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

城市建筑杂志 省级期刊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杂志简介:《城市建筑》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3-1528/TU,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建筑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建筑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红色建筑·革命印迹、红色建筑·价值研究、红色建筑·文化创新、红色建筑·传承保护

主管单位: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国际刊号:1673-0232
国内刊号:23-1528/TU
全年订价:¥ 1260.00
创刊时间:2004
所属类别:建筑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黑龙江
出版语言:中文、英语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6
复合影响因子:0.76
总发文量:38082
总被引量:18669
H指数:27
立即指数:0.0067
期刊他引率:1
  • “建筑·记忆”主题沙龙

    刊期:2015年第34期

    建筑对于人类,是记录过往历史坚固并宽宏的姿态。每一座城市,都留下这些记忆的痕迹。对于一座城市来讲,老建筑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承载着一代代在这里生活者的记忆,还是构建城市特色风格的"筋骨"。

  • 喜新恋旧——建筑记忆的维度以及当代形态

    作者:冯原 刊期:2015年第34期

    本文试图在个体、社会和生产这三个维度来讨论建筑记忆中的心理、文化和符号生产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指出,现代性带来的观念话语创造了新与旧的两分结构,也由此形成了求新美学和恋旧美学的对立依存状态,后现代的符号生产高度利用了喜新与恋旧的文化矛盾,并使得主体的记忆走向了"拟像"的虚拟符号。当代中国的建筑记忆正是话语与生产两个维度在...

  • “境基记忆”散论

    作者:周榕 刊期:2015年第34期

    论文以批判性地梳理被中国建筑界误读的"记忆"概念为起点,深入探讨了"境基记忆"在记忆外包中的地位、作用及其"介质自主性",从"境基记忆共同体"的文化使命入手分析了境基文化意义建构,并由此提出桥接境基记忆与意义的"在地建筑学"框架。

  • 历史叙事空间化与日常生活——空间的当代社会实践

    作者:杨宇振 刊期:2015年第34期

    历史叙事空间化是寻求垄断地租的当代现实。两种不同类型的历史叙事空间化支配了日常的生活。建筑作为历史叙事空间化的主要载体,是个体的空间认知和社会认知的一种媒介。如何生产出具有当代意味的、激发思辨的空间,需要规划师、建筑师回到对社会问题的批判性思考,创造性地使用专业的语言。

  • 依附于建筑的另类记忆

    作者:裴钊 刊期:2015年第34期

    以南美殖民时期文化博物馆藏画切入展开讨论,针对绘画中建筑与现实中建筑的关系,探讨了不能被知识化的那部分个体记忆,以及集体潜意识记忆和建筑之间的联系,并基于这样的讨论,重新思考了建筑遗产保护中一些原则的局限和可能性。

  • 遗产之镜与中国之境——《建筑遗产的寓意》阅读笔记

    作者:肖旻 刊期:2015年第34期

    通过《建筑遗产的寓意》的阅读,围绕历史纪念物、建筑遗产、遗产价值等关键概念或话题展开西方遗产理论与中国境况的交互性思考。

  • 追忆似水年华——关于卡洛·斯卡帕的“记忆”建构

    作者:魏浩波 刊期:2015年第34期

    本文以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一书中对"记忆"的多重属性的解析,以及卡尔维诺尝试以"记忆"方式写就的小说《看不见的城市》为切入口,试图发现"记忆"的工作机制;并据此作为观察与分析的工具,解剖卡洛斯卡帕建筑中的历史建构方式。

  • 被“隐于市”的丛林——城市佛教建筑的文化记忆和当代境遇

    作者:邓启耀 刊期:2015年第34期

    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是城市的视觉象征。而宗教建筑,由于凝结了较多的文化记忆,也成为从古代舆图到现代文化地图中必然标注的地方。迅速膨胀的城市化建设,使原来位于边僻之地的寺庙等宗教建筑渐渐"隐没"于闹市之中。它们如何维持文化记忆,并具有怎样的当代境遇,是本文试图讨论的问题。为了避免被水泥丛林吞没,消隐于"千城一面"的城市空间,也为...

  • 适龄的建筑——南京博物院及其扩建工程的时代性选择

    作者:王晖 王大鹏 刊期:2015年第34期

    本文将建筑的时代性拟人化为"年龄",首先分析了南京博物院老大殿在时代指向上的选择;继而讨论了在南京博物院扩建工程中,建筑师程泰宁先生如何在一个"高龄"的环境中置入一个"适龄"的成员;并进一步从程先生的建筑创作中探寻对"适形"这一中国传统思想的继承。

  • 废墟与桃花源

    作者:周宇舫 刊期:2015年第34期

    本文讨论的是废墟与建构记忆的关系,以及废墟自在状态所包含的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同时,借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探讨中国传统人居理念中"自在"思想,阐述这种自在而然的记忆传承或许是当前乡村建设中应该注重的出发点。

  • 怎样记忆一座城市?——纽约三题

    作者:汤惟杰 刊期:2015年第34期

    本文作者来自建筑与城市规划领域之外,以纽约市博物馆(MCNY)、高线花园(High Line)和现代艺术博物馆PS1分馆(Mo MA PS1)以及在其中的游历体验为分析对象,试图从人文学的角度对"城市—记忆—建筑"这一主题做一番解读。

  • 记忆尺度——兼谈南门会建筑设计

    作者:顾爱天 荣朝晖 刊期:2015年第34期

    在快速发展后的集体失忆年代,建筑被严重布景化。在资本的压力面前,建筑师应该尊重人的记忆,尊重尺度的延续,让生活更有温情。

  • 西村·贝森大院

    刊期:2015年第34期

    西村·贝森大院(以下简称”贝森大院”)意图跨界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创造一种将运动休闲.文化艺术、时尚创意有机融合的本土生活集群空间.满足多元化的现实需求.成为持续激发社区活力的城市起搏器。

  • 重庆璧山规划展览馆

    刊期:2015年第34期

    璧山位于长江上游.重庆主城九区以西。唐至德二年设立建制.因境内“山出自石,明润如玉”而得名,史称”巴渝名邑”。发展至今.璧山已经逐步形成自有的经济、文化氛围。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飞速推进带来的人口增长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突显人们对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强烈需求.璧山规划展览馆的建设构想也随之而诞生。

  • 水塔之家

    作者:俞挺 刊期:2015年第34期

    项目名称:水塔之家业主:任家建设地点:上海市黄浦区金陵东路389弄23号顶层设计单位:非作建筑设计(上海)有限公司建筑面积:39 m~2结构形式:轻钢结构建筑层数:2设计总负责:俞挺建筑专业:夏慕蓉,葛宇斐,王素玉,刘奇才结构专业:于军峰施工单位:PSA设计时间:2015年建成时间:2015年图纸版权:非作建筑设计(上海)有限公司摄影:胡义杰...