中国的精神家园——对话2005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得主李伯勇

    作者:周鸿; 李伯勇 刊期:2006年第06期

    在中国小说学会主办的2005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评选中,江西作家李伯勇及其作品《恍惚远行》以扎根现实乡土,力图写出现代性观照下南方土地之魂等特点.受到全国文学界、评论界的关注和好评,被誉为新乡土小说的代表作。我刊曾于2005年7月号、2006年7月号刊发评论文章对《恍惚远行》予以推介。此文为《江南都市报》记者周鸿对李伯勇的专访。

  • 一个返乡者的旅途——读三子的诗

    作者:江子 刊期:2006年第06期

    <正>一只要端坐电脑前,十指敲击键盘,一道神秘之门就会因此轻启,一个武侠小说里的江湖由此重现:口水板砖横飞的论坛,穿马甲的隐形人,娱乐界的八卦新闻,木子美,芙蓉姐姐,流氓燕,二月丫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视频聊天。老徐的博客……

  • 淘洗生活的诗性——李晓君散文印象

    作者:刘畅 刊期:2006年第06期

    <正>一个苦吟的诗人,用忧郁的目光搜寻着灵魂的栖息地,这是李晓君的散文给予我的最直接的印象。读罢他的两本散文集《昼与夜的边缘》和《时光镜像》(后者即将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就像是生活在梦境与现实的交界处,捕捉着游离不定的影子,用情绪的流动把它们归拢在一起。或许是诗人的特质使

  • 尘烟在上(外二篇)

    作者:郑庆玲 刊期:2006年第06期

    <正>10月25日。建设路一号。五楼。一辆小型货车把我所有的行李连同我自己都带进了这个院子——一幢有老式铁门和门卫的八层楼小区。小区在建设路和林荫路交界的位置上,是我以往比较陌生的地带,因为陌生,也有一种远离人群的安全感。我需要这样的感觉。

  • 祖父在阳光中(外一篇)

    作者:张慧敏 刊期:2006年第06期

    <正>一想到老家,记忆里就总是横亘着一面墙,以及那墙边似乎总也醒不过来的昏睡的冬天。那面墙从早到晚在阳光里浸泡着,成了严冬里最温暖的一角。和它一起漫泡着的,还有我的祖父。祖父斜靠在木椅上。微闭着双眼,黑色的棉衣棉裤已穿得褪了色,在阳光里像一截洒满金光的枯木。很多次,这样的场景在我

  • 阳光透窗,情透纸背——《一缕阳光透窗来》序

    作者:舒信波 刊期:2006年第06期

    <正>日前,新余市文联主席李前先生来电话说:市里一位青年作家写了一部散文书稿,托他请人为之写序。我当即答日:你自己就是散文家,文气相投,你写正是如鱼得水。他说:这是他的第二本散文集,第一本的序就是我写的。对于文学新人新作的展现,我一向是由衷高兴的,未加思索,随口应下来。

  • 悲风已过,浩气长存

    作者:王启海 刊期:2006年第06期

    <正>在民族灾难空前深重、新旧思想激烈搏斗的晚清,萍乡人文廷式以其磊落的胸怀、过人的胆识、惊世的才华,以及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一往无前的献身精神,极大地震动了当时的朝野,甚至影响到国外。他不同凡响的言行,无愧于清史上一位重量级人物,一位杰出的文天祥家族的后裔。

  • 抚摸历史的疼痛

    作者:赫东军 刊期:2006年第06期

    <正>肖麦青先生精心创作的《晚清悲风——文廷式传》,是一部极富个性的人物传记,也是一部将传记人物的个人命运,与晚清社会的兴衰紧密结合起来的佳作。肖麦青先生在创作之初,就多次和我谈到过这部作品,正式出版后,又承蒙肖麦青先生厚赠,使我又能够细细地品味,并随着他的笔走进风起云涌的晚清历史,走进文廷式波澜起伏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