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草业学报 江河源区人工草地群落特征、多样性及其稳定性分析 【正文】

江河源区人工草地群落特征、多样性及其稳定性分析

作者:史惠兰; 王启基; 景增春; 王长庭; 王杰; 王柳英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 西宁; 81000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39;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 西宁; 810001; 青海畜牧兽医高职学院; 青海; 湟源; 812100;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青海; 西宁; 810008
江河源区   人工草地   群落特征   多样性   相似性系数  

摘要:对江河源区人工草地群落特征、多样性及其稳定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草地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因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有明显的差异,群落演替从5龄到6龄,各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增加,生物生产量降低,群落相似性系数增大.5龄老芒麦+早熟禾混播人工草地(LP5)群落的地上生物量最高(379.6 g/m2),老芒麦单播(ES5)居中(323.4 g/m2),对照组(CKF5和CK5)最低(124.3和118.6 g/m2).6龄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依次为原生植被+封育(VP6,310.1 g/m2)>老芒麦+早熟禾混播(LP6,216.3 g/m2)>老芒麦单播(ES6,190.8 g/m2)>对照(CK6,88.7 g/m2).群落间相似性系数的变化说明,单播(ES)与混播(LP)人工草地群落有趋同演化的趋势.人工草地群落随着结构的复杂化,与对照群落间的相似性提高,说明群落处于退化演替阶段,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增大,群落稳定性提高.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