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草业科学 基于网孔分解袋法的荒漠草原柠条枯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养分变化 【正文】

基于网孔分解袋法的荒漠草原柠条枯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养分变化

作者:刘佳楠; 赵娟; 常海涛; 张安宁; 陈蔚; 刘任涛 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宁夏银川750021
荒漠草原   柠条   枯落物分解   元素变化   灌丛大小  

摘要:以宁夏荒漠草原柠条(Caragana kornshinskii)枯落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网袋分解法(4、2和0.01mm),研究了不同大小柠条灌丛(极小型Ⅰ、小型Ⅱ、中型Ⅲ、大型Ⅳ)下微生境枯落物分解过程中养分质量残留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分解至210d时,N、K元素在3种网孔内均呈现释放状态,而P元素和纤维素在3种网孔内均呈现富集状态。木质素仅在0.01mm网孔内的大型灌丛微生境中呈富集状态,而在极小型、小型和中型灌丛微生境中呈释放状态。2)在Ⅱ类、Ⅲ类和Ⅳ类灌丛微生境中,枯落物养分元素残留率表现为3种网孔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Ⅰ类灌丛微生境中,N、P和K元素残留率均表现为0.01mm(-32.99%、121.03%、-2.04%)>4mm(-63.64%、14.31%、-6.95%)>2mm(-75.47%、9.79%、-36.32%),木质素残留率表现为0.01mm(-10.56%)>2mm(-46.18%)>4mm(-49.59%),而纤维素残留率表现为2mm(160.44%)>4mm(97.80%)>0.01mm(21.56%)。研究表明,在宁夏荒漠草原地区,3种网孔分解袋内不同大小柠条灌丛微生境中枯落物N、K、P元素和纤维素变化规律均相似,而木质素受到土壤动物类群分布和柠条灌丛大小的双重影响。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