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山学刊

船山学刊杂志 省级期刊

Chuanshan Journal

杂志简介:《船山学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1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3-1190/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栏、船山学研究、湖湘文化研究、经典新诠、传统与现代

主管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国际刊号:1004-7387
国内刊号:43-1190/C
全年订价:¥ 140.00
创刊时间:1915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湖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
复合影响因子:0.13
总发文量:1440
总被引量:2729
H指数:13
引用半衰期:9.5313
期刊他引率:0.9176
平均引文率:14.8991
  • 曾子在先秦儒学中的重要地位

    作者:刘鄂培 刊期:2005年第01期

    本文着重分析孔子、曾子、孟子三人的器质和主要思想("仁"、"孝"和"内省"的修身方法),认为他们是一脉相承的.因此,肯定曾子是孔孟之间的主要承传者,这亦说明曾子在先秦儒学中的重要地位.

  • 《(船山全书)点校勘误》出版

    刊期:2005年第01期

  • 王夫之天命观及其理论创新

    作者:周兵 刊期:2005年第01期

    王夫之在天命观上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在"何者是命"的问题上,认为天命可分为"德命"与"福命"两种;在"天怎样命"的问题上,提出了"日日有天命"的思想,并在"如何对待天命"的问题上提出了"凝命"和"造命"的思想.

  • 王夫之夷夏观新论

    作者:胡发贵 刊期:2005年第01期

    王夫之在对夷、夏文明程度的理解上,引入了动态的线性历史发展观的分析方法;在对夷夏的认知上,他主张夷夏同属人类,夷狄同样有做人的尊严;在对夷狄的态度上,他反对恃强凌弱的虐杀,主张友好相处.

  • 王夫之对湖湘文化的近代转换

    作者:杨铮铮 刊期:2005年第01期

    王夫之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伟大思想家.在明清之际的社会变革中,王夫之痛感文化衰败给社会造成的危害,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人文批判精神,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清理和批判.

  • 王夫之的理欲观及其时代启示——从一个新的角度看

    作者:李明 刊期:2005年第01期

    王夫之的理欲观包含着许多关于人的需要的深刻思想.全面理解其思想对我们今天正确理解人的需要,进而树立科学发展观,并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启迪.

  • 王夫之“兴会”说的美学意义

    作者:庞飞; 滕春红 刊期:2005年第01期

    如果说"赋比兴"及"兴观群怨"之"兴"引导王夫之诗歌美学走向以情为主的诗歌本体论的话,那么他提倡的"兴会"说则在此基础上将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思维方式推进了一大步.王夫之把"兴会"上升为审美活动的源发性范畴,这一方面表现出明清时期中国诗歌美学的成熟,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兴会"说自身的不断丰富和深化.王夫之对"兴会"审美感兴的重视使得这个古...

  • 王夫之与金堡澹归关系考论

    作者:李舜臣; 欧阳江琳 刊期:2005年第01期

    船山与金堡皆为永历遗臣,关系甚密.本文对二人之交往进行详尽考述,指出船山之所以推重金堡,是服膺其胆识才气与人格节义,而非近世诸公以为的为明季门户习气使然.

  • 孔子“诗论”的情感性

    作者:于光荣 刊期:2005年第01期

    孔子重视对诗歌的情感性的探讨,他的"兴、观、群、怨"说提示了诗歌情感表现的特质,他的"无邪"说概括了诗歌情感表现的根本原则,他的"兴于诗"的看法强调了诗歌培养情感的社会功能.

  • 孔子“德主刑辅”思想初探

    作者:鲁玉桃 刊期:2005年第01期

    本文仅就孔子"德主刑辅"的法律思想体系进行探讨,找寻其历史渊源,分析其内容,以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服务.

  • 论《庄子》中的杂文及其影响

    作者:刘洪仁 刊期:2005年第01期

  • 略论先秦诸子义利观

    作者:朱海林 刊期:2005年第01期

    义与利是先秦诸子伦理思想中一对十分重要的范畴,不同学派对这一问题的看法都不一样.本文旨在揭示先秦诸子义利观之真义,以期对那一时期人们的义利观有一较全面、客观的评价.

  •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以“白马非马论”见先秦名学之特质

    作者:张晓云 刊期:2005年第01期

  • 等级观念对我国封建婚姻制度的影响

    作者:陈文联 刊期:2005年第01期

    在古代中国宗法等级社会里,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不仅使良贱相婚成为法令上禁忌,而且也使良人内部亦存在士庶不婚的鸿沟.其直接后果是,社会上出现一个又一个封闭式婚姻圈,使人类自身生产难以正常进行.

  • 康有为《大同书》中的婚姻家庭伦理思想初探

    作者:刘海鸥 刊期: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