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编

采写编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ism Probe

杂志简介:《采写编》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3-1168/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新闻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新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传媒视点、融媒建设、融媒建设_5G时代、融媒建设_视频制播、融媒建设_县级融媒体、传媒研究、传播研究、出版实践、写作讲堂、影视论坛、...

主管单位:河北省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河北日报报业集团
国际刊号:1007-8177
国内刊号:13-1168/G2
全年订价:¥ 364.00
创刊时间:1991
所属类别:新闻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河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7
复合影响因子:0.23
总发文量:5502
总被引量:2972
H指数:13
立即指数:0.0043
期刊他引率:1
  • 道德文章不分家

    作者:王清宪 刊期:2007年第01期

    记者充其量是一个“无冕之王”,要获得别人或社会的尊重,靠端架子是不行的,光靠牌子也不行。只有靠真本事,靠下苦功,写出让人看了说“行”的报道来,人家自然会给你正衣加冕,对你抱有应有的尊重。

  • 责任感成就影响力

    作者:张振江 刊期:2007年第01期

    过去的2006年,是燕赵都市报第11个成长年轮。10年都市报,已让人们看到了惊奇——一个瞒跚学步的稚儿如何摇身变成巨人,成为一个发行百万拥有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区域性报纸。

  • “三贴近”是原则更是方法

    作者:吴文锋 刊期:2007年第01期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从事新闻报道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也是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从而达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牢固占领舆论阵地的法宝。“三贴近”是贯彻和落实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其内核的科学的方法论。

  • 范长江新闻通讯蕴含的新闻思想

    作者:刘学峰 刊期:2007年第01期

    范长江(1909—1970),原文范希天,四川内江人。曾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天津《益世报》撰稿,担任《大公报》记者,代表作有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这些通讯真实而生动的记录了历史,为后人赞誉。范长江发起、组织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筹办国闻社,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我党新闻传媒的重要职务,曾任新华社...

  • 是思想观念交流,还是政策咨询服务——《央视论坛》背离了自己的栏目宗旨

    作者:赵振宇; 王黎妮 刊期:2007年第01期

    “《央视论坛》是2003年5月1日开播的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中一档纯粹的评论性栏目。它不采集新闻,而是对各种媒体提供的新闻事实中最引人注目、最具谈论空间的内容进行评论、分析和解读。在新闻频道中,它的功能相当于平面媒体的‘时评’或评论员文章。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栏目的追求,那就是——透过现象说本质。”

  • 《晋察冀日报》之《老百姓》副刊对当代副刊的启示

    作者:周正昂 刊期:2007年第01期

    《老百姓》是《晋察冀日报》(含《抗敌报》)副刊中出版较早、时间最长、读者面最广的通俗性副刊。它创刊于1938年11月21日,到1942年7月21日结束,前后共刊出109期。担任其主编的先后有陈春森、仓夷、张正光、曾易。

  • 防范不良记者的一家之言

    作者:时兆华 刊期:2007年第01期

    现今社会上有一种很调侃的说法,叫“防火防盗防记者”,这句话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说记者肩负起了社会监督的作用,让一些不法之徒和贪官们胆怯了,故此专门防着;也可以有另种解释,就是说社会上存在不少“不良记者”,他们以曝光为要挟,进行诈骗活动。

  • 让最“抓人”的上标题——谈《经济周刊》标题创新的一点做法

    作者:费伟伟 刊期:2007年第01期

    看书看皮,看报看题。读者打开报纸,标题对其构成第一视觉冲击。因此,现代报纸都十分注重在标题上营造“先声夺人”之势。有的媒体甚至常常使标题大于内容,追求“轰动效应”,不避“头小帽大”之讥。

  • 短通讯写作浅议——兼评部分“中国新闻奖”作品

    作者:刘保全 刊期:2007年第01期

    在新闻报道中,短通讯占有一定的比重。在历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每届都有短通讯入选。有人说短通讯有“三多”,即通讯员、记者写的多,报纸、广播、电视采用的多,受众中喜欢的人多。

  • 浅析党报经济新闻的几个问题

    作者:王佳航; 郑惠华 刊期:2007年第01期

    毋庸讳言,不断深化的经济变革和特定读者群的形成提升了经济新闻事件的受关注度,而党报经济新闻报道近些年来也发展颇快,诸如《人民日报》1996年关于股市的“12·16”社论及2003年9月29日发表的关于国企改革中的MBO(管理层持股)的文章都展示了党报报道的权威性,对政策决策及市场运行产生重大影响。但是,仔细考察党报经济新闻的传播效果,...

  • 关于《书刊报》纪念长征70周年策划的思考

    作者:段振江 刊期:2007年第01期

    《书刊报》从2006年9月25日至12月4日,历时两个多月,连续10期刊发经过精心策划和组织的关于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的32篇稿件,“十大元帅的长征时期”、“长征中的重要战役”和“长征中的重要会议”三个专题同步推出。这一系列报道的策划和实施,历时之长,规模之大,效果之佳,在《书刊报》办报史上是空前的,是《书刊报》2006年编务工作的...

  • 满足读者需求是报纸的最高质量

    作者:牛占群 刊期:2007年第01期

    报业竞争日趋激烈,报纸的改革调整一波接着一波。改革调整的目的,无非就是不断提高报纸质量,以适应市场形势,满足读者需求,拓展市场阵地,在竞争中立于不败并发展壮大。但报纸的质量究竟是什么?对此我们可以说出许许多多,但我以为最根本的也是最高的质量就是报纸刊登的内容、提供的信息要对读者有用,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 旧闻、新闻及川菜、大锅菜——从《书刊报》的两句宣传用语说开去

    作者:李彬 刊期:2007年第01期

    对《书刊报》的两句宣传用语:“不做新闻做旧闻,把旧闻做成新闻”;有些读者不太理解,有的还有些误解,不理解和误解的原因是我们没有让大家了解这两句话的来龙去脉,因此,对于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这两句话,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做些介绍,以就教方家。

  • 都市报民生新闻的利弊解析

    作者:张丽; 陈栋 刊期:2007年第01期

    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电视新闻界近年来少有的热闹景象。有些学者将之称为是继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之后的“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当前都市报的民生新闻为何如此火爆,又为何总引发一些受众的争议呢?

  • 党报金融报道的突破口

    作者:赵聚江 刊期:2007年第01期

    党报金融报道,尤其是党报关于金融改革的分析性报道,是当前整个党报新闻报道的薄弱环节。究其原因,不外是两个方面,一是金融作为整个经济的核心,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整个经济生活和社会稳定影响巨大,如果把关不严,就可能产生不良的社会效果,影响社会稳定。二是金融报道专业性很强,如果没有入门,不了解金融和产经、农经乃至整个国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