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草业科学 藏北高寒草地土壤冻融过程水热变化特征 【正文】

藏北高寒草地土壤冻融过程水热变化特征

作者:冉洪伍; 范继辉; 黄菁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湖北武汉430070
高寒草地   冻融过程   水热变化   藏北高原  

摘要:为深入认知藏北高寒草地土壤冻融循环过程,依托申扎高寒草原与湿地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开展了高寒草地土壤剖面水热变化过程监测,基于2015–2016年数据,对藏北高寒草地冻融循环过程中温度、含水率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冻融过程与气温、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剖面各土层温度和含水率均呈准周期性变化,且变化幅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11月初至次年4月底是藏北高寒草地土壤的冻结期,可分为初冻期(11月)、稳定冻结期(12月至2月上旬)、消融前期(2月中旬至3月下旬)和消融后期(3月下旬至4月中旬)4个阶段;观测期土壤冻结的最大深度在160cm左右;冻结深度上下限和积温呈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含水率和温度变化相互影响,水分在土壤热量传递时有着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理解冻融水热耦合作用及生态系统对冻融的响应提供理论支持。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