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物

草原文物杂志 省级期刊

Steppe Cultural Relics

杂志简介:《草原文物》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5-1361/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调查与发掘、研究与探索、科技考古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国际刊号:2095-3186
国内刊号:15-1361/K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内蒙古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8
复合影响因子:0.16
总发文量:399
总被引量:1875
H指数:17
期刊他引率:1
  • 天津蓟县西关汉墓2006年发掘简报

    作者: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蓟县文物管理所 刊期:2010年第01期

    西关汉墓群位于蓟县城关镇西关村南,铁路货运专线东,人民西路北,是蓟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东北距辽代的独乐寺约0.6公里,距明清蓟州城的中心鼓楼约1公里(图一).2002年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因建设工程曾在其北侧的吉华住宅小区发掘了一批汉代墓葬.2006年10-11月,为配合蓟县第三人民医院工程建设,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工程建设范围内又清理...

  • 赤峰市敖汉旗白塔村辽代墓葬

    作者: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刊期:2010年第01期

    2008年4月.赤峰市敖汉旗丰收乡白塔村的村民平整坡地时,发现了1座砖室墓.正在白塔村处理非法盗掘辽代白塔事件的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敖汉旗文化局的工作人员得知该情况后,对该墓葬及周边地区进行了详细的勘察,除了已暴露的砖室墓之外,又发现3座墓葬,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随即对这些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 2009年呼和浩特市脑包沟辽墓发掘简报

    作者: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刊期:2010年第01期

    脑包沟辽墓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郊约40公里处的赛罕区榆林镇石门沟村北部的脑包沟,即马鬃山南麓脑包沟东南坡底,墓葬位于山间的低平处,地势偏僻.

  • 巴林左旗十三敖包镇辽代窖藏钱币

    作者:刘林海 孟令婧 刊期:2010年第01期

    2009年5月,巴林左旗十三敖包镇双龙村南沟屯齐姓村民在平整院子时发现一钱币窖藏,得到消息后,巴林左旗博物馆工作人员前往调查并进行了清理.钱币出土时是装在一陶瓮里.窖藏铜钱总重143公斤,经整理.除去残币部分,完整铜钱有37025枚,时代最早的有西汉"八铢半两",最晚的是辽代钱币"天庆元宝".

  • 巴林右旗巴根吐金代界壕发掘简报

    作者: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巴林右旗博物馆 刊期:2010年第01期

    巴根吐金界壕位于赤峰市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苏木的北部.这里地处大兴安岭南部波状丘陵草原,北邻巴林左旗,西邻锡林浩特西乌珠穆沁旗,地势相对平坦,草场兴旺,宜于牧业(图一).从赤峰经巴林右旗境内的巴根吐到锡林浩特的西乌珠穆沁旗的白彦花苏木的铁路线(简称"赤大白")穿过巴根吐的金界壕.

  • 红山文化与西辽河流域文明起源的模式与特征

    作者:刘国祥 刊期:2010年第01期

    在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大背景中,西辽河流域的文明起源因为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红山文化的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和研究的深入而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围绕红山文化是否进入文明时代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文在已有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西辽河流域文明起源的模式与特征进行回顾与探索,进一步明确西辽河流域的文明起源在整个中国文明起源...

  • 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

    作者:李少兵 索秀芬 刊期:2010年第01期

    一、现代自然地理概况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是指大兴安岭南段以东、辽宁省以西,北起松花江和嫩江分水岭,南与河北省相接,行政区包括赤峰市和通辽市.主要河流有西辽河,属辽河上游地区,包括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教来河、查干木伦河等.

  • 内蒙古凉城县小双古城墓地女性墓葬的社会地位试析

    作者:杨建华 曹建恩 刊期:2010年第01期

    小双古城墓地[1]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在岱海南岸王墓山的北坡.是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1996年发现并于2003年进行抢救性发掘的.整个墓地揭露了15座墓葬,其中的m1是1996年清理的.这个墓地虽然发掘的墓葬不多,但是该墓地的人类学鉴定[2]表明男性墓主与女性墓主分别属于不同的古代人种集团.这个结论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并就其中的女性...

  • 拓跋-北魏墓葬研究的学科背景与核心问题

    作者:倪润安 刊期:2010年第01期

    拓跋--北魏墓葬研究具有较长纵深的学科背景,既是拓跋一北魏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拓跋--北魏史相关的多学科研究密切相关.拓跋--北魏墓葬的考古学研究不能孤立而行,要充分重视拓跋--北魏史相关研究由来已久的多学科背景和成果积淀.

  • 释鲁之死考述

    作者:杨军 刊期:2010年第01期

  • 蒙元时期蒙古人壁画墓的确认

    作者:张晓东 刘振陆 刊期:2010年第01期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草原民族建立的南北统一的封建王朝,元朝建立之前的蒙古汗国(1206-1271年)被史学界合称蒙元.以墓葬材料为基础,从考古学角度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发展进程,是蒙元考古的重要课题.但是,由于蒙元时期的墓葬发掘材料数量大,民族和宗教影响复杂,决定了对蒙元时期墓葬的研究适合采取族别优先的原则,即首先按民族分类、确...

  • 鄂托克前旗明长城初探

    作者:甄自明 刊期:2010年第01期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物遗迹众多,其中河套人、鄂尔多斯青铜器、成吉思汗陵等闻名遐迩.长城在鄂尔多斯境内也分布广泛.战国时期的秦昭王长城在达拉特旗、东胜区、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以及鄂托克旗都有分布;秦始皇长城分布于鄂托克旗和达拉特旗;明代的长城在准格尔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均有分布.

  • 民具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作者:孟和套格套 刊期:2010年第01期

    "民具",是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用具的统称,是特指民俗学物质文化的新学术概念.在现代社会学科意义上,民具概念的提出者与相关理论研究的先行者,当首推日本学者.但在不同国家、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里,这一概念的运用或许有所不同.我国在物质文化研究领域里,习惯用"民族民俗文物"来涵盖所谓"民具".近几年来,则开始使用"物质文化遗产"或"有形文化遗...

  • 内蒙古地区壁画保护修复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杜晓黎 刊期:2010年第01期

    中国古代壁画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份,具有悠久的历史、深邃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内蒙古东西绵延数千里的辽阔草原上,壁画资源丰富.墓室壁画、石窟壁画、召庙壁画三大类型,构建了内蒙古明艳多彩、风格迥异、独具民族特色的壁画艺术宝库.

  • 鄂尔多斯博物馆馆藏北魏鎏金带饰的保护

    作者:张恒金 张晓岚 周双林 刊期:2010年第01期

    鄂尔多斯博物馆馆藏的北魏时期鎏金铜带饰,体现了鲜卑族高超的铸造及鎏金工艺,是研究北魏时期冶金技术及工艺技术的珍贵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